清代金礼嬴《观音图》中鹦鹉架的鉴赏与复原
2014-04-29窦艳
摘 要:清代金礼嬴《观音图》中鹦鹉架极像古人用的灯架,底部的座子与杆身与鸟笼形成和谐的对比,布局疏密有致,纤细中略带稳重敦厚之感。在底部站牙上施以拐子花样,少许装饰,使整体显得朴素、清秀,唯一欠缺的是底部站牙与凤前无法呼应,于是在复原该鹦鹉架的过程中另外设计了一种底部带凤前的站牙。虽然无法尽善尽美,但仍能体会到传统文化和材质结合的妙处,不得不为古人的创造力折服。
关键词:《观音图》 鉴赏 复原 鹦鹉架
家具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它不仅仅是一件家具,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它承载了每个时代、各民族的精神内涵,为我们研究历史、文化、艺术,甚至政治,经济提供了大量的线索。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着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其中家具文化作为这个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成就对东西方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1]。尤其是明清家具,以其沉静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美学风范,成为世界家具宝库中一朵魅力永恒的奇葩,深深打动了笔者。因此笔者想深入了解明清家具,并亲手复原制作出一件来。笔者选择复原了金礼赢所作《观音图》中的鹦鹉架(图1)。
金礼嬴(1772—1807),字云门,山阴人,嘉兴王昙继室。在清代女画家的群体当中,金礼嬴的技能是比较全面的,人物、山水、楼台、花卉,都有独到之处,尤其是画佛像,传神之妙,可以说是同时代女画家中的佼佼者[2]。
《观音图》纸本设色,纵111.6厘米、横44.1厘米,浙江省博物馆藏。画中观音坐在狮子身上,面容端详、秀发委肩,谛视着伏地爬行玩耍,作民间婴孩状的善财童子[3]。观音神态静穆,面部略加烘染,衣纹线条流动,已含人间生活气息。用笔工细,观音衣纹及狮子,均有淡墨勾线,长发浓墨,颇为醒目。观音、童子、鹦鹉三者神态相互呼应,画面呈清淡高雅之气,是观音绘画题材中的佳作。
这里的重点是鹦鹉架。该架像极古代用的灯架,此处用来做鹦鹉架,颇有一番情趣。在古代能用此精致华丽的鸟架养鹦鹉的,必定是大户人家,但在此画中,鹦鹉架旁边画的不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却是观自在菩萨,神态悠闲、温和,俨然少了神佛的庄严肃穆,多了一份人间生活的气息。可见有着家具的衬托,更显整幅画中特有的文人气息,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
明清家具有着严格的比例关系,其局部与局部的比例,装饰与整体形态的比例都极为匀称和协调,造型简洁大方,却不失华美[4]。该鹦鹉架亦如是,其底部的座子与杆身再与鸟笼形成和谐的对比,布局疏密有致,纤细中略带稳重敦厚之感。在底部站牙上施以拐子花样、顶部雕有凤首,少许装饰,使整体更显得朴素、清秀,可谓适宜得体,锦上添花。在这里笔者觉得唯一欠缺的,即为底部站牙与凤首无法呼应,所以另外设计了一种底部带凤首的站牙,虽不能与画中媲美,但仍有其可取之处。下文主要阐述了该鹦鹉架的复原过程。
一、前期工作
(一)设计与画尺寸图
根据图中人物和鹦鹉架的大致比例,可以估算出,该鹦鹉架大约在2m左右的高度。且考虑到鹦鹉站架底端一般是与人视线齐平的,所以鹦鹉站架底端应该在离地面165cm高度左右。用CAD,反复试验,画出最适合的比例。逐步将尺寸图确定。因为此处站牙的花纹与头部以及整个鸟笼都没有什么联系,所以另外设计了一种站牙。下面将原本的站牙标记为A站牙,新设计的站牙标记为B站牙(图2)。
(二)置办工具、材料
据分析,该鹦鹉架笼子部分可能为竹子、紫铜材料。底下杆子、站牙等部分为木质。因为紫铜比较贵,所以先置办了竹子和木料。
工具:工作台、台钳、角尺、软尺、锯子、线锯、锤子、钳子、凿子、刨子、小刀、锉刀、砂轮机、铰刀等一系列制作用具。这里台钳比较重要,贯穿着整个制作过程,它能起到固定零件的作用,所以必不可少。
(三)实验
制作过程中其难点在于鸟笼的制作,因为其弯曲幅度比较大。现在一般鸟笼均为竹子制品,所以先用毛竹实验一下,如果成功即可,不行再改用紫铜制作。
毛竹的弯曲强度从最内层竹黄处向最外层竹青处逐渐增大。其中最外层竹青处弯曲性能远远高于最内层竹黄处[5],但由于竹青韧性没有竹黄好,所以弯曲的时候容易开裂,必须先将外面的竹青剥去。加热弯曲法快捷、省时、省力。加热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是火烧加热法。为了避免竹段秆皮烧黑损坏,一般不用有黑烟的燃料,多用炭火。温度一般控制在120℃左右,当秆皮上烤出发亮的水珠—竹油时,再缓缓用力,将竹子弯曲成要求的曲度,然后用冷水或冷湿布擦弯曲部位促使其降温定形[6]。这里手工制作并无上述的条件,只能用蜡烛代替。先将竹子劈成条状,再将外面的竹青剥去,这里点上一根蜡烛,将需要弯曲的部位在外焰上烘烤,烘烤一段时间后再放入凉水里冷却,如此反复,尽量将弯曲度往图纸上靠,但是由于弯曲度太大,竹子实在弯不过去,所以实验失败,只能改为紫铜材料来做。
二、制作流程
(一)零件制作
1.鸟笼制作
鸟笼材质确定为紫铜,公元前3000至2000年,铜的冶炼达到了全盛时代,人类能熟练地完成,而且恰到好处地控制配比和温度,利用炉渣液和铜液的不同流动性、不同比重达到分离铜液,做出精美的器具[7]。该鸟笼在古代,可能是以铜汁浇铸到模具里的办法制作出来的。这里条件有限,只能买成形的铜条,来捶打成形。铜的延展性非常好,但想要捶打出图纸上鸟笼的弯度,还是需要很高的技术,并且也不能保证能制作出一模一样的零件。所以将鸟笼分开制作,这样更加方便捶打出一模一样的零件。如(图三):①号需要4个,②号需要4个,③号需要8个,④号需要8个。
根据图纸尺寸,算出每个零件需要的铜条长度。用剪刀剪好。
制作1号零件:首先将铜条用手握成大致形状,然后再将其架在工作台的格挡上,用锤子慢慢锤打成型。
制作2号零件:由于卷曲的地方很难掌握,需要借用工具辅助(靠模、铁墩子),将需要弯曲的地方放在凹槽之间,再用榔头锤击需要弯曲的地方,反复和图形进行对比,直至基本接近为止。
制作3号零件:和制作2号零件方法基本相同
制作4号零件:因为该零件有直角,紫铜虽延展性很好,弯曲的时候外部肯定会有比较大的弧度,这样会影响美观。所以用锯子先在需要弯的内角位置锯出一个槽,便于弯成直角,使外围圆弧最小。
焊接:焊接需要的工具成本比较大,所以只能拿到做铜焊的地方进行焊接,现在大多都是黄铜焊接(因为黄铜含有铅、锡、锰、镍、铁、硅等成分,所以强度、耐磨性比较好,一般用作焊接等),和紫铜有色差,焊接的时候,由于受热有的地方还变黑了。后期需要将颜色处理成一样。这样配上链子,再进行钻眼连接,鸟笼就制作完毕了(图4)。
2.头部制作
首先需要根据尺寸图,在木料上画好样子,将其固定在台钳上,用锯子先锯直线部分。再用线锯锯曲线部位。在锯的同时要留意反面是否锯得和正面一样对齐,将大致形状锯出来即可。
用小凿子将多余的地方铲掉,慢慢将形修出来。修出来后,表面还很粗糙不平滑,这就需要用砂轮机将其毛糙的地方砂掉,尽量砂圆滑。
由于木材比较硬,砂轮长时间打磨,会产生热量,产生烧伤,所以出现黑色的斑,用砂纸打磨掉即可。此外砂轮机毕竟是机器,会出现控制不好而不可避免打磨过度,或打磨不足的现象。所以仍旧需要用砂纸,手动再打磨一遍。这样,头部就制作完成了(图5)。
3.站牙制作
根据图纸,在稍硬的纸板上画出两种站牙的1:1纸样,将两种站牙标号为A号,B号。然后再在木料上沿着纸样画出来。每种需要画4个。用线锯按照线迹将大致形状锯出来(和制作头部的方法类似,如图6)。
再剧A号站牙的时候,由于没有想到用打眼掏取的办法,所以从外面锯断从而将里面的掏取出来。这样外部就有了裂口。只能收集一些木屑和上AB胶,涂在裂口处。等到后期打磨,就看不出来了。此外由于技艺不娴熟,所以再锯比较细小的地方的时候,很容易将其弄断。将AB胶1:1混合搅匀,将其黏合上,塞上木块做支撑。过24小时之后才可拿下粘牢。另外,木料本身就是用胶黏合成块的,所以有的地方会很容易断裂,断裂的时候也需要用AB胶黏合。
吸取了上面的经验,去请教木匠,得知了打孔掏取的办法。用电钻将要锯开的地方钻个孔,将线锯伸入孔中即可掏锯。这样可以避免将木头锯断。
将所有的站牙全部锯好,将断裂的地方用胶黏好。开始修型、打磨。
首先是初步打磨,即将锯好的站牙多余的地方用小凿子、锉刀铲平,再用小刀将边缘倒角。
接着进一步打磨,用砂纸、锉刀、铰刀等工具。砂纸主打磨倒角等圆的地方,锉刀打磨平面,铰刀主要是打磨比较小的、锉刀、砂纸无法打磨到的圆弧地方。
4.杆子、底座制作
因为杆子、底座都属于比较大的零件、需要比较大的工具和料,所以自己无法完成,只能找做家具的厂家代做。
(二)打磨整合
将腻子和固化剂混合,比例为10:1,涂抹在鸟笼和头部的连接处,过一刻钟腻子变的半干后,用小刀将多余的部分刮去,然后用砂纸打磨。此外,由于木料本身的软硬问题,和下手轻重问题,有些地方会有凹槽影响美观。将所有地方检查一遍,有需要填补的地方,这里也需要腻子来补平,再进行打磨(图7)。
在古代家具连接的地方都是榫卯插销结构的,其内里结构十分复杂,这里不能完全复原得一模一样,只能用胶水连接。然而由于杆子是圆柱形的,而站牙与柱子接触的那面是长方形的,所以接触的地方只有一个点。胶不容易黏住,所以要将杆子与站牙黏合的接触面扩大:先将站牙与杆子对齐,用铅笔在杆子上做出记号,利用角尺,画出四条垂直的线。再用砂轮机将需要磨平的地方,沿着画的直线打磨成一个平面。这样扩大了涂胶的面积,更加容易粘牢固。
(三)喷漆、上色、上蜡 后期打磨
去漆器厂买点色浆回来自己刷,将色浆倒入小盆内,用刷油漆的小排刷,将整体都刷上色浆,这里务必要涂匀。等到第二天全部晾干,再刷一遍,再晾干一天。
由于全部出自手工,所以前期打磨难免会有不均匀的地方,也不能做到完全平滑。再加上木料本身是由不同木材拼合而成的,吸附颜色的强度也不同。所以后期仍旧需要打磨,要尽量将所有的地方颜色打磨得统一起来。打磨的砂纸要选择细一点的,“240”的砂纸。不能用太大的力气。否则色浆就会被打磨掉(图8为打磨前后对比图)。
色浆实为里漆,面漆为聚氨酯调和漆,该漆由于是参入固化剂的,很短的时间内会干燥,很难控制好。另外由于手工刷漆,会使得表面不均匀,缺少光泽,所以最好拿到漆器厂进行喷漆。
(四)后期组装
最后将所有做好的部件组装在一起,整个鹦鹉架就完成了(图9)。
三、结 语
明清家具的特点及其所蕴含特有的文人气息,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是中国古典艺术史上的瑰宝,对它们进行纵向的对照比较,横向的分析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脉络。遗憾的是,笔者能力有限,在复原鹦鹉架的过程中,从材质到结构再到榫卯等各个局部,只能做到外观上形似一二,无法尽善尽美。但亲手复原一件家具,笔者仍能体会到文人的幽雅气质,能工巧匠的精美工艺,传统艺术文化和材质结合的巧妙,令人叹为观止,古代无不为古人的创造力而折服。
参考文献:
[1][4] 虞文玲.浅议中国明清家具的特点及其人文气息[J].美术界,2011(03)
[2] 佚名.中国书画报[N].2005(12)
[3] 扬义.从文化原我到文化通观[J].文学评论,2003(04)
[5] 程秀才.竹材的弯曲性能及浸渍塑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6] 唐开军,史向利.竹家具的结构特征[J].林产工业,2001(01):27
[7] 张虎勤.古代文明的精华——炼铜技术[J].中国化学教学参考,1999(12)
作者简介:
窦艳,西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