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国民族歌剧对中国声乐教学的影响

2014-04-29王红艳

北方音乐 2014年2期
关键词:声乐教学民族影响

王红艳

【摘要】我国的歌剧作为引进西方的一种艺术形态,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我国民族传统意识和审美意识的中国民族歌剧,而我国的声乐教学经过发展与创新,逐步与我国的民族歌剧形成了一种一体两面的关系,因为二者在本质上有着相似的特征,在历史发展中亦存在着“共生共融”的关系。其中,中国歌剧创造中所涉及的剧本文学、曲调分析、歌曲演唱、歌剧创造与表演等成分都对我国的声乐教学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民族;估计;声乐教学;影响

笔者认为,当代民族声乐教学体系在中国民族歌剧表演实践方面,存在理论研究匮乏、教学与实践联系不紧密、艺术实践体系不成熟等问题。但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民族声乐教学者们对中国歌剧表演在民族声乐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不够重视的缘故。因此,本文通过对中国民族歌剧及中国声乐教学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论述了中国民族歌剧对中国声乐教学的影响,并试图以此来引起广大民族声乐教育者在教育工作中重视其对中国声乐教学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通过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探讨一下中国民族歌剧对中国声乐教学的影响。

一.中国民族歌剧是民族声乐教学发展的原动力,二者“共生共融.相互促进”

笔者认为,中国民族歌剧与中国民族声乐恰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可谓是“共生共融”。从历史上看,正是由于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才推动了民族声乐的学科化和科学化,而反过来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与壮大又成为中国民族歌剧前进的助推力。为了更为明晰地阐述中国歌剧实践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先从历史的角度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简要的梳理,以此来分析和总结当前民族声乐教学在歌剧实践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构建合理的教学实践体系。一般来说,从20世纪40年代首部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歌剧——《白毛女》(1945)的诞生开始,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就和中国民族歌剧的不断更迭、紧密联系到了一起。从戏曲、说唱、民歌等传统音乐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第一代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家们,如郭兰英、王昆、郭颂、胡松华等,都是在《白毛女》(1945)、《王贵与李香香》(1950)、《小二黑结婚》(1953)、《刘胡兰》(1954)等民族歌剧的表演中,发展出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演唱特色。从中我们能够发现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与民族声乐教学之间,有着“休戚与共、融而合一”的紧密联系。如果将二者的发展轨迹并列对照,便可从中看出这样的特征:当中国民族歌剧发展良好时,这一时期的优秀民族声乐演唱家就层出不穷;而当民族声乐人才的成材率下降,民族歌剧发展也必然陷入低潮。

二.其次,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丰富了声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随着新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很多高等院校在发展过程中相继开设了声歌专业,创建了声歌系,而且把中国歌剧声乐的相关曲目作为声乐教学中的必修课。首先就表现在中国歌剧丰富了高校声乐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形式。中国歌剧曲目在我国作为一种特定的声乐形态,已经成为我国声乐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曲目之一。如《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奉献》《啊!我的虎子哥》等经典歌剧曲目已经成为高等院校音乐会的必唱曲目。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从事声乐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不同的嗓音、不同的音量,来选取不同的歌剧作品进行教学。

其次,改变了我国声乐教学的形式。我们知道,在我国传统的音乐中,声乐演唱方法主要以演唱者独唱来完成,这就表现出声乐演唱的旋律、色调的单一。所以,在声乐教学中融人中国民族歌剧,不仅丰富了声乐教学的内容,同时也丰富了声乐演唱的形式,即在声乐演唱中逐步出现了合唱、重唱等形式。声乐演唱过程中融入合唱、重唱等形式,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综合能力的提高都具有较高的推动力。学生练习合唱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训练,解决合唱中声部的音准问题。合唱训练既提高了每个人的歌唱技巧,又增强了个体的音乐敏感度,塑造出和谐统一的合唱声音色彩。重唱则对学生的视唱练耳、和声、和声乐的演唱技巧上的进步都有着很大的作用。在重唱的训练中,节奏和音准是很大的问题,如歌剧“原野》“大星焦母和金子的三重唱”中,三个声部的歌词、旋律都是完全不一样的,节奏变化很大,变化音也很多。所以,我们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时,在要求学生进行声乐演唱时注意演唱技巧的同时,也要坚持自己所独特具有的声部和自身在重唱时的节奏,这样才能通过不断的训练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三.强化了教学手段 我们知道,歌剧的语言是构成民族歌剧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我國的民族歌剧在演唱过程中与其他歌剧存在的区别就在于歌剧语言上,中国民族歌剧在演唱过程中比较注重“字正腔圆”。更确切的来说,我国的民族歌剧咬字行腔的艺术,是我国歌剧艺术中最具特色的一项,同时也是我国民族歌剧演唱过程中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所以,我们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咬字与吐字训练要达到一个更高标准的要求,即通过训练,让学生的吐字高清晰、有力,并要求朗诵歌词,注意出字、收声和归韵的位置和方法,以便达到咬字吐字的清晰流利的目的。其次,由于在歌剧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情感表达,即要让学生表现得真实自然,并坚持适度的原则,绝不能根据演唱者自身的意愿去改变剧中的人物形象。如歌剧《江姐》中江姐的唱段,就表现了共产党员对祖国的热爱;歌剧《原野》中金子的唱段则表现了金子对仇虎炽热的爱。两种不同的情感塑造了两位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

结语

如果在声乐教学中,将中国民族歌剧真正融入进去,将为民族歌剧表演和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将为高校民族声乐人才的培养带来更多的机会,更会进一步加深民族声乐教学与中国民族歌剧之间“共生共融”的关系。

猜你喜欢

声乐教学民族影响
我们的民族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声乐教学中的兴趣教学
大学声乐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分析
试述传统音乐元素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融入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