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机构管理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014-04-29郭子
郭子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和协调各项改革”,为新形势下机构编制工作指明了方向,对机构编制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贵阳市编委办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切实探索改革机构管理方式,促进机构管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一、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切实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水平
当前各项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面临各种新情况、新特点,必须针对性地提出新的举措,摸索新的经验。要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实现机构编制管理的“配套跟进”,加快由传统型管理模式向多元化管理模式转变。
(一)探索改革管理方式为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城建设服务
贵阳市编委办组建专题调研小组深入到市生态委所属16家事业单位开展调研,针对这16家事业单位中存在的问题,拟制了《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优化整合的初步意见》。牵头成立由市编委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对市农委、市生态委、市民政局所属的事业单位进行实地调研,摸清基本情况和运行状况,提出部分事业单位的优化整合建议。将原分别由市环保局和市林业绿化局管理的“12369”和“12319林业绿化平台”两条公共服务热线职责划入市生态文明委所属事业单位市环境突发事件应急中心,加挂“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公共服务热线中心”牌子。将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经费形式由自收自支调整为财政全额预算管理。市生态委所属的贵阳市盆景场与贵阳市黔灵山公园管理处进行整合。拟制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区(市、县)环境信息等机构有关事项的通知》。在市检察院设置生态保护检察局,将市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庭更名为市法院生态保护审判庭,市公安局设置生态保护分局,成立了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同意清镇市在清镇市检察院增设生态保护检察局,将清镇市法院环境保护法庭更名为清镇市法院生态保护法庭。
加大对全市重点领域改革调研,为构建“六大生态体系”做好服务。全市机构编制系统的调研工作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这个中心,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市领导关注的重大事项作为调研重点课题,除日常业务调研之外,还将《贵阳市行政执法机构设置研究》和《贵阳市社区服务中心职责定位和人员编制研究》等他个问题作为调研重点课题,将调查研究贯穿于落实机构编制工作任务的各个环节,完成了有价值、有见地、操作性强的调研报告,为党委、政府领导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加快推进全市重点领域改革工作
按照全省教育“9+3”行动计划要求,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圆满完成了市属13所学校(含幼儿园)和4所中职学校机构编制事项重新核定和调整工作:完成了在贵阳幼儿师范学校基础上组建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及附属幼儿园的有关机构编制事项、完成市委党校有关机构编制事项的调整、清镇职教城管理委员会升格、设立市教育工作委员会、调整充实市教育局相关机构设置等工作。
深入到贵阳市属9家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实地调研,对9家医院的病床数进行了实地核实并收集图片资料,做到一床一图,并重新核定了7家医院差额事业编制,对医院内设机构进行了调整。
拟写《关于在市直部门、市属高校和开发区增设人才工作机构有关事项的建议方案》,并圆满完成在市国资委、市卫生局、市农委、市教育局、贵阳学院、贵阳护理职业学院、贵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设机构加挂人才工作办公室牌子的工作任务。同时,按照“一站式”“全程代理制”服务的要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拟制印发了《关于贵阳市人力资源市场加挂牌子的批复》。
(三)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强力推进全市重点工作
认真思考和探索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和贵阳临空经济区管理机构设置问题。组队前往北京市编委办考察学习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管理体制,提出了在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基础上组建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的建议,拟写了《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市政府办公厅12月20日下发了《关于印发(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深入观山湖区进行实地调研,拟写印发了《关于观山湖区百花新城建设开发办公室加挂观山湖区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开发办公室牌子的批复》。
认真办理市直相关部门重点工作有关机构编制报告请示事项,及时拟制印发了《关于在市投资促进局加挂牌子的批复》《关于市外事办加挂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贵阳联络处牌子等机构编制事项的批复》<关于明确贵阳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办公室领导职数等机构编制事项的批复》《关于设立中共贵阳市委非公有企业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的批复》《关于调整贵阳市人民政府驻北京联络处有关机构编制事项的通知》《关于设立贵阳市民兵武器装备库和民兵综合训练中心的批复》《关于调整贵阳市土地矿产资源储备中心隶属关系的批复》。
二、强化日常管理。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权威性
贵阳市编委办按照效能机关建设要求,进一步细化落实各项日常管理制度,严格实行目标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促使各项工作有计划、重过程、讲实绩、抓落实,切实增强工作针对性,全力提升工作效能。
(一)强抓业务办理
及时完成相关事项的请示报告和对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及(市、县)有关机构编制报告请示件的办理工作。严格审批编制和用编计划,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强化控编补员审批制度,科学、规范配备人员编制。认真开展市直机关和事业单位统一发放工资人员编制和实有人数的审核工作。在市级机关单位全面推行实名制软件管理,推动全市政务和公益域名注册管理,全面完成全市机构编制系统内外网站群建设,并开通使用。组织力量修改完善《贵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工作规则》,把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规范性文件汇编成册和编发机构编制管理短信发送到市级各部门。严把文件政策审核关和文字校核关,使各类文件与中央和省、市精神一致,反复酝酿,确保每件无一错漏。开展社会管理群众工作和信访维稳工作,协助相关部门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办理完成“百姓一书记市长交流台”的转办件2件,办结率达100%。
(二)开展督促检查
认真做好“12310”举报电话受理查处工作。对违反机构编制政策法规的区(市、县)进行督查,并督促整改。深入开展党政机关消化超编人员工作。深入开展全市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切实做到情况明、底数清,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奠定基础。
(三)强化年度审查
在2013年经过严格审查,通过年审的事业单位有227家,对163家事业单位法人进行了变更,年审率达100%。在年审期间,先后对9家事业单位进行了法人设立登记,对3家事业单位进行了法人注销登记。
在其他方面,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相关规定,认真做好档案、保密、公文、车辆等管理工作。圆满完成信息、计生、国防教育、软件正版化、离退休、残疾人、全民科学素质等工作。
三、狠抓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机构编制服务经济社会的水平
组织干部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实际工作中磨炼品质、增长才干。完善干部管理方法,通过制度改革、机制创新,切实把群众公认、政绩突出的优秀干部选拔进各级领导班子,实现领导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始终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定,领导班子成员做到既分工负责又相互协作,班子凝聚力、创造力、执行力得到强化提高。能及时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省、市的决策部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
(二)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
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入开展“十破十立”和“三找”主题大讨论活动。开展“三化”和“五好”党支部创建活动,提升党支部建设科学化水平。将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工作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纳入办年度目标管理,定期将党务事务进行公开。深入基层,走访群众720人(次),协调帮扶资金90万元,帮助解决具体难题91件。
(三)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
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细则》,深入开展联系群众工作。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每个干部的岗位职责,形成各负其责、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的工作格局。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评价办法,加强考核,强化督办,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深入开展“百佳效能、百优标兵”和“亮丽处室”评比活动,改变少数人庸懒散的习气,形成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认真贯彻落实《贵阳市2011-2015年依法治市规划》,扎实推进依法治市工作。将“讲文明树新风”和“多彩贵州文明”活动与“满意在贵州”主题活动相结合,强化道德宣传教育。在全市机构编制系统组织开展服务“三要三不三做到”承诺,统一步调、规范管理、转变作风、提升服务。
(四)加强机构编制系统业务培训
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学习、制作学习专栏和举办业务培训班的形式,认真组织学习中央、省、市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特别是机构编制管理的相关文件,不断增强干部职工分析事物、研究问题、解决矛盾、推动工作的能力。在2013年成功举办了全市机构编制业务培训、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会(业务培训)、事业单位分类专题会议(业务专题学习培训)、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培训会、市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专项业务培训和机构编制年度统计培训。
在贵阳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市机构编制工作成绩明显,得到了中编办、省编委办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和好评。其中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市委分管领导“好”和“很好”的批示件就达9个。
四、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的启示
总结贵阳市编委办取得的成绩,可以得到几点启示。
(一)深入实际工作,切实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机构编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才能有效地履行职责。
(二)树立“服务大局”的意识,把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紧贴全市工作大局上,才能实现机构编制工作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高度对接和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三)树立“严于管理”的意识,严格执行机构编制政策规定,才能不断增强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约束力,把好机构编制总量关口,为党委、政府科学有效配置执政资源当好参谋助手。
(四)树立“开拓创新”的意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根据党委、政府推进改革的重点趋向和总体要求,不断探索新途径新办法,提出新思路新举措,才能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机构编制服务。
(五)不断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积极引导干部职工把学习作为一种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来对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全面抓好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的学习,自觉进行主观世界改造,才能在工作实践中磨炼品质、增长才干,切实增强工作针对性,全力提升工作效能。
(作者单位:贵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