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节失败的公开课来看如何“磨课”
2014-04-29汤建武
汤建武
【摘要】 每个教师都知道有这样一句话:我们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 那如何用好教材?我觉得一定要对自己的教材充分全面把握,在此基础上要学会 “磨教材的目标、内容、方法、语言及作业的设置”,即“磨课”,就像洗菜去除泥沙、淘米去除杂质一样,减少教材及课堂的“冗余”,还学生一个简约、朴实和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 磨课;简约;朴实;高效
记得五年前的第一学期讲了一节“有理数的加减法”第一课时的公开课,可以说本次公开课是非常不成功的,原因很多,笔者想通过该课的从准备至课后总结的过程来谈一下如何来学会“磨课”.
因为要在学校上公开课,自己首先是精心准备教案、课件,在准备过程中,可以说是先大量研读有关教材与资料,然后非常仔细与用功地写教案准备课件,单是教案就写了四页;前面的“教学目标”,列了五点. 课件准备的可以说更是“丰富”“多彩”,有动画片段剪辑,有声响看着一片热闹. 准备好后紧接着开始在同事班级试讲,总体感觉不理想,自己一直认为原因在课件,随后修改了很多,然后开始正式上公开课. 在公开课上,自己苦心思考的亮点却因为自己的大而空的目标的引导指向了泛泛而谈,原本认为简洁的语言在课上变成口头禅,重复语与泛泛的且缺乏生动性的评价充斥整堂课……就这样草草结束了一堂课. 课后,有位老师问道:“一节课,时间很短的,这些内容与目标怎么能达成呢?”“有了这个课件,学生可能就只看热闹去了,不会学习的.”“重复语、空洞单一的教学评价在课堂上很多.”“最关键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没有达成.” ……
带着这次失败的教训,我重新来审视了本次公开课的教学过程. 记得刚入职的时候上课的状态,一提起上公开课,首先考虑的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希望采用大量的图片、音乐、动画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管是否有必要甚至会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冲淡课堂学习的重点;在教案或教学设计中,不仅安排的教学内容多、密度大,而且教学形式多样,程序复杂. 这么纷繁的课,教师花费的准备时间多、投入大,上起来也很辛苦,许多教学环节其实是蜻蜓点水,匆匆而过,学生在“配合”和“应付”中感觉紧张,没有时间深入体味和思考,学不了什么东西. 对此,在随后的几年中,我慢慢地学会了“磨课”,就像洗菜去除泥沙、淘米去除杂质一样,减少课堂的“冗余”,还学生一个简约、朴实和高效的课堂.
随即我开始认真审视:我制定的目标每一条都切实可行吗?是否能够切合实际?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简洁、明了、具体,有可操作性和可测性?结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应“磨”去那些大而空的、不切合学生实际的、不能很好完成的教学目标,根据这个标准自己把目标定为应由原来的五点变为两点;随后审视我的教学内容,发现教学内容安排得太细了,细到教学的任何一个细节都提及,而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简约、恰当、充实,突出重点、难点,因此应该“磨”去那些预习中学生能理解掌握的或与本节课无关紧要的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应该把易懂的省略,把与本节无关的省略;紧接着开始审视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方法的运用应当简便、适合、有度,体现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而自己的教学方法显然没这么理想,因此应该“磨”去那些作秀式的带表演性的“启发”“讨论”等教学形式,我应该把本来没必要的小组讨论这一环节给删掉;随之开始审视教学语言的表达,作为一位老师,平常在教学工作中应能做到简练、准确、顺畅,铿锵有力,清晰生动,但是本次公开课显然是与此相差甚远,自己可能太过重视了,还是没有把语言组织得很好,出现重复、空洞的话语还是较多,因此应该 “磨”去那些“口头禅”“重复语”、空洞单一的教学评价;最后开始审视自己的作业练习的设置,其基本要求应简要、典型、灵活,有代表性、實效性,非常避讳出现机械性、重复性的、质量不高的习题,而自己的习题设置与此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因此应该“磨”去那些机械性的、重复性的、质量不高的习题.
通过本次失败的公开课,让我学到了如何去思考,如何去“磨课”,“磨课”磨什么的问题. 总之,“磨课”应成为我们的习惯. 不仅公开课要“磨”,常态课也要“磨”. 平时备好课后,我们不妨用挑剔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一下,教学目标切实可行吗?可以不教的教了吗?所采用的教学手段都需要吗?通过“磨课”,我们可以把教什么、怎么教、教出什么效果等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凸显出来,使课堂教学的目标更明确、活动更精致、效益更集约. 不仅课前要“磨”,课后也要“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从而让学生更加优秀.
【参考文献】
[1]颜寿春.怎样磨.温岭市太平http://wenku.baidu.com/view/81ad2ac008a1284ac8504387.html.
[2]严丽荣.学会“洗课”.教育时报. 2011-06-15,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