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现代化农业机械发展分析
2014-04-29杜发昌
杜发昌
[摘 要] 目前,农业机械的发展对农业生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促使了农业现代化的到来。本文通过阐述农业机械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重点阐述了山区农业机械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在农业发展水平受限以及地理、人为因素影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进而为我国新形势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农业现代化 存在问题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210-01
引言
实现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四个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农业经济的大力发展、农民收入的大幅提高离不开农业现代化,这就需要先进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农业机械化能够为农民节省时间、节省劳动力,实现大规模的种植和收获,是我国农业生产力迅速发展、农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以及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和规模化的重要一环,是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阐述农业机械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重点说明了山区农业机械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分析。
一、农业机械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和人们的需求。因此,探索和改进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一方面农业机械化便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生产能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机械作为高效农业发展的载体,不仅是提高作业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的有效途径,而且可以提高农业的抗灾防灾能力;另一方面农业机械有利于推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日益先进,农业机械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重要手段,尤其是作业条件恶劣的山区,农业机械能够更好的实现耕整和收获,极大地减轻农民的劳动负担,此外,不同生产环节的机械满足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求。
二、山区农业机械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在部分山区,机械现代化的推进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现主要从农业发展技术水平、地理因素和人为因素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1.山区农业发展技术水平受限
目前我国多数山区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业机械装备中主机多、配套农具少,而且多以运输、粗加工为主,导致产品种类单一、质量次、价格高,不能将农产品发展为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根本不能适应目前市场消费的需要。因此,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亟需新型田间作业农机具。例如有些地区以水稻、茶叶和烟叶作为支柱产业,但是相应的机械水平很低,尤其是水稻的机插只在某些师范地区才有。较低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限制了我国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2.地理因素的影响
我国部分山区丘陵地形明显,耕地情况复杂,地形起伏大、山高坡陡、平坝很少,而且由于道路条件差、水利设施不完善等原因给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田间机械化带来了很大不便,有些区域机械根本不能转移和正常行走。此外,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加之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的加重导致土地质量下降,修建公路等公共设施占用农民耕地,使得农民可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当农民购买大型机械后,作业量小,投入的资金不能很快收回,只能选择适用于自家农业生产的小型和轻便型农机具。不仅阻碍了农业社会服务作业的开展,而且不利于新型农机具的快速推广和应用。
3.人为因素的影响
多年来,多数山区农业农机主管部门不重视农机化的发展、不支持该方面的资金投入。一些地区以山区地势不平、路窄弯多、生产规模小等原因断言本地区不利于机械化作业。部分乡镇根本没有农机工作者并且撤销或者合并了农机管理和技术推广等机构,极大地影响了农机化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和应用工作的开展。相关部门缺少现场调研,农业优惠政策很少,无视农民需要农业机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质量的愿望,这种颇低的关注程度极大地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此外,农民收入较低,无能力购买技术含量高,新研发的机械设备;山区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没有专家或农机工作者的指导,在机械操作和维修保养方面水平有限,不利于农机潜能和效率的充分有效地发挥,甚至可能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这就意味着农民要增加机械方面的投入成本,也成为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又一个障碍。
三、山区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发展对策建议
在现代化建设中,农业机械化是调整和优化农业优势产业、激活农业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发展和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以研发高新技术为核心,大力推广和应用新型实用的农业机械。山区农业机械实现现代化存在着重重困难,但是根据我国近年来农业技术发展水平来看,发展山区农业机械事业是可以实现的。针对广大山区农业机械事业发展现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发展思路。
1.加快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配套的农业机械
结合山区地少且分散、种植作物品种种类多等特点,政府要善于借鉴国外经验,根据农业机械作业量来合理配置耕整机、插秧机、播种机和收割机等机具,农业机械应该向更小更轻、功能齐全的方向发展。重点发展种植面积大,农业机械需求量大的大户或者农机合作组织,并鼓励和支持其购买农机设备为附近村组提供农机服务,通过收取合理费用尽快收回购买机械的资金投入。对于山区弯路多,地况复杂等特殊原因,要引导农民合理正确的使用机械,不提倡大跨度远距离的跨区作业。政府相关部门要以满足农民需求为服务宗旨,认真做好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规划,制定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集中主要资金发展主要农作物,让农民尝到农业发展的甜头,进而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可以首先以某一地区为示范点,坚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的原则,从而能够更快的确定适合本区域机械化发展的生产工艺、种植作物和使用机型。
2.重点扶持,创新农机管理体制
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相关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这一问题。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和投入力度、建立健全体制和管理队伍、改善农机服务条件等多渠道支持山区农业机械现代化的发展。首先,针对农民收入水平低,購买机械设备困难的情况,政府要给予相应的补贴或提供贴息贷款,做好分区管理。其次,针对山区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的状况,农机和农技推广人员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采取多种渠道对农民进行宣传和引导,使农业机械的现代化使用深入人心。例如建立相应的机构负责专门从事农机科学技术培训,可以更多的开展现场会演示和咨询、广播电视演示等活动;成立农机服务公司,做到自主经营、统一管理。特别是种植大户,要重点进行培训,从而能够更好地扩大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力。此外,需要成立专款专项,一方面用于改造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例如重点建设道路,桥梁,改造土地,扩大耕地面积,为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另一方面用于加大对农机化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尤其是对于山区需要多样化、小型化的农业机械,研发人员要重点生产出适用于地区发展的产品。
四、结论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快山区农业机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进程,从而更好的为农业服务,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是我国农民收入增加,农业经济迅速发展,尽快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有效渠道。
参考文献
[1]杨建国.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与对策选择[J].兰州大学学报,2004(3)
[2]王龙泉.强化继承农机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农业机械组织化程度[J].山东农机化,2004(9)
[3]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2009年全国农业机械化统计年报[K].北京: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2009,135~157
[4]刘宗鑫,刘介元.山区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机化,2007(2):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