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优化人格
2014-04-29陈万琪
【摘 要】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使企业在多变的环境中实现精神自主,人格优化。围绕这一目标,企业可从遵循并运用企业文化建设的心理机制这一角度出发,寻找到有效的工作方法。
【关键词】 企业文化建设;心理机制;人格优化
作为企业科学管理的大综合,企业文化侧重于把文化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企业管理,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文化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共享性,即文化是一整套由某个组织共享的理想、价值和行为准则,是使个人行为能够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理想。因此企业文化中所重视的人,不仅仅是个人,而是个人组成的群体;企业文化所需要研究的,不仅是满足不同个体的不同需要,而是如何塑造整个企业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不是个体的自我实现,而是企业这个群体在多变环境中的精神自主,人格优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有企业即有企业文化,区别只在于是否将企业的共享价值观念、共同理想追求和全体认同的精神状态等加以确立、发展、应用以及物质化等,归结到一点,就是是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有的企业的文化支离破碎,毫无内聚力可言,职工分成不同的派别,各有各的目的。在这种文化环境中虽然职工的某些素质如技术能力、文字能力、交际能力等也能得到一定的提高,但往往是出于自我发展的目的,对企业发展并无多少益处,显而易见,支离破碎的企业文化不具有塑造完善个体人格的功能,达不到优化企业群体人格之目的。因此,建设企业文化是使企业群体人格得以优化的最佳途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统一关系的原理告诉我们,一般通过个别而存在,个别之中有一般。矛盾特殊性是矛盾普遍性的基础,矛盾普遍性是从各种各样的特殊性中概括出来的矛盾的共性。由此,我认为优化企业群体人格应以塑造完善的企业职工个体人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当职工个体人格实现了“扬弃”,企业群体人格才有得以优化、升华的基础。
个体人格由于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必然有其积极面和消极面。客观环境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个体人格,却能影响个体人格的定向发展。好的客观环境能引导个体人格中的积极面得以成熟发展,不良的客观环境能促使个体人格中的消极面恶性循环。
那么,我们当前正在建设的企业文化,如何发挥其育人功能,逐步使职工个体人格中的积极面去形成发展企业文化氛围,培育出优化企业群体人格的优良土壤呢?我认为可以从遵循并运用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理机制这一角度出发,寻找到我们工作的有效方法。
一、运用心理定势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优化内部管理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夯实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狠抓落实干部职工的岗前培训,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新进干部职工,岗前的培训是形成心理定势作用的重要时段。首先,通过岗前培训,提高新进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以更好的胜任岗位需求。例如,在岗前培训中,针对实际岗位的需求,有目的性的训练职工业务能力训练;其次,提高干部职工的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尤其是将行业准则、战略目标、道德规范等思想道德元素融入到岗前培训之中,提高干部职工的职业素养。并且,将企业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并感染每一位干部职工,让干部职工与企业文化发展构建“统一战线”,形成与企业文化相协调的心理定势,对其今后的行为能发挥出指导和制约作用。
二、重视心理强化
企业职工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文化建设中人格优化的前提要素之一。重视心理强化,旨在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强化与巩固,并在对行为评价的奖励与惩罚中,对行为进行有指向性的突出。这种心理机制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文化的定向塑造起到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奖励机制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让激励机制成为企业精神构建的重要载体。这样一来,不仅让企业精神以物质的形态真实存在,而且提高了企业文化的主动性,促进企业共同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的形成、确立。
三、利用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突出强调“从众”性,也就是在群体的影响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或想法,选择与群体一致的心理行为。对于现代企业闻言,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这种从众心理的导向性,让企业文化能够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所以,企业领导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宣传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融入到干部职工的思想之中。这样一来,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进一步凝聚企业的思想行为,齐步走、齐步发展。
四、培训认同心理
培训认同心理就是个体将自己和另一个对象视为等同,引为同类,从而产生彼此密不可分的整体性的感觉。所以,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之下,更有助于企业上下的凝聚,融为一体的企业发展形态更具动力。于是,在企业文化的构建过程中,企业领导首先需要获得企业干部职工的认同,只有这样,才能在认同心理的影响下,优化人格的培育。对此,企业应着力企业职工的认同感培养,夯实职工作为企业主人翁的地位,让职工在工作中有慢慢的幸福归属感;尊重职工、关心职工,认真倾听职工生活与工作上的问题,一切以职工的切身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构建企业与职工间的“生命共同体”让职工正确地、深刻地认识到这种利益上的一致性,久而久之,就会建立起企业文化的真正基础。
五、激发模仿心理
在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过程中,模仿心理无疑是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榜样力量的充分体现,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文化的内涵发展奠定了总基调。所以,对于企业闻言,企业领导负责人就应树立好良好的形象,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此外,企业领导应作为文化的倡导者,在一言一行中对企业文化树立榜样作用。让个体的思想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改变并发展。
六、化解挫折心理
“矛盾”是企业内部不可回避的要素,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均存在矛盾冲突,而随着而来的挫折心理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职工的消极心理。在这种企业环境下,不仅不利于职工的团结合作,而且制约了企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对此,企业应重视职工挫折心理的化解。例如,我们可以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通过家访、谈心、党团组织生活、职代会等,向各级领导提出批评和建议,也可在职工之间相互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妥善解决矛盾,化解挫折心理,为企业文化建设创造和谐舒畅的心理环境。
七、关心职工的利益
对于企业而言,切实维护职工的切实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构建良好企业文化氛围的重要基础。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应关心、爱护职工,为职工的工作生活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进而让职工在工作中感受到温暖,强烈的幸福归属感,是激发职工创造力的重要因素。所以,企业领导者应具远大开阔的胸怀,在实现企业价值的同时,也需要对职工的全面发展负责,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办员工之所需。伟只有领导真心实意地关爱员工,员工才会认真负责地投入工作。在《松下领导艺术》一书中,就十分提倡关心员工,以情感人,主张“人得其位,位得其人”、“替员工端上一杯茶”等等。我们对员工不仅要关心,而且要主动积极、真心实意地关心,这样更能打动人心。也就是说,企业上下应积极营造和谐的氛围,无论是企业领导层,还是普通职工,都应在思想行为上尊重各方的利益关系,实现各方面利益的最大化。
作者简介:
陈万琪(1958—),男,中共党员,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行政部部长,研究方向:企业民主管理和工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