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勒密埃及时期农业经济发展背景的浅析

2014-04-29李红云田明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36期
关键词:文化融合农业经济

李红云 田明

摘要托勒密埃及(公元前305~公元前30年)是古代埃及农业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它创造和奠定了古代埃及成为地中海世界经济粮仓地位的坚实基础。这种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在希腊文化到来后,统治者在立足现实情况的基础上,选择了一条将两种文化融合发展的道路,促使古代埃及在政治上,在农业发展上和经济管理模式上,以及技术应用与改良上都发生了极大变化,从而显著地促进了托勒密王朝时期埃及农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托勒密埃及;农业经济;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S-09;K826.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36-13167-03

Abstract Ptolemaic Egypt (305B.C.30B.C.)is a flourishing period during agricultural economical development of Ancient Egypt, it make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Ancient Egypt achieving the status of the world economy granary in Mediterranean region. These achieves are a result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it is a choice after the Greek governors consider to the realistic basis of Ancient Egypt. These bring great changes i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politics, economic management pattern, technical application and improvement, thus sgnificantly promoting agricultural economy development in Ptolemaic Egypt.

Key words Ptolemaic Egypt; Agricultural economy; Cultural integration

J.G.Manning先生说:“深入地研究托勒密埃及的农业是有可能的,而且赋予一定的历史环境来研究它也是可行的,象拿破仑的仆人做的那样,给予一定的地区意义来研究它,并且这样做的目的是获得土地使用条件的地区差异和托勒密王朝统治的3个多世纪里土地使用上的一些思想”[1]。

确实对于任何问题都需要因地制宜地去研究,尤其是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更有必要如此。在商品经济极其不发达的古代农业社会,要想理清农业经济发展的脉络,就需要研究者清晰地了解农业经济发展的环境,才能使评价不失偏颇。而要了解这一时期与土地相关的问题,必须考虑地理条件下的地区差别,土地控制模式和社会习惯,再有就是这些和中央政府管理之间的关系[2]。在粗略地研究托勒密埃及经济兴衰史时,应该看到农业一直是古埃及经济发展的基础,所以国家也给予了农业大力的政策支持。除了这种后天的便利外,它的发展也存在着优越的先天基础,比如:在古埃及气候适宜,在一般年份里它的水供应也算充足,再加上有效地管理,这些都使得从土地上获取丰厚的收入成为一种可能。这种自然的和社会的传统,形成了托勒密埃及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这必将促进农业经济的繁荣。

1环境状况

埃及的总面积为100.2万km2,沙漠约占全境的96%以上,它的地貌大致可分为3大部分或类型:尼罗河及其三角洲、沙漠地带和半岛。此外,还有范围不大的法尤姆绿洲和其他更小的沙漠绿洲点缀在埃及各地。埃及地处非洲沙漠地带,气候炎热干燥。但据考古学家证明:古埃及原本也是气候湿润、植物茂密的国家,大约从一万年前开始,气候干燥化,特别是从公元前2900年以来至公元前2040年,即中王国时期开始,雨量绝对不足[3]。这种变化对于一个农业国家来说可谓是严峻的考验。也正是这种变化着的地貌和生态环境给古埃及人提供了一个施展其才能的大舞台。当然,更应引起注意的还应该是人们发挥其才干的基础——生生不息的尼罗河。可以说从人类历史时期开始,埃及如果没有一年一度的尼罗河汛期,是无法生存的。如果没有冲积层,这个国家会像撒哈拉本身一样成为一片沙漠[4]。也正是因为有了尼罗河,古代埃及社会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农业耕作条件,这也印证了赫克泰乌斯和希罗多德指出的:“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这句话。尼罗河从南向北贯穿于埃及全境,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說,他是埃及大地一切生命的源泉。尼罗河定期泛滥给下游带来了一层厚厚的淤泥,河谷冲击带来的土壤是柔软和疏松的,人们只要用简单的工具就可以挖掘灌溉网,修筑拦水的堤坝,或开凿沟渠,排干低地沼泽的水,利用河水灌溉农田,由此开始了灌溉农业。希罗多德在其著作中这样描述埃及农业:“它们比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包括其他埃及人在内,都易于不费什么力气而取得大地的果实。因为他们要取得收获,并不需要做其他人所必须做的工作。那里的农夫只需要等河水自行泛滥时,将水流引到田地上去灌溉,灌溉后等水再退回河床,然后每个人把种子撒在自己的土地上,叫猪上去踏进这些种子,此后便只是等待收获了。……他们是用猪来打谷的,然后把粮食收入谷仓”[5]。对于这段描述,至少有一点是真实的,那就是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及带来的富裕的农业生产收获,确实对埃及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尼罗河的泛滥为古埃及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先天的可能性,尼罗河有规律的潮汐现象对古代气象观测者来说更是个奇迹。这个奇迹是由于埃塞俄比亚平原和赤道湖,乌干达的塔那湖和维多利亚湖带来的冬雨所导致的[1]。在世界许多别的地区,这种造福生灵的礼物可能成为一剂毒药,而在古埃及,“尼罗河泛滥了几千年,几千年都没有成灾”[6]。所以,这被看成是一种神圣的物象,也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泛滥季节淤泥给土壤带来了大量的养分,为农业经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河水泛滥也存在着差异:往往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很少恰到好处。但这也因此激发人民开始了“驯服”该河的历程。在驯服河流的过程中人们修建了水坝、土堤或大堤,有些是同河流的船道平行的,有些则拦腰截断。因此也就有可能在河两岸修建水库以拦蓄洪水并浇灌河水泛滥不到的土地[7]。这样,在自然灌溉和人工控制灌溉的双重作用下,把这种自然现象运用到了尽善尽美。对这种人们长期实践中积累出的经验的运用,到托勒密王朝时期发挥到了极点,这也为托勒密王朝时期的农业经济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同时社会现象也为托勒密王朝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所以才有了后来托勒密王朝的复合渠道网的建成,沙杜夫、脱米机的应用等等。

综合所述,古埃及多元化的、独特的发展轨迹与环境状况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作为人类文明创造的自然条件,环境为每个民族文明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和可塑性。虽然环境状况不是影响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但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时期,由于人類受自然因素制约较大,环境状况对文明的产生和社会形态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2政治背景

农业经济要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运作,但也离不开政治环境的制约,在奴隶制的古代社会,政治对经济的影响更是十分明显。要想弄清楚托勒密王朝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有必要阐述一下当时的政治环境。

古埃及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其很少受到其他民族大规模的侵袭,在长达三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一直走着独立发展的道路,并且古埃及文化传统世代传承,少有变异。虽然在中王国后期,来自西亚的喜克索斯人曾一度统治古埃及,但是因为他们的发展水平比古埃及落后,他们建立的王朝很快也就退出了古埃及历史的舞台。随着他们的衰落,古埃及王朝又重新走向了复兴。所以它未影响到古埃及文明发展的稳定性。后来几经厮杀,几经完善,无论亚述人也好还是波斯人也罢,或是其他人,大家都发现外来制度很难在这个已经生存了三千年之久的古代文明中生根,都发出一种“得城容易,护城难”的感叹。

在这种历史的抉择中,值得一提的是希腊人,他们曾经认真地进行了尝试,企图使古埃及文明和希腊文明融合起来,进行一种新的创造。这就是马其顿亚历山大入主古埃及后出现的托勒密王朝。托勒密王朝是建立在亚历山大远征的基础上的,它是希腊化世界的一部分,而由于它是建立在有着三千多年文明史的法老埃及的基础上的,这样与其他希腊化国家相比,就具有了不可忽视的社会传承性,这是强大文明和野蛮征服相融合的结果。在亚历山大入侵之前,古埃及处于波斯人极其专横残暴的统治之下,他们向古埃及人民征收巨额的赋税,使用残酷的刑法,甚至企图强迫当地人民改变宗教信仰,古埃及人民倍受剥削压迫,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摆脱波斯人的统治,古埃及人民巳时刻准备进行反抗斗争,这种情绪被后来侵入的亚历山大所利用。亚历山大在公元前 332年几乎没有遇到任何较大的抵抗,迅速地占领了古埃及的整个国土,古埃及人把亚历山大视为自己的解放者,给他们以友好的欢迎和接待[8]。这对于征服者来说可以算是莫大的欣慰。鉴于古埃及文明的特殊性,亚历山大本人也在古埃及采取了征服和怀柔相结合的政策,他不去触动当地传统的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9]。因此,亚历山大征服古埃及后曾不畏艰难险阻到锡瓦绿洲拜谒太阳神,因此得到了“太阳神之子”的称号,成为古埃及合法的统治者,法老的继承人。他之后的托勒密王朝的历代统治者也都效仿了这一做法,他们在采纳东方的专制制度的同时,放弃了希腊的政教分离原则,接纳了东方的帝王崇拜。英国学者埃伦伯格在谈到希腊化时代的政教关系时指出:“希腊化时代的政教关系中,我们看到,最意味深长的是为区域性国家创造一种宗教与政治领域的新联合,迈出了第一步”[10]。他们意识到,在古埃及,传统的神庙僧侣阶层始终是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的集团,并且在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在这样一个重神的国度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就必须取得僧侣阶层的支持。因此,可以说帝王崇拜是一种政治手段,有利于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故而鲁西安借亚历山大之口说:“要是那些番邦人认为他们相处的是神明的话,他们就不会抗拒,这使我们就极容易征服他们”[11]。正是鉴于这种政治环境和思想氛围,托勒密王朝建立之初就推崇古埃及宗教,并对僧侣阶层施以恩惠。这样对古埃及的征服就得到了宗教的承认,亚历山大的统治也具有了古埃及传统的形式。同时,亚历山大实行怀柔政策也是“因为这个国家的特点和实力使他吃惊”[9]。在这些综合的因素下,历史上古老文明与一个新兴文明的融合开始了。

亚历山大虽然以征服者的身份出现在东方大地上,但从客观上讲他也是文明传播的使者,随着他的足迹,希腊文明也被带到了古埃及。在这块圣地上,希腊文明虽然有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强势,但也不得不被古埃及文明暂时征服。亚历山大既是个骑在马上的征服者,也是一个强大社会的治理者,当他看到古埃及在几千年的时间里所形成的强大而又稳固的奴隶制统治时,便意识到在古埃及只有尽可能地恢复传统的社会结构,对其不合适的地方进行改造,统治才能长久。这种思想后来在托勒密王朝统治时期得到了很好地体现。这注定了托勒密王朝在古埃及这个以农业为本的国度里,发展农业经济的走向和程度。

3经济环境

古埃及是一个农业文明的国家,所以古埃及人的财富和财产来自农业生产,并且国家全部商业也要根据农业的需求来规划。古埃及农业要依靠水的供应,而水的供应主要来自尼罗河和每年的河水泛滥。这里没有降雨可供考虑,并且当地没有新鲜水井,只有一些从尼罗河渗入的水井。尼罗河水从苏丹的高地携泥而下,形成了冲积洲,正是这种特殊的方式在维持着古埃及的农业灌溉[12]。尼罗河每年从7月开始水位上升,通常从8月开始出现洪水,8月中旬到9月末洪水淹没了河谷大部分底部,并冲洗了土壤中的盐分,沉积了一大片淤泥。在每年10月和11月尼罗河水位降低以后,人们开始播种主要作物,次年1至4月间作物成熟。4~6月是尼罗河水位最低的时间,正好开始收割了[13]。由此可见,在古埃及,它的农业生产紧密契合于这种自然的规律。而到了中王国时代这种发展模式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其主要原因在于中王国诸王从第12王朝法老塞索斯Ⅱ世开始至阿蒙尼姆赫特Ⅲ世时对法尤姆地区的水利浇灌工程的建设和开发。他们在这里建筑堤坝,控制和利用水源,并且排水,开垦良田等[14]。然而古埃及的社会生产力并没有因为这些而得到飞速的发展,相反,几千年来却是步履艰难,发展非常缓慢。

历史见证着,独特的地形条件和发展意识使古埃及文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按自己的道路独立发展着。虽然经过中王国时期法老的努力,最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简单的河渠系统和土地的开拓给古埃及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的繁荣。而后来的法老只是维护,并没有突破性的建树。直到亚历山大引领希腊文化渗入以后,两种文化的融合才为古埃及的经济发展又增强了一道曙光,促成了托勒密王朝时期大规模的法尤姆开发工程和复杂的灌溉网系统的工程建设,从而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准备了良好的条件。其实在希腊力量渗入之前,亚历山大就早已思慕着要去控制和运筹古埃及这块古老的土地了[15],这种热情也为后来托勒密埃及的成就奠定了一个基础,这些也是促成托勒密埃及早期经济繁荣状态的重要因素。

从埃及劳动者角度来说,托勒密王朝虽然是一个外族人建立的统治,但与波斯人的统治状态相比,所受到的剥削程度有所减轻。另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古埃及是一个神性统治占主要地位的国家,在托勒密王朝时期得到了充分地尊重。埃及国王的神性统治思想,在国家混乱的时期,可能是模糊的,或者是淡化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一直存在[16]。希罗多德也认为专制的法老、纪念性的建筑、宗教式的文化,这3点在亚历山大那里得到了充分运用。实际上,即使有一方面发挥好了,也会在古埃及产生历史性的吸引力[15]。历史事实也确定地告诉后人亚历山大及其后来的托勒密王朝的统治者在这些方面继承式地做法都迎合了这一点。因此它的统治也就相对地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这也就更能提高人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经济繁荣准备了生产力基础。另外,托勒密王朝对土地的开发和规划,保障了大片土地的有效利用,同时也使得各个阶层的人民有了生存的基础,这对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小结

托勒密埃及时期农业经济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基础上發展起来的,统治者在古埃及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作为希腊民族的文化元素,再加之有效地管理,从而形成了托勒密王朝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最终,摸索出了一条复合式经济发展的道路。历史证明,托勒密王朝这种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使埃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了地中海世界粮仓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MANNING J G.Land and Power in Ptolemaic Egyp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26,28.

[2] BOWMAN A K,ROGAN E L.Agriculture in Egypt from Pharaoric to Modern time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87.

[3] 刘文鹏.古代西亚北非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10,12.

[4] J·基一泽博.非洲通史(第一卷)[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527.

[5] 希罗多德.历史[M]. 王以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15.

[6] 威廉·杜兰.世界文明史(卷一)[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41.

[7]BAGNALL R S.Egypt in Late Antiquity[M].P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17.

[8] LLOYD J G.Alexander the Grea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27.

[9] 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87-88.

[10] EHRENBERG V.The Greek States[M].Oxford, 1961:215.

[11] 格兰特.世界文明史之六:希腊的衰落[M].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68:130.

[12] WALLIS BUDGE E A.The Dwellers on the Nile[M].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Inc,1977:103.

[13] 刘文鹏.古代埃及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13.

[14] EDWARDS I E S.The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Vol.Ⅰ, part 2)[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5:510.

[15] VSUNIA P.The gift of the Nile[M].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1:249-265.

[16] ROSTOVTZEFF M.A Large Estate in Egypt in the Third Century B.C.A Study in Economic History[J].Journal of Hellenic Studise,1922,42:292.

猜你喜欢

文化融合农业经济
珠澳两地高校文化情感融合研究
论高校师生文化冲突与整合
浅析儒释文化融合对石恪绘画的影响
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的内容及途径分析
我国农业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概述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具体方法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