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探析
2014-04-29陈娟利
陈娟利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经之路,是将人民币推向国际的一个关键性的环节。我们在肯定利率市场化为我国商业银行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显著机遇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所带来的极大地利率上的风险。本文笔者便针对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所造成的种种影响进行分析探讨,进而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最终旨在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性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影响 对策
所谓的利率市场化指的是政府完全放弃对银行利率的行政干预,而是通过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银行利率的高低水平,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由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为引导的,在金融市场内部拆借利率作为金融市场的基础利率对商业银行内部利率的差异以及层次进行相应的维系和干预[1]。由此可见,利率市场化是金融领域特别是商业银行中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变革,其在给各大商业银行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商业银行面临着重大的风险和挑战。
一、利率市场化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
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模式有所不同的是,我国的利率长期实行着政府行政干预定制的模式,这样一来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和金融秩序的稳定均形成了显著的积极意义。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性改革,这种政府过分干预的利率经营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由此看来金融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在金融体制改革中最为关键核心的一环则非利率市场化莫属了,换言之快速推动我国利率实现市场化是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经验,人民银行对于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规划依然实现了清晰化明确化发展。早在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便明确提出了“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的改革目标。其中主要包括了建立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三个层面,首先便是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确定具体利率;其次在此基础上形成由中央银行进行引导调控的市场利率;最后引导调控市场利率的手段为中央银行运送货币的政策性工具。显然针对利率市场化中央银行通过引导调通的手段实现了对市场贷款利率的“下限管理,上限放开”以及存款的市场利率“上限管理,下限放开”的模式。正是这种货币市场利率以及债券市场利率充分市场化的经营模式促成了中央银行在维系基准利率体系的基础上引导调控市场货币债券利率的工作格局。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商业银行的利润减少,加剧竞争压力
商业银行利润增长的主要来源便是其利差所形成的收入,而其最为主要的业务则属于信贷业务,存款和贷款之间所形成的利差收入则是商业银行最为主要的利息收入来源。显而易见,利率市场化势必会造成各大商业银行之间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势必会依靠缩短利差收入来吸引存贷客户,扩大信贷业务。这样一来银行的实际利差收入降低,银行的利润以及收入均受到一定程度地损失,进而更加加剧银行之间的竞争压力,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各大商业银行展开存贷激战,如此恶性循环[2]。
(二)增加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
长期以来我国所推行的利率管制机制使得各家商业银行的利率往往在迎合了市场化供求关系的同时受到政府强有力的行政干预,从而导致实际的利率水平受到压制,从而容易造成金融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出现,更有甚者甚至会波及信贷市场的信用风险,导致“逆向选择”以及“道德风险”等利率风险出现。所谓的利率风险是指受到利率波动的影响,金融市场的资产收益以及资产价值呈现出负债成本或者价值不对称的变化最终造成银行收入受损等资产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利率一旦完全市场化则更多地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等方面力量的影响,遵循市场运作的规律进行高低调整。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可预测性特征势必会造成利率波动的频繁化进行,从而加剧了利率的风险。
(三)有利于促进银行进行金融产品创新
利率的市场化推行使得各家商业银行紧密的关注着金融信贷市场的动态情况,从而促进其可以根据客户应对风险的实际具体能力进行经营产品的改进和创新。甚至通过将商业银行自身的因素同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加以结合起来进行利率水平的计算考虑[3]。因而有利于成功转移商业银行在非利差收入业务上的注意力,而促进金融产品以及金融服务的创新。
三、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完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
利率的市场化推进使得利率风险成为了继经营风险以及市场风险之后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风险之一,为此便要求商业银行加强利率风险的防御功能,通过不断完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的方式加强对利率的风险性预测,从而将利率风险控制在商业银行可承受的最小范围之内。
(二)完善利率风险内控机制
实现了利率的市场化,为了进一步推进商业银行经营的效率促进其收益的提高,我们需要建立并不断完善利率的风险内部控制机制。通过在银行内部经营部门和高级管理部门之间建立起一个专门负责利率风险管理的部门,对利率的风险机制进行科学精准的衡量监督,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建议实现利率风险内控。
(三)优化银行资产、负债结构
利率市场化得以实现之后,商业银行在获得了较高的利润收益的同时也面临着更为严重的信贷经营风险。尤其体现在银行的资产结构以及负债结构两个方面,其中由于利率的频繁性波动使得资产贷款的利率变动加快,而由于利率的变动所导致的短期存款业务的增大使得银行的负债结构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总之为了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风险冲击,商业银行有必要及时对其资产以及负债情况进行结构化的优化性调整,通过增加对银行资产负债情况的可控性以降低银行风险[4]。
(四)建立高效金融产品定价体系
利率市场化使得贷款的利率成为了各家商业银行之间市场竞争的关键点,为此便需要商业银行在通过信贷资金进行载体化的金融产品定位的同时对其所推出的金融产品以及金融服务进行较为科学客观的价格定位,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商业银行内部所推出的配套性的金融产品进行体系化的产品定价,以确保商业银行的经营利益。
参考文献
[1]蔡逸仙.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13,34(03):131-135.
[2]杨金婷.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2,33(14):75-76.
[3]海燕,范春燕.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4(10):173-175.
[4]周静娴.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师.2010,25(09):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