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与流行

2014-04-29杨艺

北方音乐 2014年3期
关键词:经典音乐审美价值流行音乐

杨艺

[摘要]音乐是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音乐伴随着人类的劳动而产生,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产物。在物质文明急速发展的现代,音乐也逐渐成为“快餐文化”的一种,越来越多的人提出对经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反思。文章将试从音乐价值的角度,探讨二者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的意义。

[关键词]经典音乐;流行音乐;音乐价值;审美价值

一、经典音乐的价值与意义

这里我们暂且把“经典音乐”定义为“高雅音乐”、“古典音乐”或者“严肃音乐”等等对欣赏者文化水平或艺术修养要求较高的音乐作品。它的价值显而易见。因为它们沉淀了历史,是各个时代的符号,它们身上附有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民族价值包括宗教价值都是当今流行音乐不可比拟的。以最典型的西方古典音乐为例,从宗教音乐时期到巴洛克时期,到古典主义时期再到浪漫主义时期,从浪漫主义后期到民族乐派再到20世纪西方的现代音乐,这些都属于广义上的“古典音乐”。直到现在依然不断地在被上演,用音像书籍等各种形式出版,有着相当一部分的人群热爱它、拥护它,正是因为每一个作曲家、每一首音乐作品都刻有时代的烙印,象征着人类不断创新突破,以此来推动历史的发展的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明遗产,是必须继承和发展的。这正是古典音乐对于社会、对于人类所存在的意义。

音乐的审美价值是指音乐作品满足其欣赏者审美需要的属性。音乐艺术在审美形态上的特殊性首先是通过声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而作曲家最重要的技巧就是要安排出具有审美价值的音响结构。西方古典音乐具有的规则性、平衡性的形式美感,是它保持着持久魅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它的审美价值所在。音乐也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的功能也主要体现为情感的熏陶和激发。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是作用于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的,是更内在的、更深入人的。如在贝多芬《欢乐颂》里可以感受到心灵圣洁的光辉;在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里感受到生命与自然的美好;在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感受对人性对社会的思考等等。正因为作曲家们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到作品里,与欣赏者们产生了共鸣,这些音乐作品才得以广为流传,承袭至今。

所谓“曲高和寡”,正是审美需求没有得以满足的体现。在20世纪上半叶出现的微音分音乐、噪音音乐、先锋派音乐等之所以没有成为主流音乐,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符合大众的听觉审美,只作为个别的、少数的作曲家的主观意识而存在,以其新颖、特别、怪诞等特点的特殊现象存在于那个时代,却不能成为“经典音乐”。

二、流行音乐的价值与意义

流行音乐是属于一种对广泛听众极具吸引力的音乐,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被广泛传唱或欣赏。这些乐曲和歌曲,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如果放在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更准确的概念应为商品音乐,即以赢利为主要目的创作的音乐。它是商业性的音乐消遣娱乐以及与此相关的一切“工业”现象。那么,音乐既然被作为一种商业手段,它的市场性是主要的。但是特殊的是,它的市场主体是人民大众,也就是说,大众的审美需求即是商机,音乐的审美价值和音乐的社会存在价值合而为一即是流行音乐的价值属性。

流行音乐同样具有着时代性,上个世纪50至60年代的红色歌曲,70年代的邓丽君,80至90年代的港台音乐再到现在越来越国际化、多元化,没有明显界定划分的流行音乐,这些如同古典音乐一样已然成为时代的标志,这些音乐同样也象征着社会在进步和发展,人的思想在不断地解放和变化。艺术来源于生活,又能动地反映与影响社会生活,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文化在不断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由于流行音乐合乎时代发展的规律和迎合大众口味的特点,促使了流行音乐自身不断地变化与发展,不断地创新和完善,从而在市场中占据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流行音乐中的审美价值同样也是不可忽略的。流行音乐的旋律朗朗上口,节奏明快轻松,歌词通俗易懂,内容反映着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经历。一首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不仅体现着专业的作曲配器技法、独立的良好的创作能力、真挚动人的情感描绘,还传达着一定的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红旗飘飘》《大中国》中的爱国情怀;《故乡的云》《绿叶对根的情意》中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怀念之情;《爱拼才会赢》传达的雄心壮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等等,这些也都具有音乐的教化作用,并且其影响力比古典音乐来的更为直接、更加深远。再说到颇为争议的周杰伦,批判派常常聚焦在他的音乐给青少年带来的不良影响,殊不知,撇开家长、学校和社会在教育上的失职,他的音乐并没有给社会造成危害。相反,他的很多中国风的歌曲,如《东风破》《青花瓷》《兰亭序》《千里之外》等,不仅有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有着传统民族音乐的清新和流畅,也有着朦胧缠绵的文学意象和浪漫雅致的戏剧效果。

流行音乐更是当今多元文化的象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随着高科技媒介越来越丰富发达的条件下,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商品,其“多细胞体”的属性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形成多元文化的一种特型。这种多元文化特性构成某一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和特定发展阶段中流行音乐的文化特点。这就意味着在某种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流行音乐的发展必然要受到其所处社会文化环境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这种多样性的文化特征恰恰符合了社会发展多样性的需要,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因此在社会生活中流行音乐能够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三、对经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价值判断

《乐记》里说到的“乐者,乐也”的中国传统的音乐即快乐的观念以及“自娱自乐”的精神,依然可以作为评判音乐价值的标准。

每一个时代,人们对音乐的审美与需求以及用来表现的手段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不可能还原贝多芬1807年的《第五“命运”交响曲》,也不可能还原1893年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怆”交响曲》,即使所有的乐谱、乐器配置一样,也不可能奏出和当时一样的音乐。它一定是被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演奏家们进行二度创作的音乐作品,这样的音乐作品只能反映出当下的音乐水平状态和演奏家个人主观的因素。古典音乐的精华需要后代人的呵护和继承,在这个继承里,一定是有变化发展的,不能一味地追求还原古典。古典音乐的继承不应该被某种特定的框架所桎梏,而是应该在以愉悦身心的条件下被普通大众所接受。音乐作品是以人的需求、时代的需求而存在,而具有意义与价值的,背逆这一大前提,一切音乐的存在以及审美价值都是虚伪的。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需求不断地在得到满足的同时,精神需求也越来越多,人们表达自我的方式也越来越直接和明显。流行音乐的娱乐性、通俗性作为一种表达语言应运而生,是当代人们的情感需求。人们在听流行音乐的时候,可以从鲜明的节奏感里获得放松,从优美的旋律里得到舒缓,从歌词的情景里获得情感共鸣,这些简单易得的快乐,不正是“乐者,乐也”的精神所在吗?

我们身处在当下的时代中,不仅要顺应着时代的发展,更要具有放眼未来的前瞻性。音乐作为人类的一个产物,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沉淀,应该比任何一个学科都具有包容性。从人类精神最本质的原则出发,音乐就应该服从于人类的精神需求。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什么类型的音乐可以满足自己愉悦的需求,就去听什么样的音乐。音乐是自由的,是没有国界、不分语言的,正因为每个人需求的不同,才造就了当今音乐的繁荣发展。

四、结语

然而,在现在商业操作手法不规范的市场条件之下,过度的包装、过度的视觉攻势、过度的娱乐绯闻影响,导致了流行音乐走向一个恶性循环的环境中。没有音乐性、音乐制作水准降低、人们的视觉听觉审美疲劳等,都是流行音乐发展堪忧的问题。

在以学院派为代表的、以承袭古典音乐为主的音乐专业创作中,也存在“曲高和寡”的现象。作品的理性创作手法远远高过人们对作品的感性认识,那些和弦、那些旋律跨越了听者对音的基本认知程度。这种反人类听觉审美的音乐作品与人们传统的听觉审美观念产生的冲突,让音乐失去了愉悦的功能,反之带来的是烦躁、不安、焦虑等情绪,这只会让更多的人们对所谓的古典音乐望而生畏。

毕竟,音乐是最直观的感性体验。无论是在理性构架的创作手法里,还是在理性的商业运作手法里,仅仅赖以这些是不可能成为真正服务于人类的音乐的。只有本着音乐最本质的态度,创作出发自内心真情实感的音乐,在完善商业市场机制的条件下流传、推广、继承,才能使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共同繁荣发展,成为人类共同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经典音乐审美价值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课间音乐对于弘扬经典音乐文化的推动作用
课间音乐对于弘扬经典音乐文化的推动作用
央广第二套国家级音乐广播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浅析传统艺术互渗性的当代审美价值
中国门神画之美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作好作恶者皆龙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