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多声部声乐作品在声乐实践课中的运用

2014-04-29黄曼

北方音乐 2014年3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

黄曼

[摘要]多声部声乐主要是指一组或者一对歌手同时唱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声部的音乐,或者为二声部声乐,或者为复音声乐。文章通过多声部声乐作品的介绍,对多声部声乐作品进行分类,从而分析多声部声乐作品在声乐实践课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应用效果。

[关键词]多声部声乐;声乐实践课;音乐教学

多声部声乐主要是指一组或者一对歌手同时唱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声部的音乐,或者为二声部声乐,或者为复音声乐。在声乐教学中,尤其是声乐实践课的教学中,多声部声乐作品的应用对于学生声乐技巧的联系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能有效锻炼学生发声器官的协调能力,能促进学生嗓音的改善以及歌唱心态的稳定。通过让学生们进行多声部作品的演唱训练,能有效提升声乐实践课的质量。

一、多声部声乐作品分类

多声部声乐主要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声部所结合的声乐形式,其作品主要有以下五种:第一,轮唱形式。高低声部依次唱出,形成纵向的迭置,如舂米歌(景颇族声乐)和玩调(佤族声乐)。第二,模仿形式。低声部对上声部进行旋律模仿从而形成双声的迭置,比如侗族双声部“喉路”和“嘎哨”、壮族双声部“啦了啦”和“呵呃”。第三,固定低音形式。固定低音形式主要采取持续的长音或者持续某种节奏的声音,或者是固定旋律跟上声部进行并置,从而形成一动一静的两声部形式。比如侗族多声部声乐“大歌”、纳西族多声部声乐“窝热热”等。第四,支声性形式。支声性形式主要是旋律声部与在它的基础上作装饰性的变化而形成的新声部相互结合所构成的形式。如瑶族多声部声乐“蝴蝶歌”。第五,和声形式。和声形式主要是指高声和低声都采取自己的旋律展开,两声部时而同步时而交叉,体现出比较强的和声特性。如高山族多声部声乐“丰收祭祀歌”。通过各种多声部声乐作品的实践课练习,声乐实践课从学生的呼吸、声门、共鸣、语言以及心理状态出发准确掌握声乐演唱的多重因素及其相关技能。下面主要探讨几个多声部声乐作品形式在声乐实践课中的应用。

二、多声部声乐作品在声乐实践课中的应用

(一)模仿型多声部声乐作品在实践课中的应用

在声乐实践课中,往往利用模仿型多声部声乐作品练习来锻炼学生的高音。模仿型多声部声乐主要以人声音高为特点,同时还辅以和声的村托,加上其音色上的不同,其旋律在不同的声部上进行变化并相互呼应,形成纵向声部跟横向声部之间的协调和统一。比如江文也创作的模仿型多声部声乐作品《渔翁乐》和瞿希贤创作的《牧歌》等。如图1所示:

在声乐实践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模仿型多声部声乐作品《牧歌》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练习此作品过程中进行高音的训练,促使他们对高音程度的掌握和对声乐旋律变化的把握,促进其对声部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的协调统一。比如在《牧歌》的演唱练习中,由于这部作品从头到尾都使用了模仿型多声部形式,在演练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们通过女高音声部在高八度上对男高音声部旋律进行模仿,一方面让学生们感悟辽阔草原空旷的回声效果,另一方面锻炼他们对高音声部旋律的把握能力。

(二)和声型多声部声乐作品在实践课中的应用

和声形式主要是指高声和低声都采取自己的旋律展开,两声部时而同步时而交叉,体现出比较强的和声特性。以和声思维结构为主体的和声性多声部声乐作品主要提升在合唱作品中,其往往比较注重声乐整体性的把握,尤其是对纵向和声整体的作用。在声乐实践课中,通过和声型多声部声乐作品的演练,让学生展开各平行声部以及旋律声部进行一致性、趋同性训练,使各个声部进行同节奏训练,凸显音乐整体性效果。比如在《黄河大合唱》中,尤其是其高潮部分,采取的就是和声型多声部声乐形式,如图2所示,其中同主音大小调进行彼此交替进行,在整个设计中,将大小调交替和声作为终止D-T前的音响设计,使得四个声部从头到尾都保持着一致。其男女高声部通过混声的形式进行在F2高音区保持同音,并进行以四个小节为一个周期节奏的反复演唱。在声乐实践课中通过和声型多声部声乐作品演练能有效锻炼学生各个声部的融合和一致性发展,促进学生声乐整体性的培养和发展。

(三)支声性多声部声乐作品在声乐实践课中的应用

支声性形式主要是旋律声部与在它的基础上作装饰性的变化而形成的新声部相互结合所构成的形式。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旋律和节奏相结合的支声性多声部声乐;第二是旋律和分解和旋相结合的支声性多声部声乐;第三是旋律和固定音型相结合的支声性多声部声乐。在声乐实践课教学中,通过支声性多声部声乐作品的练习,促使学生加强旋律和节奏、旋律和分解和旋、旋律和固定音型进行协调融合的能力。比如旋律和节奏相结合的多声部声乐作品《杰里科之役》(美国黑人灵歌),如图3所示,这首歌曲尽管在演唱速度上比较快,其高音部的旋律声部所展现的是一个气息悠长并且深沉的叹息音调,而旋律声部所伴奏的节奏采用了以断音方式进行演唱的不断持续的主音,将整个演唱场景制造成局促和紧张的氛围。利用这一歌曲进行实践教学,能让学生在控制高音旋律的同时掌握节奏的把握,提升其旋律和节奏相结合发展的能力。

再如旋律和分解和旋相结合的多声部声乐作品《快乐的聚会》(日月潭古瑶)中,如图4所示,分解和弦的伴奏音型上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比较精妙的音幔,在演唱中,通过分解和旋跟旋律的结合,将分解和弦作为不同周期的律动,从而形成比较生动的节奏层,并且衬托着简洁而又单纯的女高音旋律。通过此音乐的练习,让学生学习对分解和旋的技巧及其跟旋律的搭配,从而提升学生鉴赏声乐作品的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声乐实践教学中,多声部声乐作品练习能有效促进学生提升对高音声部旋律的把握能力,促进学生声乐整体性的培养和发展,让学生在控制高音旋律的同时掌握节奏的把握,提升其旋律和节奏相结合发展的能力,提升学生鉴赏声乐作品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在声乐实践教学中,应以整体性声乐教学方法人手,加强多声部声乐作品的应用和练习。提升声乐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
高校音乐教学在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究
职业中专音乐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德育教学的基本策略
试论如何提高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谈小学音乐课堂游戏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