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定位下彰特色 于差异中共发展

2014-04-29

当代党员 2014年10期
关键词:宜居示范区基地

渝中区

提升首善之区 打造美丽半岛

加快打造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历史文化展示区、山水城市形象区

大渡口区

生活品质之城、新兴产业之区

打造信息服务业、文化休闲旅游业、环保产业三大产业,提升功能品质、环境品质、民生品质三大品质,聚焦建桥园区、九宫庙商圈、移动互联网产业园、滨江片区、刘家坝片区、小南海片区六大重点板块

江北区

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山水城市

聚力打造全市高端产业集聚区、都市核心展示区、人文风尚示范区

沙坪坝

打造沙坪坝区经济升级版

在核心区内打造商贸商务产业集群和文化旅游产业带,在拓展区内打造科教及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和都市现代农业及休闲旅游产业带

九龙坡区

东城再造,西城再战

以“东城再造”优化核心,打造现代都市核心、创新服务高地;以“西城再战”拓展城市功能,打造科技生态新城、时尚休闲新都

南岸区

建设宜居创新区、江南增长极

建设重庆高端产业集聚区、智慧城市先行区、生态文明示范区,打造南滨经济带和南山生态带

北碚区

打造宜业宜商宜居宜游之城

建设高新技术和新兴战略产业基地、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基地,打造生态宜居城区、都市休闲旅游区和教育文化强区

渝北区

建设临空都市区

优化临空制造、临空商务、临空物流、临空会展、临空都市农业五个分区,打造仙桃大数据谷、临空创新经济走廊和国际物流分拨中心三大战略平台

巴南区

打造主城向南拓展新阵地

打造“四区一基地”——山水城市风貌展示区、中央文化休闲活动区、生态健康体验区、商贸物流集聚区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涪陵区

“三区一城”打造幸福涪陵

加快建設“三区一城”——重庆综合产业集聚区、城市发展新区引领区、区域性公共服务辐射区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现代化大城市

长寿区

当好推进城市发展新区

建设主力军

打响建设“三地一中心”的总体战——建设重庆工业高地、现代农业基地、休闲旅游胜地和区域物流商贸中心

江津区

争做城市发展新区

乃至全市“领头羊”

明确“四地一区”发展定位: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基地、商贸物流集散基地、都市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和金融后援服务聚集区

合川区

建设“一心两区一走廊”

“一心”即合川城市核心区;“两区”即城市拓展区、现代产业发展区;“一走廊”即合川东部经济走廊——把合川建成重庆经济强区、西部宜居江城和中国知名旅游城市

永川区

做好园区和城区两篇大文章

紧扣园区和城区两篇大文章,突出“项目、改革、效能”三大主题,建设大城市,发展大工业

南川区

五区建设描绘转型新蓝图

用“特色工业区、生态宜居区、旅游度假区、现代农业区、合作共赢区”五区建设总体发展思路破解南川转型发展难题

綦江区

打造渝南重要增长极

打造“四区一城”——加快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区、城郊休闲旅游度假区、山地现代农业示范区、渝黔合作共赢先行区和现代山水田园城市

大足区

打造现代新兴产业城市

确定“138”发展思路:一大奋斗目标——现代新兴产业城市;三大发展定位——国际旅游城、新兴工业城、生态宜居城;八大功能板块——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水工业园区、万古工业园区、海棠新城开发区、大足石刻旅游开发区、龙水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市场物流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

璧山区

打造“三区一美”幸福天堂

建设重庆城市发展新区的生态宜居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和统筹城乡先行区,打造和美璧山

铜梁区

建设重庆工业化、城镇化主战场

打造重庆工业经济重要增长极、文化旅游城市、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渝西地区重要生态屏障

潼南县

建成城市发展新区“示范窗口”

围绕“新型工业基地、生态文化名城、西部绿色菜都”的发展定位,坚持工业与城市互动,农业与旅游融合,把潼南建设成为城市发展新区的“示范窗口”

荣昌县

工业强县 “一城两区”

以工业集群化为首要任务、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推进新兴工业城市、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核心区、川渝合作共赢先行区“一城两区”建设

万盛经开区

“315”战略打造特色强区

制定“315”转型发展战略——三个定位: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西部地区特色经开区、渝南黔北重要增长极;一个目标:建设成为中国知名旅游城市;五个任务:振兴工业、繁荣城市、做强旅游、提升农业、改善民生

万州区

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和

三峡库区经济中心

抓好“面上保护、点上开发”两项发展任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依托国家级万州经济开发区,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承接周边地区人口转移,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三峡库区经济中心

丰都县

推动丰都“生态涵养、绿色崛起”

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旅游精品化,建设三峡库区明珠、重庆生态低碳经济重地、国际旅游文化名城

垫江县

打造绿色低碳、和谐宜居的

生态文明城市

依托生态保护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城市发展区三大功能板块,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产业增长极、渝川东部交通枢纽

忠县

打造渝东北生态涵养

发展示范县

建设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县、三峡库区生态旅游目的地、特色生态工业基地、生态品位城市和美丽幸福橘乡

云阳县

“五化”创建生态经济示范县

坚持走“生态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产城融合城镇化、要素配置科学化、资源节约集约化”的发展路子,建设山川秀美、产业友好、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生态经济示范县

奉节县

建成库区生态经济示范区

建设西部新区、生态工业园区、旅游新城“三个空间”,培育生态旅游、清洁能源和以脐橙为主的特色效益农业“三大产业”

梁平县

“三大发展定位”确保涵养发展

确立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产城融合先行区、统筹城乡示范县“三大发展定位”

巫山县

打造重庆“美麗山水城市”

打造重庆“两地一区一名片”——全市重要生态产品基地、重要特色产业基地、生态文明示范区、旅游历史文化名片

巫溪县

打造生态旅游城市

构建“一城两带两区”——打造生态旅游城市、城镇发展带、生态旅游发展带、生态效益农业发展区、生态保护发展区

开县

两条路径建设国家级生态县

一是绿色发展、特色发展——把优势发挥出来,形成特色;二是“面上保护、点上开发”——多数地方保护起来,在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针对部分地方加大开发力度

城口县

打造全市生态文明示范区

建设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西部重要的锰钡新材料基地、全市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基地、秦巴山区重要的商贸物流节点、秦巴山区扶贫攻坚示范区

黔江区

建设渝东南重要城市和

武陵山区重要经济中心

紧扣功能定位,打造城市集聚发展区、生态旅游发展区和生态农业保护区

武隆县

“五区一廊”托起

“中国武隆公园”

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仙女山旅游集散地)、高山森林休闲度假区、水生态休闲旅游区、探险民俗旅游区、生态观光人文旅游区和乌江画廊

石柱县

建绿色生态经济强县

建设成为扶贫开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民俗文化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绿色农产品和优势资源生产加工基地、天蓝地绿水净的宜居美好家园

秀山县

“三大着力点”推动秀山绿色发展

建设“一城两园”——县城和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培育“三大产业”——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商贸物流业;打造“三驾马车”——金银花产业、土鸡产业、高端猕猴桃产业

酉阳县

建设武陵山绿色经济发展高地

确立“以旅游产业化为龙头,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发展路径

彭水县

打造发展和保护“双赢”的

生态苗乡

建设成为武陵山绿色经济发展高地、重要生态屏障、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带和扶贫开发示范区

猜你喜欢

宜居示范区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宜居的海底城市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宜居大化
我的基地我的连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宜居星球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