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约分”教学的反思

2014-04-29杜尚贤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24期
关键词:公因数质数分母

杜尚贤

摘要:教学反思是围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进行的。教师教学后的反思过程,是借助教师自己的教学行为为研究对象,探索与解决教学手段为目的、以教学工具和自身发展为方向,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科学性,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过程。也是教师直接探究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断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构建教师全面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约分; 教学;反思有句话说得好:“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也就是说:处在安全时期也要考虑危险可能存在,考虑到这个就会去准备,有了准备就免去了危险的祸患。这种思想,用在教学上也是至理名言。作为教师,在信息科技飞跃发展的今天,在思想无比单纯活泼的学生面前,都必须认真备好课后才能走上讲台。认真备课是教师对《新课标》的体现 ,也是教师获得成长的必由之路。因为备课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能盲目草率,如果草率了,有时就会在课堂上被学生们问得哑口无言,显得一无是处,甚至无地自容。就拿“约分”一节课来说吧,我从事教育教学二十多年来,工作是那样的敬业,无论是“备、讲、辅、批、考、改”等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有头有序的,尤其是在教案的编写上更是十分的谨慎,但这次编写的教案确在课堂上确被学生问懵了。

在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P84 “约分”这一节课时,我按《新课标》写好了教案上了讲台。当讲到75100这个分数不是最简分数,要将它变成最简分数,就要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子与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25。即75100=75÷25100÷25=34,34的分子与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为了便于学生识记,我特将最简分数这个概念归纳为:分子分母互为质数的分数叫最简分数。然后叫学生练习下列分数中哪些是最简分数?如:915、418、1524、611、713通过练习,我自认为学生们已基本掌握最简分数的概念。 接着讲P85例4题,把2430化成最简分数,先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2430是不是最简分数?经过同学们一番争辩后,一致回答不是最简分数:分子24和分母30不是互质数,公有的因数有1、2、3、6,其中最大公因数是6。学生接着说:可将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6(即:2430=24÷630÷6=45)。此时,我暗自欣喜,并根据教材上进行归纳:“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约分”。话音刚落,一位学生就举起了手:“老师,你刚才说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约分。较小的分数能小到什么程度?”我不假思索就回答说:“像2430这样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他们不是互质数,是能约分的分数,就把它的分子和分母化为互为质数为止。”另一位学生没有举手而是直接站起来:“老师,能不能将‘像这样的分数下个定义便于我们记忆呢?还有:给不能约分的分数亦下一个定义吧?” 此时的我真的不知怎样下结论为好,只能忽悠几句,伴随着下课铃声的敲响,布置好作业就下课了。

回到办公室,真不是滋味。心想:自己教了二十多年的书,从未出现过今天在课堂上尴尬的局面。于是,本人就立刻打开教材,阅读大量参考书,从一个数的因数到两个数的公因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约分。看看是否能找出学生所要的答案,给学生们一个满意的回复!

通过阅读资料,反复比较和推敲,(互质的两个数唯一只有公因数1,再也没有其它的公因数。(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互为质数,公因数也就是只有1,在没有其它公因数了。如:34 、25 、58 、611 ……,从而得出学生“不能约分”的定义提问:“最简分数就是不能约分的分数”(或者说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含有公因数“1”的分数)。

不是互质的两个数,必定含有1以外的公因数,最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如:2和4的公因数就有1和2 ,其中2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要分子和分母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有的因数才能约分化简。因此,推导出约分的定义:约分是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它们最大的公因数,得到的分子和分母互为质数(这时的公因数只有1)的分数叫约分。然而,约分后的的分数是最小吗?较小的分数能小到什么程度?又怎样给他下一个定义?反复冥思苦想,反复将“较小的分数”与“约分”的定义进行对比、研究和推敲,终于发现学生是一个错误的提问,找出了学生断章取义原因,他将“约分”的定义歪曲化,把“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说成是“较小的分数”。

诚然,学生出现定义上理解错误,断字断句理解,是教师语言问题,是教师引导、组织、参与、合作探究的问题,亦是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的滞约,这就是“一桶水”与“一碗水”的关系。要想解决课堂上的误差,教师只有不懈的努力和加强自身的继续学习,不断充电,才能长期保持正能量。在备课的时候要预设课堂生成,除了备教科书外,还要备学生、教具、教学环境、心理素质。要预设课堂生成是备课的重点,亦是上课难点。学生提问,教师要善于倾听,认真对待,绝不搪塞、打击、辱骂、侮辱,要对学生进行善意的处理,教师课中要善于“融错”,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温暖,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让他们大胆发言,促进他们快乐成长。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发言有问题,要赶快思考,善意纠正。若学生说完以后自己还没有想好解决的办法,就作为课外作业让同学们去交流、探讨,给自己一个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课堂提问行云流水。

反思这节课,我觉得我最大的失误是在研读教材不深,学情分析不够、定义理解疏忽,没有按《课标》进行互动教学,没有多备学生,没有预设课堂生成,没有引导学生对定义的理解,学生误判,造成了课堂上的急促,草率收场,更没有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体会、来比较、来发现,来理解,剥夺了学生探索,参与、合作、互动的主动权。从而造成学生在搞不清 “约分”后的分数是相等还是最小,在定义上没有逐词逐字的理解,造成结论模糊,造成学生思维逻辑的凌乱,禁锢学生对“约分”知识外延的拓展。参考文献

[1]《尚书•说命中》

[2]教科书

[3]“融错”北京实验二小特级教师华应龙

[4]网络

猜你喜欢

公因数质数分母
奇妙的质数约定
“去括号与去分母”能力起航
怎么教让质数学习更有趣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最大公因数》教案
《约分——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约分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关于最大公因数的一个性质及证明
快速求最小公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