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性学习对当代教师的要求和反思

2014-04-29王惠英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27期
关键词:导语研究性新课程

王惠英

自从进入新课程学习以来,新课程的实施没有一个具体参照的模板,所以我们在实施时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每一个方面都是尝试着。 “教师”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职业,社会对教师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升级。现阶段赋予教师的要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能成为自己的老师。 教师除了要熟悉研究性学习的流程、内容外,还要重新学习很多新的知识,更要深刻地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研究性学习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我们当代教师又是一大挑战。我认为主要从五个方面着手:

第一: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

一直以来,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可以借助所拥有的知识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方式来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在学生面前是权威,居高临下,学生只要跟着老师的脚步走就行。但我认为,新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及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知识的引入借助实例,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化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通过对新教材的研究,来改变教师脑海中原有模式,发现新问题,采取新方法、新策略,打破旧框框,找到更加合理的授课方法。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的内容大大超出了课堂教学、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的范围,老师们对有些问题不能解答,这样可能会导致师生关系发生微妙的变化。以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居高临下的感觉,一切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绝对的服从。但现在,教师应该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方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指导效果。因为这时教师不再是权威,教师的话不一定具有说服力,教师应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共同探讨有关问题。的确,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师生之间的界限趋于淡化,教与学的互换日趋频繁。谁先占有知识和学问,谁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谁就首先获得发言的主动权。

第二:教师从个体走向团体合作。

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专业。可以独立地完成教学工作,可以基本上不和其他学科的教师有业务上的交往。但在研究性学习中,围绕课题研究,教师指导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知识、科研方法、各种专业知识:结题报告写作、数据处理等各方面的知识。因此对我们教师而言,几乎很难独自从很好地完成对学生课题的所有的指导工作。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联合起来对学生课题进行进行指导。这对教师来讲,是一种工作方式的根本改变。我们必须与个学科建立联系,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它相关学科,从习惯于孤芳自赏到学会欣赏其他教师的工作和能力,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教师一起合作完成对学生的指导工作。在教育学生学会合作的同时,教师首先自己学会合作。这是老师面临的又一个挑战。

第三、化学教学课堂导语设计。

课堂导语是一节课的开头语,它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内容,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材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心理要求,应用实验或直观的教具或生动的讲述、巧妙的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引起他们的注意。大家都知道一节课都有重点和难点,而这恰恰是老师上一堂课的关键环节,如果老师在上新课时能从重点和难点入手,设计好导语,这对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非常重要。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

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思考如何去理解。例如在讲氢气的性质时,由于已经学过了氧气性质了,因此可以直接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和盘托出。我在这里作了如下讲述:“我们已经学过了氧气的性质,今天我们学习氢气的性质,今天这节课重点讲氢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难点是氢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氢气用途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讲这一节课”。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心中有数,又便于教师讲述,起到统领全课的作用。课堂导语,是教师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它在一节课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导语的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能使学生开动脑筋,就会有积极的效果。

第四、化学教学疑问设计。

一堂成功的化学课,都由设疑、引导、定位、反馈、应用这几个环节组成,设疑是这些环节中的第一环,设疑的目的是创设疑问和悬念,激发学生的思维。设疑有助于创设课堂情绪,因为教学效益的优劣,直接受课堂情绪的影响。不仅在教学中重视教学学生学会,更注重教学生怎样去学,正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设疑方法的掌握、思想的形成才能使学生终生受益。所谓课堂情绪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作用下,学生心理需求上所产生的情感,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往往比知识给予的信息交流更快更强烈,因此,理想的设疑是成功教学的先导。

第五、化学教学过程设计。

1. 熟悉大纲。不要随意拔高知识,对课本上的知识点,不要用以前高考的眼光来对待,而随意挖深、拓展知识点,否则可能会造成书本知识无法上完的局.由于新课程没有现成经验可以遵循,而我们所教授的知识,有多少是高考会考到的,我们不清楚,这样在哪里要多讲,哪里要少讲,哪里要精讲,都不清楚而有关新课程及高考的消息漫天飞,哪一个可靠我们也不清楚,这将给我们教学方向的选择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在上课过程中自始至终要熟悉大纲。

2. 教学目标明确,吃透教材。

如果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可以以讲授为主;如果要求学生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仅作语言讲授是不够的,必须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如果要求学生形成某种动作技能,则必须作恰当的动作示范,选择教学方法时考虑方法能否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备教材,就是要尽可能全面、深刻地熟悉教材,并且注意课的前后联系,而不是仅仅孤立地备本节课,要灵活而富有创造性地运用教法,才不会指木为林或见林失木。

3. 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

学生特征主要指两方面:一是知识基础;二是心理特征。教学的很重要的一条原则是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进行新的教学设计,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影响教学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教师素质、教学设备、时间限制。这些教学因素是选择教学方法必须考虑的问题,教师固然要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不少教学方法的实施,如演示实验等,需要相应的教学设备作保证;有些方法很好,但常常因为教学时间上的不允许,不得不放弃使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化学学科的本身特点,学生的心理特点。考虑到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的化学学习不只限于对概念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而让学生会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作者单位:青海乐都区第一中學分校810700 )

猜你喜欢

导语研究性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导语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阳光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本期专栏导语
导语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