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逆反型学困生心理诊断和导学策略研究

2014-04-29梁红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27期
关键词:导学学困生家长

梁红梅

摘要:孩子的叛逆大部分都来源于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要消除学生叛逆心理的离不开教师的努力,但是,叛逆学生的特殊心理决定了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教育者不仅要付出全部的真情,更需要教育者的智慧。在适当的时机,采用正确的方法,执着的付出。

关键词:逆反心理;行为表现;诊断方法;导学策略前言:入读初中以后,不少学生的成长过程往往都伴随着一定的心理发展不平衡,在我们教师和家长看来不合常规的行为。这些以消极、冷漠、甚至敌对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现象就是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

一、逆反型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

1.叛逆怨恨,顶撞父母逆反型学困生总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渴望着从父母呵护中解放出来,独立而自由,于是从内心深处逐渐否定父母自小以来的管教。母亲的循循关怀看成了唠唠叨叨,父亲的永恒的爱,成了自尊心的伤害。于是,埋怨父母不理解自己的心,怨恨父母伤害了自己的尊严,常常以独处、绝食、离家甚至逃学来顶撞父母。

2.反感冲动,对抗教育逆反型学困生总觉得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来来去去都是那几句,思想不够前卫落伍,没新意,有代沟。这些学生开始怀疑老师对自己教育,在他们心目中老师成了技穷之驴。于是,冷眼看待老师课堂上的指导,应付式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随便找个理由拒绝参加各种活动,不交作业,在课堂上捣乱,甚至逃学等。

3.敌意报复,行为偏激当在家不再是避风港、学校不再是乐园的时候,逆反型学困生的脑子总是空荡荡的,没有一点归属感,也没有一点成功感。于是,言语偏激,公开顶撞老师,背后破坏公物,给老师起绰号,常常以老师难堪为快。

二、逆反型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1.学生的思想与现实碰撞入读初中后,学生的交际圈大了,知识面广了,思维能力也强了,而要求自立的意识也不断在增强,因而不再想父母“包办”他们生活的一切,同时对老师的教育引导也产生了怀疑,自然不再如小学生那样听话,乖巧了。这样,心理、思想便与现实产生矛盾,言行举止变得盲目而任性。

2.家长老师不懂学生的心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害怕子女学坏了;过分紧张,总不相信自己的子女,衣食住行事事包办,却不懂子女的心理变化。逆反型学生希望在同学面前有自己的尊严,希望自立,并张扬个性。而家长老师思想滞后,对当今初中生的这些心理特征缺乏一定的研究,教育方法显得过于传统,适应不了学生的心理变化的需要。

3.电视报刊与网络的影响信息时代,诚然有给学生耳目一新的好处,但也有令学生良莠难辨的弊端。电影“逃学威龙”、“出走少女”成了学生模仿的偶像;三室一场、网吧,成了学生逃学避风的“港湾”;网络游戏、QQ交友成了学生的情感宣泄的对象;损友的怂恿加剧了学生的逆反心理的发展。

三、逆反型学困生心理的诊断方法

1.侧面了解逆反型学困生与父母的关心犹如水与油一样,常常难以沟通,而与老师的关系常常也如一组平行线,往往不易接近,因而无法从正面去了解他们的心理,揣测他们的行为。侧面去了解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比如通过与这类学生关系好老师学生去了解,走访这类学生的邻居,多参与这类学生的活动。

2.心理测试逆反型学困生的心理具有对抗性和封闭性,避忌教师过多正面接触。而心理测试的方法是比较好的方法,不显山也不露水,常常于无声中进行。问卷调查、自由绘画和游戏活动等心理测试进行了解学生因什么逆反。

3.变法试探逆反型学困生常常怀疑周围的一切,敏感性极强,不宜用单一的方法去了解他们的心理,必须从实际出发,经常地变换方法,从而使诊断更加准确而全面。

四、逆反型学困生的导学策略

1.导学原则

(1)硬来软接,出“智”制胜。逆反型学困生最突出的行为特点是“顶撞”。教师在导学的过程中适宜采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方法,不能“针尖对麦芒”。当他们潜意识地抗拒老师的教育引导时,教师要有意识地避开顶撞的锋芒,机智地利用一切有利的因素进行引导,做到出“智”制胜,收获事半功倍之果。

(2)先教做人,后教学习。逆反型学困生的心理具有对抗性和封闭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宜过多正面接触,宜采取迂回包抄的“战术”——先教做人,后教学习。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深入理解“态度决定了命运”的道理,帮助学生启动他们内心深处的学习内驱力——自觉。这样,导学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3)家校一致,立体疏導。各方面教育要求和影响协调一致,是构成教育逆反型学困生的良好环境,形成统一强大的教育力量,是促进他们心理转化的重要条件。如果各方面力量方向不一致,步调不统一,就会造成力量的相互抵消。因此,各科教师要经常交换意见,商讨教育的有效途径。

2.导学策略

(1)和谐关系,顺迎逆反。“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就听从、信赖老师的教育,逆反情绪就会减弱,从而思想学习教育就容易达到目的。师生关系紧张,学生的逆反对抗情绪就会强烈,思想学习教育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因此,不论是班主任还是科任老师必须想方设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一个学生,考试考了五十九分害怕爸爸责备而不敢回家,在校园里转来转去等他的班主任,然后向班主任道明原因并想借分数,很有智慧的老师大笔一挥给了六十五分。自此,这学生见了老师跟见了铁哥们似的,上课认真听讲,不懂就问,成绩提高了很多,真是“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2)借助舆论,软化逆反。人的天性,希望得到别人赞美、理解和支持,何况是涉世未深的初中生呢!一旦学生的长处和进步得不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时,他们就会失去信心和力量,在失落和被遗弃的感觉中产生对教师的不满情绪。教师应在引导学生理解“逆反必须遵循自然和历史的选择”的道理后,多点从正面表扬鼓励学生,特别是面对逆反心理特别强的学生,鼓励其积极参加各项有益的文体活动,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进取的信心和勇气,并捕捉他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公正的表扬,尽可能避免指责、呵斥、讽刺,最大限度地减弱乃至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3)矫正错觉,消除反感。初中学生张扬个性的欲望逐渐变得强烈了,却难以独立,但对父母的规劝、引导却以抵触甚至全盘否定,对教师的教育产生怀疑直至反抗,常常觉得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是针对自己,伤害了自尊心。因此教师(家长)要多点参加亲生(亲子)活动,不断地增进师生间的了解和情谊,逐步消除他们对老师的误会和隔阂,感受老师(家长)的关怀,努力地走出学习的困局。

五、结束语

任何一种消除学生叛逆心理的方式都少不了教育者对学生生的一份执着的爱。我相信只要我们教育者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真情,深入逆反型学困生的实际,全面了解他们学困的原因,并因材施教,这些学生定能淌过“逆反”这条河流,走上正常学习的道路。参考文献:

[1]张君达、刘以林,《新时期教学基本功》,华语教学出版社,2001年8月。

[2]孙云晓,《习惯决定孩子命运》,新世纪出版社,2007年4月。

[3]李晶、蒋光清,《青少年心理保健指导》,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年6月。(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冷坑镇中心初级中学526400)

猜你喜欢

导学学困生家长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我心中的好家长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