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国精神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石

2014-04-29窦孟朔

成才之路 2014年26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窦孟朔

摘 要:爱国主义是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和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爱国情怀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成长、成才的情感和思想基础。面对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高校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重点,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实行爱国主义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国内外重大事件相结合、与推进改革开放相结合、与师德建设相结合,积极探索爱国主义教育新的内容、途径、方法和机制,努力开拓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局面。

关键词:爱国主义与爱国情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成长成才

面对开放的国度,面对思想文化更加激荡的新变化,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爱国主义作为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和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是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拥有崇高的爱国情怀,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大学生真正成才的基石。

一、 爱国主义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情感和思想基础

爱国情怀是热爱祖国、忠诚祖国、建设祖国、献身祖国的感情、胸怀和精神。爱国情怀就是爱国主义情怀。正如列宁所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人类在社会生活的早期,随着定居的乡土生活的发展,自然产生一种爱故乡的感情,这种感情后来随着民族與国家的形成,逐步发展成为明确的民族意识和对祖国的爱。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反映,包括在道德方面。这种爱国主义情感,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表现为国家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爱国情怀何以成为大学生成才的基石?

(1)从大学生的社会属性看,其爱国主义情怀是由其作为具体人的民族属性和国家属性所决定的。社会意识总是建立在一定社会存在的基础之上,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当代中国大学生,从小就使用祖国的语言,学习祖国的文化,继承中华民族传统、风俗和习惯,个人的命运始终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2)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看,爱国情怀不仅是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而且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条件。唯物史观告诉人们,主客体关系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现实关系。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则是主客体关系的核心。对待这种关系的态度决定着对待国家之间、国家内部成员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态度。爱国主义尽管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要求,但作为对待个人与国家价值关系的态度,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这种价值观视民族与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对社会、对国家,义务高于权利,个人只有融入社会、国家,才能有所作为,实现人生价值。

(3)从知识与修养的关系看,爱国情怀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具有可继承性和可习得性,成为人们在生产、生活、工作中经常运用的一种工具。修养指的是人们思想道德、品质、品格和精神境界等方面经过锻炼和培养而达到的一定水平。爱国情怀则是修养的最重要的内涵。

(4)从大学生的特殊属性看,爱国情怀是其担当崇高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我国正在步入知识经济社会,这是建立在人的素质和能力基础上的社会。处在这样一个时代,人才资源十分重要。人才资源在各种资源中居于主导、决定和统领的地位,是第一资源。人才在推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将落在当代大学生肩上。

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1)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精神支柱产生冲击。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扩大,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更为开放的社会环境。它在给高校学生提供色彩缤纷的文化体验的同时,有时可能也把它承载的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进校园。

(2)经济社会转型给大学生价值观念带来深刻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还未完全建立、成熟起来。 因此,一方面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念受到根本性的挑战,另一方面新的价值观念尚未形成。具体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引起对个人物质利益需求的肯定,引起对公平竞争的肯定,引起对效益原则导致合理收入差距的肯定,这是历史的进步。

(3)网络的发展与利用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等形成双重效应。当今,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既便捷又廉价的学习方式、通讯方式和娱乐方式,极大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学习、交往、娱乐甚至语言的方式。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最大限度地从中获取各类信息、知识。有些学生对网络信息的信任度已经超过主流媒体和我们所进行的日常教育。

(4)长期和平环境对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带来弱化作用。生长在共和国和平环境中的大学生,学到的、听到的都是历史上的战乱,加之国防教育有时放松,普遍存在“太平无忧”感。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爱国主义教育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对伟大祖国无比热爱的深厚感情,首先来源于对祖国历史、民族文化、国家发展的深刻了解。大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爱国主义知识,但按成才的要求还很不够。高校要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总体规划,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性和计划性,并针对各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明确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的重点,全面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2)爱国主义教育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是趋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群体。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仅靠单一的课堂教育不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还必须开辟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二课堂,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质,增强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爱国主义教育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建设一流的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需要。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4)爱国主义教育要与国内外重大事件相结合。进入新世纪,国际国内形势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在诸多因素、诸多矛盾交织发展的情况下,对人们产生较大冲击影响的国际性的事件可能发生。这些事件大多包含着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5)爱国主义教育要与推进改革开放相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必须实行改革开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开放与爱国主义是贯通和统一的,改革开放是国家民族前途的命脉所系,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因此,开展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就要紧密结合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6)爱国主义教育要与师德建设相结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正如邓小平同志 1978 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所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高校教师不仅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弘扬者、传播者和推动者,而且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大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学知识、立志向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大、模仿力强,极易受他人和环境的影响。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唯有自觉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才能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成为大学生立志报国、奉献人民的引导者。面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形势,应重点从四个方面加强师德建设:一是要爱国敬业。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本职工作,忠于人民教育事业,以自己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崇高的理想信念引导影響学生。二是要为人师表。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结合,既注重言教体现理性的育人功能,更注重身教突出人格的育人作用,弘扬正气、抵制歪风,以“求真知、做真人”的实际行动和道德风范影响教育学生。三是要与时俱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积极探索办学治学、教书育人的新途径、新机制,不断攀登教学科研的新高峰,引导学生争做创新型人才。四是要尊重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民主的方法教育学生,在尊重学生中启发学生,在帮困解惑中引导学生。特别是对家庭困难学生和学习成绩较差学生,每位教师都不应歧视他们,而要主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通过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心理辅导等多种途径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成才,从而找回他们的尊严和自信,体验党和国家的温暖,激发强烈的爱国报国之情。通过加强师德教育,强化师德培养,建立师德规范,严格师德考核,切实把爱国为民为基本内容的师德建设放在教师工作的首位,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河北邢台学院)

(来源:中国知网)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诚信教育
“互联网+”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全面依法治国环境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运用慕课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