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2014-04-29李忠群
李忠群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科学的基本理念是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
科学探究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索、质疑和研究。而小学科学探究则指的是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基于科学课的教学理念,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如何引导学生在“做中学”,这是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因为学生在科学课中遇到的问题是复杂的、具有科学性的,有些是抽象的,学生不易理解,不易得出结论。所以要注重发展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吸引到研究科学的实践活动中来。
一、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做
科学的本质就是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为了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教科学课时教师必须根据课本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学会哪些知识设计出相关的问题。如教五年级《科学》上册“简单电路”一课,笔者先提这样一个问题:“晚上迎红桥上的霓虹灯是怎样亮起来的?怎样才能使灯泡亮起来?”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也许会知道这与电有关。但对“为什么会亮起来,如何才能亮起来”的问题并不十分清楚,学生带着问题探究、体验、感悟,实践操作,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
一个人的能力是不能灌输的,只能培养。一定的能力只能通过相应的实践活动的锻炼才能得到发展。从问题入手,正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解决问题,带着好奇心去做,既动手又动脑,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深入探究能力,这样科学课才能形成生动活泼、趣味横生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从而爱科学、用科学。
二、让学生“动手做”
做与玩是科学课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按照课程内容设计学生实验方案,准备好学生实践操作的材料、实验用具、实验器材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做、去探究,形成学生做—教师看—教师指导—学生归纳的模式。教师要营造轻松愉快的实验操作课堂氛围,让学生享受学习科学的乐趣。
如在“简单电路”一课中,问题提出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做。笔者出示了电池、电线、灯泡等,每组一套材料,让学生探究如何将电池的电传送到灯泡,并且使灯泡亮起来。学生通过亲手操作,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导线两端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就亮起来。学生通过在“做中学”,认识了电路的作用,了解了一些基本知识,知道电池有正负极,要使灯泡亮必须有正电和负电。在实验操作中,笔者又让学生进一步拓展,在简单的电路上接上其他小电动器,从而让学生知道电的功能不仅是让灯泡发亮,电还可以做很多事情。
又如:在学习“磁铁的力量”一课时,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他们对于磁铁感兴趣的问题。如:磁铁是由什么构成的?磁铁能吸哪些物品?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有关?磁铁有没有南北极,若有,同极性与什么有关?然后,让每个研究小组对本组感兴趣的问题先提出预测,再根据多种实验材料提出实验方案,最后动手实验寻求问题的答案。同时,在活动中,要使学生养成勤于做科学笔记的习惯,要及时记录下自己瞬间闪现的智慧火花,把观察的现象、发现的问题、预测的结果、对现象的分析以及对活动的感悟,及时记录下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这样才是真正意义的探究,才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
实践出真知,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才能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如果不让学生实验,不让学生动手动脑,不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結果,学生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得不到发展。
三、合作交流,探究问题
科学课的基本理念是要求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注重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
科学课更多的是让学生参与实验操作和合作交流。如五年级《科学》上册“导体和绝缘体”一课,笔者按课程内容,让每组学生准备简单电路装置板及电池、电笔,插座、水、盐水、碱等实验材料,让学生带着“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物体不容易导电”的问题分组实验操作。这样,学生动手实验,合作交流,并把实验结果填在报告单上,做好实验记录,然后各组汇报结果,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效果。
总之,要上好科学课,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如何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从培养和发展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来说,科学课主要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主要靠实践来锻炼。因此,学生要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合作交流和探究活动,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