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
2014-04-29于剑阁
于剑阁
课文是语文教材的重要部分,课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课文教学教什么怎么教,是一直困扰教师的问题。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能力,教师可以尝试着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语文教学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习惯,而不仅是读懂课本上的课文,所以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以及写作文章的背景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对作者的介绍往往只是为了应付考题中可能出现的有关文学常识的考试需要,而不作研究。如在引导学生阅读《听潮》这篇散文时,学生很容易感悟到文中所蕴含的大海的雄壮美和伟大的力量。如果教师想使文章的思想意义进一步升华,就要学生感悟一个“人”,那就是作者,让学生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感受到作者的那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未来的热烈追求。
有人曾提出这样的说法,“语文教学的任务是教语言”,而且还拿出叶圣陶的话“语文这一门科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话来论证,进而推出语文学习就是要学习标点、语言、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文体等方面的知识。笔者认为,这篇文章的观点有待商榷,作者没有很好地领会叶老的“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这句话的内涵。如果是那样的话,学生就不能领略那些表情达义的妙词的好处,也就更谈不上“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了。
语文教学的改革铺天盖地,如果教师为了避免“讲深、讲透”的嫌疑,就把大手一甩“读吧,读出你们心中的‘哈姆莱特”,这无异于建一座空中楼阁——美妙而虚无。只有适当地了解作者的背景以及写作文章的背景,让学生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才能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伟大。
二、引导学生穿越时空,再现自我
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可以说都是经典作品,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穿越时空,再现自我。课文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主要是因为它凝聚着人类某些方面共同的思想感情或精神品质,它是属于全人类的,同时也是属于每一个读者的,每一个读者都可以在这些作品里找到自我。换句话说,就是“把自己摆进去”。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摆”呢?
第一,引导学生联系与自己相似的情感。如在讲《春》《背影》等文章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自己在春天来临时候的感受,思考一下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感情。这些经历是每一个人都有的,不用伤筋费神,教师在上课时也只需做一个引导。这样再来学习课文,文中作者在春天到来之时的那种强烈的兴奋;在父亲送别作者时,作者所感受到的父亲对自己深沉的关爱,也就移植到学生的身体里了。
第二,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生活。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那肯定是多姿多彩的,是快乐的,学习的内容是鲜活的。
第三,引导学生考证自己正经历的时代,如在学习《孔乙己》等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假想一下:“如果孔乙己来到我们身边,我们怎么办?”
这样边谈边思考,学生就能与作者产生共鸣,对课文的内容也就自然有了深刻理解,而且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和欲望也变得更加强烈。
三、引导学生仿写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是新课标里明确提出的。而写作又是语文工具性的具体体现之一,因此写作的重要性就顯而易见了。写作训练可以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同时进行。众所周知,画家学画总是从临摹开始的。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可以改写、缩写或者仿句造句等。这样,既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提高了写作水平,可谓一举两得。
不过,模仿最好能够构成新的意境,赋予新的主题。王勃的《藤王阁序》有一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他就赋予了这句话新的主题,构成了新的意境,因此得以流传千古。
四、指导学生向作者提问
面对一篇课文,可能每位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研读越深收获越大,同时疑问也越多。相反,对我们根本无法读懂的作品,是提不出问题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思、多问。
首先,教师要做常向作者提问的榜样。比如:在讲《故乡》时,讲到鲁迅说杨二嫂是“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笔者就告诉学生作者为什么要把杨二嫂比成“圆规”。这样就把学生引入了思考的情境中去,学生的问题也就自然地多起来。
其次,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平等、友好地去和学生共同讨论,共同探讨答案,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总之,课文教学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课文教学的研究一路伴随着语文教学而来,“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拿着解剖刀”肢解课文的教学方式深得人心,但对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的培养常常被忽视。怎样在语文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改革课文教学,怎样给语文教师打开尘封已久的枷锁,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能力,笔者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粗略的探讨,并将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