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太尼、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比较
2014-04-29张四海
张四海
【摘要】目的 研究芬太尼、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对呼吸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9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给予芬太尼完成麻醉前诱导,B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完成麻醉前诱导,C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完成麻醉前诱导;分别比较术后三组患者的呼吸功能的变化。结果 除B组外,其余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后各项生命指标均升高;三组患者在术后在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PETCO2、气道峰压等指标组间比较上F=67.73、67.73、4.65、45.28、33.41,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芬太尼、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对呼吸功能的抑制表现相似,但瑞芬太尼较芬太尼和舒芬太尼效果短、无蓄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快,值得在临床展开使用。
【关键词】芬太尼;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呼吸功能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142-02
全身麻醉是通过采用麻醉药的形式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进行抑制,让患者的神志及全身感觉消失、反射抑制、肌肉松弛、遗忘等。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均属于芬太尼的衍生物,对肾上腺素的分泌、代谢以及应激反应等产生抑制作用,有效降低心血管的反应;麻醉药物可对机体产生刺激,加强应激反应,对患者的机体功能产生较大的影响[1]。为探究不同麻醉药物对全麻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笔者对90例全麻手术患者展开不同麻醉方式的对比研究,现将结果进行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9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其中A组给予芬太尼完成麻醉前诱导,B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完成麻醉前诱导,C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完成麻醉前诱导;根据美国麻醉师协会评分[2],患者麻醉评分均在Ⅰ级~Ⅱ级之间,并排除伴有严重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疾病史、药物过敏史、麻醉禁忌证的患者。90例患者中男50例,女40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2.6±11.5)岁。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麻醉评分等一般基线资料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麻醉方法
三组患者于手术前后均通过进行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等指标的检测,术前均给予阿托品及苯巴比妥注射操作,在此基础上进行镇静麻醉。于麻醉诱导前给予患者5min的面罩吸纯氧,然后行0.05mg/kg的咪唑安定、1.5mg/kg的丙泊酚、0.1mg/kg的维库溴铵的麻醉诱导。A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给予芬太尼2~4μg/kg完成麻醉诱导,然后上呼吸机,再行0.3μg/(kg·min)芬太尼静脉给药,以此维持麻醉。B组患者则给予瑞芬太尼2~4μg/kg完成麻醉诱导,然后上呼吸机,再行0.3μg/(kg·min)瑞芬太尼静脉给药,维持麻醉。C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2~4μg/kg完成麻醉诱导,再行0.3μg/(kg·min)舒芬太尼静脉给药,以此维持麻醉,直至手术结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于麻醉前后血压、心率等生命指征的变化;术后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PETCO2、气道峰压等指标变化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1.4统计学处理方式
本研究采用SPSS14.0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三组患者麻醉前后生命指征变化分析,具体见表1。
2.2三组患者在术后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PETCO2、气道峰压等指标的分析,具体见表2。
3讨论
全麻手术患者在临床救治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心血管事件,血管硬化,心肺功能储备降低,应激状态下机体循环不稳定,对麻醉的耐受能力降低,容易导致麻醉意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故麻醉诱导药物的使用不仅要达到手术要求,起到镇痛、镇静的作用,还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以此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提高麻醉效果[3]。
本研究对90例手术治疗的患者分别行芬太尼、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静脉麻醉,通过对本文研究数据的分析可得:B组(瑞芬太尼组)患者在麻醉前后的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上无明变化,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芬太尼组)和C组(舒芬太尼组)患者在麻醉前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较麻醉后低,前后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均<0.05);且三组患者在术后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PETCO2、气道峰压等指标的比较上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说明了瑞芬太尼对手术患者的影响较小,不会对生命体征及呼吸功能造成严重影响,麻醉后恢复情况也较好。三种药物均是芬太尼类药物,均属于阿片受体激动剂[4]。瑞芬太尼属于新型阿片受体激动剂类型的一种,与芬太尼、舒芬太尼的镇静麻醉效果相似,但对呼吸功能的影响较小。其属于超短效药,进入血液后,能够迅速发挥药效,1分钟便可达到血药浓度,1/2T较短,能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且无后续药力,对患者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心率、血压、呼吸等,不会产生显著性刺激,能够使患者平稳地度过麻醉期及麻醉后期,术后苏醒也较快,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5]。
综上所述,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患者手术麻醉中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小,显著降低应激反应的发生,麻醉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军,王警卫,曹艳等.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抑制呼吸的半数血浆浓度探讨[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6):720-722.
[2]杨雪媛,许幸,吴新民等.靶控输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吸入麻醉对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情况的比较[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12):828-831.
[3]林山,蒋晓芳,徐涛等.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应用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4,06(4):350-352.
[4]潘飞鹏,龚虹,朱倩玲等.等效小剂量芬太尼、瑞芬太尼、舒芬太尼诱导对BIS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5):3638-3640.
[5]闫琦,冯艺.等效镇痛剂量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的镇静效应和不良反应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32(7):853-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