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与反思
2014-04-29廖源
廖源
摘 要 随着消费者對产品功能多样化需求的增加,多功能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愈来愈广,而随之带来诸多问题也值得我们反思。本文从多功能产品的出现和存在原因,以及其在电子数码、家具家居等几个领域的运用进行讨论,并对多功能设计在功能合理性和功能主次性等方面碰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反思。
关键词 多功能 工业设计 合理性 主次性 综述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形式、功能和技术被认为是产品的三大要素。其中功能实现是工业设计的根本目的,人们在使用一件产品的过程中,情感是经由功能而获得满足的。“形式追随功能”的观点早在19世纪便由美国建筑设计师路易斯·沙利文提出,他认为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追求功能实现,因此产品的外观形式应随产品的功能需求而变化。如保罗·汉宁森设计的PH灯,彼得·贝伦斯的八边形水壶,雷蒙德·罗维的可乐瓶等历史上的经典设计案例都完美的诠释了该理念。
通常一件产品在它诞生之初都是单一功能的,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单一功能的产品,为了使用便利,多功能产品逐步进入市场,受到消费者的推崇。
1多功能产品在工业设计领域的运用
多功能产品在工业设计各个领域均运用广泛,为了方便论述,这里仅以电子数码领域和家具家居领域作为代表进行分析。
1.1 电子数码领域
多功能产品在电子数码领域的运用比较成熟,从个人电脑、手机到电子手表、PSP,几乎所有的电子产品都具有多个功能,甚至是专用于办公领域的传真机也附加上了其他功能。
生产商发现单纯的传真机在网络时代已经很难再有太大的作为,于是众多公司纷纷推出经过优化的多功能一体机,为其添加了无线直接打印功能,云打印功能等附加功能希望以此刺激消费。
1.2 家具家居领域
近年来,多功能家具无论是在设计大赛还是家具卖场中,都以形式自由多变,功能出人意料,趣味性浓厚且节约空间等特点而逐渐受到大赛评委和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多功能家具是对传统家具的再设计和再创新。目前市场上以新材料的应用和精巧的可调式构造居多。
2 多功能产品在工业设计领域出现的问题
2.1 功能的合理性
传统的观点认为,功能越多,能力就越强,产品的用途也就越广,但在实际案例中,并不是所有功能整合都是合理的,设计人员或用户总想增加产品的功能,结果常常导致功能过于复杂,并将不必要的功能简单的罗列到产品中。
设计师在进行产品设计时需要经过系统的调研,认真分析人们对各功能的需求,对功能进行合理搭配,然后将这些功能有机地、合理地分配到产品实体上。功能搭配的合理性有三层含义:一是功能的选择合理,需满足使用者对某几种功能的需求;二是功能的搭配合理,所选几种功能之间需和谐地运用,不会形成互相干扰的局面;三是成本合理。总而言之,在产品设计中,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功能的数量,不能为了实现“多功能”而盲目的叠加不合理的功能。
2.2 功能的主次性
多功能产品的功能需有主次之分,表现在时间、空间中,主要功能在时间中占先,并占据较多空间,次要功能在时间中落后,占有较少空间。设计师在从事产品设计时需要准确定位功能的主次关系,否则容易出现产品本位角色模糊。
最典型的例子是现今的消费电子产品已经愈来愈难归类,3G的智能手机到底是一部拥有掌上电脑功能的手机还是有手机功能的掌上电脑呢?例如,三星最大的手机屏幕已经达到了10.1英寸,对于一部主要功能是接听电话的手机而言,是非常不便的;却对于其次要功能——浏览网页,互动游戏——十分便利。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首要考虑的应该是其通信功能,而不是可否拍照或听歌,但现今手机的卖点,已由支持三频、接受清晰一类真正的电话功能,变成可以拍摄多少像素、镜头可否变焦、可以玩多少游戏、可以放多少MP3。于是,真正的角色本位被模糊,甚至开始本末倒置。
3结语
多功能产品在今后仍会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对多功能产品中功能运用整合的合理性分析对于开阔多功能产品市场和预测其将来发展趋势至关重要。对于设计师而言,在进行多功能产品设计时需要对目标群体进行充分的调研,并且对其所需的功能进行系统分析,选出主要功能后,再选择能够与其合理整合的功能加以合并,最终反应在产品主体上。
参考文献
[1] 汤浩,丁熊,沈法,张福昌.产品功能与多功能产品[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293-295.
[2] 周雪冰,刘文金,孙婷.多功能家具内涵和外延的探讨[J] .家具与室内装饰,2012 (5): 70-71.
[3] 冯晶雅.功能升级:现代住宅空间多功能家具设计的作用[J].艺术百家,2013(6): 263-264.
[4] 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213.
[5] 邓线平.论多功能产品的功能安排[J].科技管理研究,2009(12):274-277.
[6] 王英杰.论消费电子产品的功能整合[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6.25(4):367-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