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驱动的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
2014-04-29陈晓晖
陈晓晖
摘 要 《Linux操作系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技师学院已被列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把知识介绍给学生,而不是把知识的应用方法教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无法突出教学重点,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本文针对技师学院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通过对《Linux操作系统》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性研究,提出了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并且对这种方法进行了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能够明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学生掌握了实用技能,能够更快地融入企业的工作环境。
关键词 项目驱动 技师学院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Linux操作系统以高效性和灵活性著称,具有多任务、多用户的能力。Linux是在GNU(General Public License,通用公共授权)公共许可权限下免费获得的,它是目前唯一可自由获得的操作系统。随着开源软件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的日益增强,Linux在嵌入式、服务器、桌面、电子政务等领域已经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几年来,随着Linux技术的成熟和国家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Linux普及应用出现了高速增长,使得熟悉Linux技术的人才非常缺乏。
目前,很多技师学院在其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高技、技师层次)开设了Linux操作系统课程。但是学生能学得多深入,是一个问题。以往的Linux教学方法有多媒体教室讲课、学生上机训练等,但是当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后对Linux操作系统的理解、掌握仅限于用户级的水平,只能将操作系统当作一个资源管理者使用,没有把操作系统当作一个与计算机硬件等价的可扩展、可开发的计算平台来使用。因此,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學懂、掌握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理论,并通过实验教学得以巩固提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1 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广东省从2009年实施“技工教育倍增计划”,连续几年大幅扩招,在教学规模上有了快速发展。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在实践环节上存在许多不足,与今天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远远不相适应,专业教育与应用需求严重脱节。事实上,学生找专业对口的工作难并不是企业不需要计算机人才,其根源还是计算机教育的现状。
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区别对待的,这一点在每周的课时安排上体现无疑。受到学校实验场地和设备等方面的条件限制,通常是先上几节理论课,再到机房上一节实验课。实验教学是来“辅助”理论教学的,学生通过实验教学环节来“验证”理论教学的内容。但是,在近几年的技工教育环境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体不高,课堂效果普遍出现滑坡,导致淡化了“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传统的《Linux操作系统》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往往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先介绍单纯的理论知识,再讲解具体的应用。这是以知识点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教师通常把重点放在如何把更多的知识介绍给学生,而不是把知识的应用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容易使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产生挫败感,甚至厌学。
2 项目驱动法在《Linux操作系统》教学中的应用
2.1 项目驱动教学法
项目驱动教学法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际项目”为中心。因此,在运用项目驱动法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定义的主动构建者。一般说来,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但同时不可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负责整个教学的设计与组织,同时参与学生的讨论。
(2)项目的选择是关键。所选取的项目应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实际的工作内容为材料,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又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3)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创设团结协作的学习环境。教师需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资源。
(4)要以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下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2.2 优化教学内容
《Linux操作系统》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Linux操作环境进行系统管理和网络管理的能力,能够熟练使用Linux的常用命令,能够管理用户和系统,掌握网络配置和常见网络服务器的架设方法,为学生将来担任网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本人认为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根据本课程“能够独立完成一个Linux局域网架设并进行管理”的教学目标,围绕局域网架设和管理项目,细化总目标和学习模块,分割“小项目”。通过“小项目”的实践操作,引入理论知识,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目标,使学生逐步形成组建、管理局域网的职业能力。
为此,可制定该课程的内容体系结构如下:
(1)课程标准:根据项目驱动法的指导思想,定制Linux的系统管理和网络服务。
(2)知识目标:根据课程标准,采用项目驱动法教学,使学生获取Linux原理及概念知识,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操作环境,掌握系统管理和网络架设的方法。
(3)能力目标:能够在Linux环境下组建、管理局域网。
(4)工作任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架设Linux局域网并进行管理。
(5)理论知识:操作系统的基本理论和Linux的理论。
(6)实践知识:使用命令和配置文件搭建、管理Linux局域网。
(7)扩展知识:网络管理员的职业定位与职业道德。
(8)学时:总学时为108学时,均安排实验教学。
(9)课程设计:在规定的时间内与同学合作,完成Linux局域网的架设与管理。
2.3 课程教材的选择
课程教材在项目驱动教学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学生在组建Linux局域网的过程中一旦遇到不懂的问题,可随时查阅教材加以解决,不断扫清学生实践操作上的障碍;另一方面,学生在完成项目之余,可将教材作为课后复习的好帮手,巩固所学知识点。因此选用的教材应与实际使用的Linux版本相同,理论适度,突出实用性。
教材的内容应该对实际工作和学习中需要且经常使用的知识和技能重点介绍、着重讲解。如:Linux的桌面环境的操作和使用、文本编辑工具、Linux文件系统管理、Linux的网络应用及管理是要重点介绍的部分。而掌握常用的系统命令及文本编辑工具程序的功能和用法对正确使用和维护Linux系统非常必要,需要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所选的教材也应有这些方面的详细讲解。
2.4 课程项目的设置
在项目驱动教学法中,选用什么样的项目,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效果。所选取的项目要有实际的应用价值,要能覆盖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我们根据技师学院网络技术专业的知识、能力基础和培养目标,结合项目驱动教学法的项目任务社会自原则,设置《Linux操作系统》的项目如下:
为某一企业建立并管理Linux局域网,主要需求有:
(1)在局域网中实现DHCP功能,要求IP绑定一台客户机,供企业的经理使用;
(2)在局域网中实现DNS功能,要求分别能解析以下域名:经理室、销售部、技术部、财务部、办公室;
(3)为企业内部建立WEB站点(一台服務器创建3个站点),要求能通过浏览器访问各个站点的网站程序;
(4)为企业内部建立E-Mail服务器(一台服务器创建3个电子邮件域),要求能通过Outlook Express收发各个电子邮件域的邮件;
(5)为企业建立FTP服务器,为每个部门创建两个用户,分属于各个部门组,这些用户不允许登录Linux系统,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
(6)安装、架设SAMBA服务器,实现Linux和Windows资源共享;
(7)安装、架设MySQL数据库服务器,并进行数据库的简单操作,如创建/修改管理员密码、创建/删除数据库、创建数据库表、插入字段/记录等等;
(8)系统任务定制,日常系统维护;
(9)使用shell;
(10)服务器出租空间业务。
2.5 项目驱动法的实施
教师在课程一开始就应该向学生灌输项目的思路,告诉学生要完成的项目并演示已完成的项目。然后根据本课程教学目标,围绕Linux局域网构建项目,通过实践操作引入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在项目驱动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悉心辅导,及时了解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尽量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或是参考教材寻找问题的答案,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然后进行补充和解释,督促学生课后对较难理解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在授课方式上,应尽量在命令行方式下向学生介绍Linux的常用命令,只有在命令行方式下才能真正体现对Linux对硬件要求低、运行稳定可靠的优点。由于整个项目的实施都是基于命令模式下进行的,这就使得学生今后在实际操作即使遇到其他操作系统“无法进入图形用户界面”的问题时仍然应付自如,提高学生的专业底蕴。
课程的考核可分成笔试和实践能力两个部分进行。笔试考核主要针对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进行考试;实践能力方面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应用中所出现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平时的表现。笔试成绩可占总成绩的30%,实操成绩占70%。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在完成Linux项目上的积极性,更加重视实践教学。
3结论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使用,使《Linux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设计上实现了“以项目覆盖所有知识点,以项目体系构成教学布局”的教学新思路,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问题引导,项目驱动,学生为主”的原则,使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时,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真实的、具体的项目作为知识的联想和应用载体,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抽象枯燥的理论层面。与此同时,教材也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本人的教学实践证明,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也极大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
参考文献
[1] 吴添发,吴智发,刘晓辉等.Linux操作系统实训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 肖永生主编.Linux网络服务器设置与管理[M].海洋出版社,2006.
[3] 周苏,王文.信息资源管理教学改革与实验创新[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6.
[4] 姚华,黄芸,胡剑锋.Linux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
[5] 丁邦平.建构主义与面向21世纪科学教育改革[OL].http://www.pep.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