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建设

2014-04-29龚海平

江苏教育研究 2014年28期
关键词:概念界定特色课程基础教育

摘要:“特色课程”,是指一所学校开设的不同于其他同类学校的具有独特性的课程。“课程特色”,是指与同类学校相比较而言,某一所学校在实施同样课程的过程中,其实施策略、实施手段、实施方式和方法、实施结果的评价等具有有别于其他同类学校的质的差异性和优质性。在价值取向上,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的建设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在课程决策上,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的建设要体现师生的共同发展愿景;在课程规划上,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的建设既要在学校办学总目标和育人价值取向引领下进行顶层设计,又要关注学生眼下的个性化发展,还要致力于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基。

关键词:基础教育;特色课程;课程特色;概念界定;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10-0007-04

近年来,随着许多中小学努力通过实施“一校一品”的发展战略来创建特色学校,加之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相继评选、设立特色学科基地举措的推波助澜,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始关注其课程建设,打造特色课程、课程特色也就成了时下基础教育的热门话题。

然而,中小学特色课程、课程特色建设的推进远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困惑中小学领导、教师和教研部门的问题虽然未必层出不穷,但焦点似乎还是更多地在于究竟什么是特色课程、什么是课程特色以及特色课程、课程特色建设的实施路径究竟怎样。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特色课程、课程特色的概念加以厘清,对其实施策略进行一番探讨。

一、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的概念界定

什么是特色课程?什么是课程特色?这是开展特色课程、课程特色建设首先面对的问题和必须搞清楚的概念,否则人们就没有可能在同一个话语场域进行对话。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外教育学人对这两个问题并没有作出一个明确的概念界定。

基于学理分析,可以发现:“特色课程”的内核是“课程”,“特色”则是“课程”的外显特征;“课程特色”的关键是“特色”,“课程”则是“特色”的载体。基于这样的分析,是否可以将特色课程、课程特色作如下概念界定呢?

“特色课程”,是指一所学校开设的不同于其他同类学校的具有独特性的课程。换言之,提到某个课程,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开设这门课程的那所学校。这样的课程,才是特色课程。其基本特征集中地和鲜明地表现为“人无我有”。

“课程特色”,是指与同类学校相比较而言,某一所学校在实施同样课程的过程中,其实施策略、实施手段、实施方式和方法、实施结果的评价等具有有别于其他同类学校的质的差异性和优质性(可合称为“优异性”),因而具有课程“特色”。其基本特征集中地和鲜明地表现为“人有我优”。

由此可见,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不可以混为一谈的概念。

二、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建设的关系

尽管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在概念上并不对等——特色课程属于课程层位的概念,而课程特色则属于课堂教学层位的概念,但是二者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关联。

第一,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建设都是课程民主这一课程改革的本质的体现。特色课程是“学校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学校教育理念和育人目标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而开发、设计和实施的,能集中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课程优势的主导性校本课程”[1];课程特色则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校本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质的优异性的特征。二者都体现了“以校为本”的特点。

第二,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建设都是学校在课程建设上主动发展、个性化发展的举措,在本质上,都属于教育教学的创新。二者都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只是前者是以开发校本课程为前提而实施的,后者则是主要地针对学校的校情、学情和教情,通过对国家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进行校本化的优化、组合,通过对课程实施的策略、手段、方式、方法和评价进行改革,进而达到“减负增效”和追寻课堂有效教学目的的一种“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的创新性路径。[2]

三、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建设的意义

对于中小学而言,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每一所学校都是一个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独一无二的个体,其办学思想和办学条件决定了其应当、也完全能够在课程建设上走出有别于其他学校的路子,从而形成“一校一品”的个性化发展和自主发展的格局。

其次,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素质结构和素质发展水平。特色课程的开设能够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素质结构;课程特色的建设有助于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的提升。

最后,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赋予学校以课程开发的自主权,要求教师摆脱“教教材”的旧习,走向“用教材教”,通过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的变革,尊重和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落实“以人为本”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因此,特色课程和课程特色建设有助于培养、锻炼和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课程驾驭能力,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建设的基本策略

1.在价值取向上,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的建设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特色课程建设的关键在课程开发上,要通过科学论证来筛选出具有发展前景的特色课程。课程开发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把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贯穿于课程实施过程之中,促进学生健康和谐人格的养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特色的建设首先要做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既要继承学校课程实施的优良传统,又要更多地在更新教学理念和实现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的变革上做出不懈努力。不能为了标新立异而打造课程特色,去刻意追求贴有这个、那个标签的所谓“教学模式”。必须认识到,“‘模式的东西,具有潜在的被僵化的倾向,教学模式亦是如此”,“当试图借助于行政干预的力量来全面地、盲目地推广这一教学模式时,此时的教学模式不仅存在僵化的可能,而且潜有异化的风险”[3]。一些学校为了所谓课程特色而特色的做法是断不可取的!

2.在课程决策上,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的建设要体现师生的共同发展愿景

就一所学校而言,究竟要建设什么特色课程,必须从师生的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统筹考虑。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在校本课程建设的决策上的一些动向值得借鉴:(1)注重各个相关方面管理人员的共同决策,而不是校长一人说了算;(2)注重社区参与校本课程决策,而不是仅仅学校说了算;(3)注重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而不是个别骨干教师的权利;(4)注重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决策,充分尊重学生的内在的发展需求,而不是置学生于被动接受课程的境地。[4]

在课程特色建设上,要基于学生的精神成长,把课堂作为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场域。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经指出:“教育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5]要着重解决如何科学地、灵活地处理教材和对课程资源进行二度开发的问题,要通过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的变革和教学评价的变革,争取在推进课堂有效教学方面实现突破,而不能为了打造课程特色去做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事来。叶澜教授曾经严肃指出,“不赞成把教学改革的关注重心和减负的希望,寄托在信息技术的更新,诸如推广电子书包之类举措上,不赞成把远距离教学的手段用到近距离面对面直接交流的课堂中,变学生举手表达发言愿望的方式为按电子书包的键等做法”。她进一步指出,“计算机读不懂活生生的人,读不懂丰富、行进、变化中的课堂整体与氛围”,“即使有积极和可为教师代劳的方面,也远远不是教学所追求的促进人的发展之全部”。[6]令人遗憾的是,诸如电子书包在课堂上运用之类的违背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所谓课程特色打造,至今仍然在一些中小学大行其道!

3.在课程规划上,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的建设既要在学校办学总目标和育人价值取向引领下进行顶层设计,又要关注学生眼下的个性化发展,还要致力于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基

特色课程建设的规划,要避免课程形态的学科化、课程资源的文本化和教学方式的课堂化这些不良倾向,努力体现课程门类的丰富性——因为学校只有做到了在课程开发方面体现丰富性,课程对于学生的可选择性才能够实现;努力体现课程资源的开发性——因为“校本教材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更多的校本课程的教材是隐性的,非具象性的、非物化的”[7],纸质教材只是课程形态的一种载体,而绝不是唯一载体;努力体现课程实施方式的实践性和研究性——因为特色课程必须强调课程与社会生活实际、学习生活实际和生产活动的联系,倡导生命世界与科学世界、生活世界的沟通和融合,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社区生活、社会实践的能力,体现“做中学”和“学中做”,而这些品质和能力的养成必须通过亲身实践、体验、探究而获得,离开了与社会、实践、生活的对话与互动过程,仍然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显然是不可行的。

在这方面,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小学的做法值得称道。据《南方教育时报》(2013年5月31日第6、7版)报道,该校让三年级以上的各班学生根据其兴趣、爱好、特长等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自主选择校本课程。学校打破班级界限,按课程类别把学生每10人左右分为一组,为每组学生配一名指导教师,确保人员、场地和活动方案落实到位,不留盲点,取得了显著效果。

课程特色建设的规划,必须突出以促进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着力于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真实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努力实现知识学习与学生整体生活经验的融通,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形成适合有效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形成和发展学习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课程特色建设问题上,笔者一贯认为、也坚持认为,既要突出以促进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为中心,又要坚决反对“以学为主”“以学代教”的“一边倒”的态度和时下甚为流行的“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以学案代替教案、反转课堂”[8]的做法。所谓的“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以学案代替教案、反转课堂”都是中国社会特定发展时期“应试教育”思想作怪的产物,在本质上就是通过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来提高学业成绩,而绝不是什么课程特色。古今中外,没有哪一个真正的优秀教师是靠加重学生“学”的负担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须认识到,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作为“教”的主体的作用在课程特色的建设中绝不能有半点削弱!离开了教师的扎实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高超的教学艺术,任何一门课程都不可能有什么特色可言!

一些教出升学考试分数很高学生的教师的课堂教学非但没有丝毫可圈可点的特色可言,反而实际教学能力平平。这一事实从一个方面有力地说明,判断、评价某一门学科课程是否具有一定优异性的特色,决不能仅仅简单地看学生的学业成绩!

在我国,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的建设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的新话题。笔者不揣浅陋,提出些许管见,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引发更多学人对这一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研究。随着实践和研究的深入,我国中小学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的建设呈现出良好质态是值得期许的!

参考文献:

[1]朱治国.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深度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5).

[2]张志勇.课程改革的本质是课程民主[N].中国教育报,2014-2-14(4).

[3]屠锦红,李如密.“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学理分析、价值透视及实践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3(3).

[4]丁念金.西方校本课程决策的新动向[J].外国教育研究,2012(1).

[5]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0.

[6][8]叶澜.课堂教学过程再认识:功夫重在课外[J].课程·教材·教法,2013(5).

[7]李森,龚海平.正确处理校本课程建设的六个关系[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3(9).

责任编辑:杨孝如

猜你喜欢

概念界定特色课程基础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探讨
大学生精神性研究:概念及测量工具述评
特需医疗服务概念新探讨
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简谈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海外劳工概念之界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