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传统文化与创新思维

2014-04-29郑孟煊

领导科学论坛 2014年3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思维领导

【内容提要】 创新是时代的强音,现代人对创新意义、性质、方法,实践都在不断提升与深化,推动着人类的文明。但是当前有些人认为,创新与传统文化无关,甚至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妨碍创新思维。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误点。故本文试从孔学、老子、周易几个角度在创新思维方面的一些论述,作些剖析。这似能对当代人们深化对创新思维的认识有所帮助。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领导 创新思维

【作者简介】 郑孟煊,广东省清远市委党校教授。

【中图分类号】 C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03-0043-02

一、孔子对创新思维的意义给予很高的评价

众所周知,“温故而知新”是《论语》中脍炙人口的名句。其内涵把“故”与“新”辩证地联系起来,不仅强调了新的意义,而且客观地、历史地处理故与新的关系,明确了温故的目的在于求新。《老子》也指出,“洼则盈、敝(陈旧)则新”(第二十二章)。可见,传统文化对创新的这种哲理认识是很深刻的,是创新思维的基本问题。

同时,孔学把学习与思维内在地结合起来,指出“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思而不学则殆(危怠)”(《论语·为政》)。只学而离开创新思维,必是教条主义,学思结合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孔子抓住这个根本,在《中庸》指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些都是对创新思维的描述,也指出了创新思维的基本条件与要求。“博学之”要求广泛地学习,知识面广了创新思维的空间才能扩展;“审问之”,提出问题,是创新思维的启动点,正如爱因斯坦讲的,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慎思之、明辨之”,是创新思维过程的要求;“笃行之”,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新知,使创新思维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可见,认为儒学(孔学)忽视创新性是不对的。

更为重要的是,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的实践与成就就是传道解惑。因此,孔子对教育的看法必然也更具深刻性、权威性。他指出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不仅是他的切身体会,而且为教师定下了最基本的要求与标准,即当教师必须是一个“温故知新”者,有创新的精神和能力的人,才符合当教师的条件,才是个合格的教师。孔子作出这样的判断、要求、表述,说明了孔学对创新思维意义高度的肯定与推崇。

二、老子对创新思维的开展作了精彩的论述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学,对创新思维也作了深刻详尽的论述。这主要表现在《老子》(《道德经》)有关悟道的章节中。下面试作分析。

《老子》指出“古之善为土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认识把握道(规律)的过程又可称为“悟道”过程,与儒学讲的“格物致知(研究事物达到认知),意思相近。就是说,领悟与探求客观事物内在规律,是优秀的士者、道者(学者)的本能,其难度是很大的,处境是玄妙的,成果是深奥的。因而需要艰苦的思考,高级的思维。《老子》还进一步论述了为什么会这样的。老子认为,道(规律)有“夷”(看不见)、“希”(听不到)、“微”(摸不着)三者合一的特点,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惚恍”的模糊状态。因此,要认识它就要“执古之有,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运用已有知识,信息去把握当前的现实,要能从历史上,因果关系上去思考,才能认识客观规律)。(《老子》第十四章),这与儒学的“温故知新”意思是一致的。正如当代学者王蒙说的,要悟道,就必须“细心体察、深入感悟,活跃你的想象力,思辩力、感受能力,调动精神的敏锐……”这实质指出了,悟道、格物必须具有创新思维。

《老子》描述了创新思维的心理素质要求。指出“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第十三章)。就是说,人要悟道,展开创新思维,要有豫(从容)、犹(斟酌)、俨(庄重)、涣(舒展)、敦(朴实)、旷(开朗)、混(兼容)这七种心理气质。《老子》还运用充满想象力的形象思维,对这些心理要求作出描述:“像冬天跋涉江川”,“像对四邻的尊重”,“像接待贵客”,“像冰雪消融势态”,“像原木那样朴厚”,“像谷地那样低而开阔”,“像江河那样清浊兼容”(如楚辞的“水清可濯缨,水浊可濯足”)。从而把创新思维的心理素质、精神状态讲得更形象更深入,更能让人触类旁通。使人明确了,在这样条件下去开展思维,才能做到实事求是,才能有创新成果。

《老子》接着提出“静之徐清”,“动之徐生”,“夫惟不盈,故能蔽而新成”(有版本为“蔽不新成”,任继愈先生认为,古代篆文“不”与“而”字形很相近,故可能弄错)(第十三章),这是对创新思维过程的一种描述。“静之徐清”,思考时要有耐性,切勿急躁,促使潜思维发挥,求灵感涌现;“动之徐生”和风细雨地反复思考,焕发生机,进入佳境。由于不求满盈(夫惟不盈),所以有无限的思维空间,从而在困惑中徐徐产生新的认知(蔽而新成)。

三、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在《周易》中已有体现

《周易》被誉为传统经典之首,国外学者荣格称之为“智慧宝典”,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它是二进制数学之始。当代学人鲁洪生(首都师大教授)是研究《周易》的专家,他认为,“类比联想思维与整体思维的互补,建构了《周易》的思维框架”而这正与创新思维有着内在的联系。

《周易》的类比联想思维,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推天道明人事”,即以天事喻人事的思维特点。类比思维虽然逻辑性较弱,但思维空间广阔,给思维飞翔以无限性,这正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条件。举例来说,以“松树”为思维认识对象,植物学家以严谨的逻辑思维去认知,会得出,“是一种常绿乔木、叶子针形,花单性、雌雄同株、结球果”的认知。而我国传统以天喻人的类比思想,则能看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可以从松树中感悟到伟人的品格。类比联想思维具有模糊性(朦胧)、灵活性、开放性等特点,这正是创新思维所需要的。模糊性给想象力以广大的回旋余地;灵活性让思维的变通度大大增强;开放性突破禁锢与束缚,使思维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与诠释。这些传统类比思维的优点,也是开展创新思维的基本要求。

从《周易》的整体思维特点去看,就是从整体出发,最后回归整体上来的思维方式。鲁洪生教授分析《周易》的整体性思维时,叙说了其时空的整体性,包括整体历时性与整体共时性,这都与创新思维相一致的。比如,整体历时性,可举出在《周易》卦辞中以“龙”为喻体的,有“潜龙”(静待时机)、“见龙”(开始活动)、“龙飞跃在渊”(活动增强)、“飞龙在天”(辉煌时期)、“亢龙”(飞得太高,过了头)、“群龙无首”(多元相对均衡时期)。这些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就有相应情景可能性和吉凶。而整体共时性,是指同一时间同一时段,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各种力量在同一时间形成合力。历时与共时的分析,把时间与空间关系辩证地结合与表达出来。《周易》的这种思维方式,鲁洪生教授认为是“生生同日新,与时变通的时中精神,是最高的生存智慧”(《周易的智慧》第12页)。就是一种“创新变通,时中智慧”。这亦是与创新思维的要求相一致的。

对传统文化,一是要取其精去其糟;二是研究它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现代与未来,这些已是共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印刷术)对世界的影响,印证了创新思维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因此那种把传统文化整体地误认为保守的,认为是妨碍人们创新思维的,笔者不敢苟同。

责任编辑:赵春燕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思维领导
2016重要领导变更
领导致辞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
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经济理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