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菖蒲的繁育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2014-04-29李娜王飞
李娜 王飞
1 种球繁育技术
唐菖蒲以子球繁殖为主,生产大多数是消耗性栽培。因此,唐菖蒲的繁殖还是利用子球培养生产用种球。种球的繁殖方法有以下步骤:
土壤:要选择排水良好、疏松肥沃、pH值5.8~6.7的土壤,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每亩施入腐熟堆肥3 000千克,复合肥15千克。
子球处理:种植前2天,先用30℃水浸泡子球1小时左右,然后置入百菌清50倍液浸泡30分钟。
栽植:采用沟植法。沟距60厘米,沟深3厘米,沟宽10厘米,每米沟内种100~130个球。
栽后管理:应注意水肥管理,及时去除病株;当植株叶片枯黄时,收获小球茎。种球直径大于3~3.5厘米,可以用为切花栽培用;小于3厘米的可再培养一个生长期。收获后,种球进行消毒、贮藏。
2 周年生产技术
整地和施肥:种植唐菖蒲的土壤宜选用沙质土壤,土层要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切忌积水。做成高20厘米,宽1~1.5米高畦。施肥应氮、磷、钾兼顾。由于唐菖蒲是浅根性植物,肥料应浅施。追肥分别在二片真叶期(花芽分化后)和叶穗期,施用稀薄粪水加尿素一次,中期重施一次钾肥,后期注意控氮,以免植株徒长,造成倒伏。对种球生产为主的地块应以增施钾肥为主。
球茎选择与处理:在确定栽培品种后,要注意选择球茎,选择时注意品种不可混杂,选无病虫、芽点,没有损伤的种球。在种植前要将分级球茎先浸水15分钟,再用0.1%的升汞或福尔马林80倍液浸泡半小时消毒,取出后冲洗干净再下种。
种植时期:地温在10℃左右时种植,若要周年生产,则应根据不同供花期来确定。在温度、光照有保证的条件下种植。
打破休眠:球茎在低温条件下连续休眠约3个月,如果需要提前种植,可先用35℃高温处理15~20天,然后再用2~3℃的低温处理20天即可打破休眠。但在此期间应保持球茎干燥,湿度过大易造成球茎腐烂。
种植规格:随品种株型不同而异,大株型的20厘米见方,中小株型的10~15厘米见方。种植深度一般为3~10厘米。为防止倒伏,在种植球茎时,预先将2层20厘米见方的尼龙网格放于种植床上,以后随着植株的长高,逐层用支柱拉直绷紧,防止植株倒伏、花茎弯曲。
鲜花采收和球茎贮藏:唐菖蒲的采花以最下面的一朵花初开时为适收期。剪花时要给植株留下基部3片绿叶,让球茎继续膨大,通常每天下午剪花,依品种分类,10支一束包装进箱上市。掘取球茎以叶片先端约1/3枯黄时为好,起挖后剪去叶片,将球茎晾晒数小时,待外皮干燥后,再转入室内。将新球、子球分级装入浅箱,置于干燥、通风、温度在5~11℃的条件下贮藏,期间要检查翻动,以防止发热霉烂。
3 病虫害防治技术
唐菖蒲常见的病害有球茎腐烂病、叶枯病等;常见的虫害有蓟马、蛞蝓等。
球茎腐烂病:是贮藏期经常发生的一种病害。染此病后,球茎表面会出现黄褐色稍有凹陷的病斑,四周出现黑色溃疡状,遇空气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表面出现青绿色的霉层,导致球茎萎缩干硬。
预防措施:挖球茎时要细心,避免球茎创伤。收获球茎后,最好先用冷水浸泡,再用酒精消毒后阴干贮藏,且使贮藏室通风、干燥,保持4~5℃低温。
叶枯病:多从唐菖蒲下部叶片尖端开始发病,初为褪绿色黄斑,后期病斑干枯出现黑褐色霉层。
预防措施:栽种前剥掉球茎干枯鳞片,并用0.5%的高锰酸钾浸泡球茎15分钟,进行消毒处理。或在植株病发初期,用1%等量式波尔多液或50%代森锌1 000倍液,8~10天喷洒一次。
蓟马:这种害虫的成虫、若虫白天一般匿藏在叶腋间危害植株,阴天或夜间则爬到叶面上来危害。它主要取食植株的叶、茎和花,使叶片变色,花冠上留下白灰色的点状食痕和产卵痕,导致花瓣卷缩。可用2.5%溴氰菊酯剂400倍液喷洒防治。
蛞蝓:即俗称的劓涕虫,是一种分布广、食性杂的害虫,它的成虫和若虫多蚕食植株的嫩芽、叶片,爬经处常会留下银白色的痕迹。可用3%石灰水或100倍氨水喷洒防治。
4 采收保鲜技术
唐菖蒲的采切以穗基部有1~5个花蕾显色时为宜。采切过早,切花植株自身糖分低,影响切花质量,致使全株小花不能从下向上全部开放;采切过迟,花已开放,影响贮藏运输,也影响观赏寿命。一天中,一般以上午10时前采切为佳。通常在植株上留2~3枚叶片处切取,要注意尽量不要伤及留下的叶片,以利于地下球茎继续生长。切下的花穗以100支为1组捆扎好,并送至包装房分级。依品种分类,12支扎成1束,用纸隔开,装箱运输。若是当地销售的,把小束扎成1大束,翌晨上市批发出售。
采收后的唐菖蒲切花如若不马上上市,可让其吸透水后,按一定数目扎成束,吸去切花表面的水分,置于3~5℃的冷库中冷藏。唐菖蒲切花的向地性很强,应使其保持直立状态来运送或立放在有杀菌剂的容器中。为防压伤或水分散失,每束花都用聚乙烯薄膜包裹。在贮运前用以糖为主的化学溶液进行预处理,可大大提高开花品质。有人在切花采收后用20%蔗糖处理4小时,然后装于纸箱,于5℃冷库干贮。贮藏7~10天花朵可顺利开放,花径增大,花穗维持挺立,出库外观鲜度良好。
瓶插唐菖蒲切花的保鲜可于1 000毫升/升硝酸银预处理10分钟后再瓶插,也可直接插入4%蔗糖+300毫克/升8-羟基喹啉柠檬酸盐+150毫克/升硼酸+100毫克/升氯化枯或5%蔗糖+50毫克/升硝酸银+300毫克/升8-羟基喹啉硫酸盐+适量酸化剂等瓶插液中。
球茎采收:收获部位为唐菖蒲的球茎。在入秋后,当植株地上部分枯黄时即可采收。应该小心地将球根从土中掘出,注意不要将其碰伤。为了将散落的小球茎收集起来,可挖土过筛。然后把它们摊开晾晒2~3天,剪去枯叶,再用40%的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浸泡10分钟进行灭菌处理,以减少尔后疾病的发生。然后风干、愈伤数日。
分级:所采收的球根应该在球根直径2厘米左右,具品种典型特征、无明显损伤、能够正常萌发之前提下进行分级。
保鲜管理:可以将球茎置于相对湿度的30%~35%,温度为3~5℃的环境中进行贮藏。每隔2~3周检查一次,及时拣出发霉、腐烂者。
存放期限:按照上述方法处理,唐菖蒲的球根通常能够存放14~17周而不致影响以后种植。当期球茎干藏时,有时会长出芽生球根,它们经过培育也能正常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