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海东市乐都区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的几点思考及对策

2014-04-29王成德

吉林蔬菜 2014年3期
关键词:农牧业现代农业特色

王成德

什么是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指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对农业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的生产经营活动,现代农业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利益机制为联结、以企业发展为龙头的农业,其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与传统农业相比,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在青藏高原这样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如何发展现代农业,是摆在我们农业科技人员面前的难题,做什么、怎么做?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一是要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之路,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的前提下,遵循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二是要以科技为支撑,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和能力;三是要积极探索如何将杨凌科技优势转化为推动生产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四是要坚持与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合作,积极吸引企业进驻园区发展,以企业带动农民扩大市场,引领农民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风险。

1 基本情况

乐都区东西宽约62公里,南北长约76公里,县城碾伯镇距省会西宁市67公里,距甘肃省兰州市约168公里。全县总面积3 050平方公里,总人口28.8万人;总耕地面积37万亩,其中川水10.8万亩,浅山15.7万亩,脑山10.5万亩。县境海拨在1 850米到4 480米之间,平均海拔2 600米,境内属半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7.3℃,年均降水量为340毫米,年蒸发量为1 771毫米,无霜期约144天。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空气无污染的环境条件,为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青海省东部地区农业生产大县,有“蔬菜瓜果之乡”的美称。全县盛产小麦、青稞、豌豆、洋芋、蚕豆和油籽等作物,并盛产苹果、花檎、软儿梨、桃、杏、核桃、葡萄等水果。蔬菜生产已形成产业优势,是青海省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开发“有机农产品”的潜力很大。

2 发展现状

一是高原特色农牧业发展迅速,农畜产品规模化、商品化进程加快。“蔬菜、洋芋”两大主导产业和地膜洋芋、乐都紫皮大蒜、乐都长辣椒三大优势品牌种植面积达到33.8万亩,较“十五”末提高了6个百分点,占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的92%。规模化、专业化养殖得到壮大,草食畜年饲养量突破183.28万头(只),猪、牛、羊的商品率已分别达到81.39%、46.4%和68.35%。二是农牧业组织化程度不断增强,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114家,注册资金达到4.29亿元,拥有会员0.8万人,带动农户2万户。已培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家,总资产达5 787万元。年产业化经营收入达9.05亿元,年加工农产品20万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24%,辐射带动农户12.5万户,占到总农户的41%。大中型农牧业企业达10多家,总资产达8亿多元。三是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全县农机总动力较“十五”末增长13.5%;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现有农林牧水专业技术人员1 878名,农村实用人才近10万人。四是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初具规模,农村土地流转助推劳务经济加速。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框架基本形成。6个示范园区核心区规划总面积4.4万亩,完成投资8.49亿元,实现产值4.2亿元,入驻企业61家,辐射带动周边特色基地100万亩,累计流转土地面积30.83万亩,占到总耕地面积的9.54%。农村土地流转拉动农村劳动力53.37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5.25亿元,劳务人均收入达4 732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

1 87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8.87%。

3 制约因素

3.1 资金投入还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建设需要。近年来,我县在发展特色农业上主要靠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投入,虽然县财政想尽一切办法对设施农业等方面投入一定资金,但总量小,特别是在设施温棚建设当中,国家补助标准较低,群众申请贷款缺乏担保抵押物,融资较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发展。同时,我县作为设施农业起步较早的地区,温棚标准较低,改造任务重、难度大。

3.2 农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一是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渠系配套不完善,往往有发展设施农业意愿的地区和群众因水利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影响了温棚建设的进程。二是农田道路不畅,乐都山大沟深,地块小而散,在发展马铃薯等产量较大的产业时,因田间道路不畅,生产运输成本高,劳动力使用量大,影响了群众的积极性。三是马铃薯、蔬菜等保鲜、贮藏设施滞后,农业生产脆弱状况在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3.3 产业化水平偏低。全县上规模、市场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的龙头企业偏少,对当地种养加带动能力不强,现有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规模偏小,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辐射能力较弱,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偏低,科技支撑不够。

3.4 农牧业科技机制创新不够。农牧业社会化服务功能不强,市场化服务机制尚未形成,科技服务滞后,农林牧业优良品种推广步伐缓慢,马铃薯、油菜、蔬菜、畜牧、林业生产中,优良种子繁育或制种面积小,生猪牛羊快速育肥技术推广面不大。精细菜比重小,地方特色果品品种更新和提纯复壮工作滞后,没有形成规模和品牌。畜种改良工作跟不上,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优良品种少,产量低;特色树种和农畜产品行业标准制定滞后,无公害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标准过低,不规范,无公害农畜产品产地认证、申报程序工作滞后,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知名度有待提高。

4 对策建议

4.1 进一步推进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步伐。集成资源、集聚优势,全力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坚持走“建园区带基地,兴产业促增收”的现代农牧业发展之路,以“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合理、科技水平领先”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农业园区建设的质量和档次,使之成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窗口。

4.2 继续做大做强特色优势种植业。把设施农业和全膜覆盖栽培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和浅山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高原特色农副产品,着力打造“高原品牌”、“绿色品牌”、“有机品牌”、“富硒牌”,以品牌创效益。

4.3 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首先,在培育原(良)种种畜生产企业的基础上,大力建设以村为单位、农户为主体的良种繁育基地,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提高畜禽良种化程度;其次,加大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进程,普及先进、实用的生态养殖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并严格按行业标准,积极培育无公害、绿色、有机畜禽产品生产基地;再次,加大养殖企业设施化配套力度,推广先进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并着力推进规模养殖场沼气池建设,促进畜牧业循环经济。

4.4 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逐步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和订单农牧业。积极培育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农畜产品经纪人及营销队伍。

4.5 加大土地经营权流转力度。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农户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联营、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市场效益。

4.6 全面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以农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为龙头、产地市场为基础、集贸市场为依托、各类营销组织为补充,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搞活农产品流通,使农产品流通业由小型分散向集收购、储藏、加工、销售一体化转变。

猜你喜欢

农牧业现代农业特色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特色种植促增收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