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靠农业技术增收推进农业示范园工作

2014-04-29马国业

吉林蔬菜 2014年3期
关键词:乐都农技温室

马国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第一章第五条讲国家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开发、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鼓励和支持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

掌握技术优势发挥农民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科技水平的普及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催生了农业示范园的运行模式。

2009~2012年在乐都县农技体系改革与科技示范县项目实施中主推技术的示范,展示乐都长辣椒品牌农产品生产优势,扩大深冬蔬菜的生产规模,达到丰产、优质、无公害的目的,解决乐都长辣椒疫病、炭疽病、白粉病、潜叶蝇等病害的防治,应用推广微耕机、卷帘机减轻劳动强度,使辣椒种植户达到应用科学技术保丰收效果。

为充分利用当地小气候和较为完善的乐都长辣椒栽培技术优势,体现深冬蔬菜生产特点和价格优势,制定了适合当地生产的乐都长辣椒实施的主推技术有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温室膜下暗灌、频振式杀虫灯、黄板粘虫、防虫网为主的虫害绿色防治、营养钵育苗等技术。

做为乐都县农技体系改革与科技示范县项目中蔬菜产业乐都长辣椒品种的主基地和高庙镇长里村深冬乐都长辣椒的技术指导员,三年的技术协作和有效组织蔬菜种植户生产经营,通过2009年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带动乐都长辣椒生产基地发展。主推技术结合物资支持,充分调动蔬菜种植户积极性,发挥出乐都县蔬菜生长的气候、栽培技术、交通、销售等环节的优越条件,打造乐都长辣椒品牌资源优势,产品优质优价辐射带动全县深冬蔬菜生产,有效供应元旦和春节期间全省蔬菜市场,部分解决冬季当地细菜数量少,品种奇缺问题,改变我县蔬菜生产供应淡旺季明显,蔬菜价格波动大的现状。在三年的生产实践工作中,与特色蔬菜乐都长辣椒种植户徐尚奎、徐尚顺等示范户做到实用技术上熔为一体,生产中技术相互间优势互补,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100%,全村知晓率90%。个人被县政府在此项目中连续三年考核评为两次一等奖,一次二等奖,成为全县唯一连续获奖人,并在2011年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主办的“学科技、用科技、促双增”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征文《服务到农户增收靠技术》获优秀奖。

2013年乐都县政府统筹安排,为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水平,建设乐都农业示范园区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以乐都特色蔬菜品种为研究重点,立足乐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以提高设施果蔬标准化种植;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优良品种繁育推广为重点,辐射带动农民提高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带领农民致富为目的,引领乐都区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发展。组织形式以从事蔬菜技术推广的技术员、蔬菜种植的农民技术员和涉农企业为主体组成技术联合体,形成基地+技术专家+技术员+农户+企业的服务链。我与乐都长辣椒种植户示范户徐尚奎等人在做好2013年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的同时,积极建设乐都农业示范园区蔬菜生产示范基地。我与两个农民技术员组织12个农民进行乐都农业示范园区蔬菜设施农业生产示范基地生产。

目前投入生产的21栋高标准温室,34栋巢湖式拱棚种植的主要品种有乐都长辣椒、黄瓜、乳瓜、茄子、黑枸杞、西红柿等14个品种。其中:乐都长辣椒提纯复壮温室5栋,拱棚5栋实现繁种40千克,可提供500亩乐都长辣椒生产用种;青海省黄瓜5个品种试验示范温室1栋;乳瓜三个品种试验示范温室1栋,进行田间档案记录和田间统计。乐都长辣椒嫁接苗生产6栋。相较于辣椒常规苗提前22天上市。乐都长辣椒穴盘育苗定植、覆膜与不覆膜共定植11栋,目前已采收8~9次,上市价格8.4~3.6元/千克;茄子品种对比生产4栋,西红柿定植4栋,品种对比,抗病性对照明显;16栋深冬茬蔬菜生产温室正在整地、育苗和部分定植。通过近一年的蔬菜基地生产实践,30亩温棚可实现蔬菜产值40万元。辐射带动全区10万亩蔬菜生产,以乐都长辣椒良种繁育技术支持智能型连栋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穴盘基质育苗的乐都百利种苗有限公司1 000万株种苗生产;以黄瓜、乳瓜、茄子、西红柿品种对比筛选出当地主栽品种进行推广;以乐都长辣椒嫁接苗技术推广20万株支持乐都长辣椒优质高产区。

农技体系改革与科技示范县项目带动了乐都区设施农业的深刻变化。

一是集中连片的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代替了普通日光温室,蔬菜种植投入水平和产出效益显著提高。例如0.5亩标准温室造价1~2万元提高到10~20万元;各种新材料,新设备代替了竹竿,草帘;高保温的棚膜代替普通膜。

二是日光节能温室面积比例大于拱棚面积。改变了以往温棚各半的面积比例。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

三是新老蔬菜基地交替发展变化,遵循着市场效益驱动,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

四是智能温室工厂化基质穴盘育苗代替传统种植户床土育苗方式,有效解决新建基地种植户不会育苗和老菜区土传病害严重发生的问题。

五是农技推广服务不足。例如创新成果供给不足,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不顺,运行机制不活,条件建设薄弱,人员素质不高,推广能力落后于生产和农民需要。

六是农业人才总量不足。乐都区三十年来蔬菜面积由几百亩发展到十余万亩,温棚约三万栋。蔬菜技术人员不足二十人,基层农技人员老龄化问题突出,专业人才稀缺。加上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民技术员青黄不接。

参加农技推广工作二十年来的体会与启示:

一是政府坚持“科技兴菜”战略。始终坚持我区蔬菜立县的传统优势,有力保障菜篮子产品的供给和质量安全水平。蔬菜产业是我区种植业中最具竞争力,对农民增收贡献份额最大的优势产业之一。我区是全省光热资源、品种资源、种植户技术优势最强的蔬菜产区。

二是我区蔬菜产业正值三十年来的转型升级机遇期。由于撤县建市和城乡建设发展需求,县城周围老菜区退出市场,新生菜区面临技术、品种、市场、青壮劳动力、投入等各种问题的种种考验,只有通过科学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资金等资源,提升新建基地竞争优势,做到建设一个点,辐射成功一片的模式。

三是基层农技体系改革后广大农技推广人员巧遇个人发展高峰期。由于农业人才总量不足、专业人才紧缺,通过10~20年的工作锻炼,部分40~50岁的技术人员巧遇个人发挥聪明才智和实干能力最佳机遇期,引导和鼓励农技人才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适应生产环境、农时季节、重点区域、重点品种的需求、组织发动广大科技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将会带来技术员和农民实现效益双赢的结局。

四、农业人才培养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是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解决科技与生产“两张皮”;农村“谁来种地,谁来养猪”;“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等相关问题都需要农业人才这个有效载体去解决,努力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让他们成为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真正的主人,迫切需要农技骨干深造,完善体制机制,创造条件让其安心工作,潜心研究、热心服务,让农民技术员提高待遇保证农民持续增产增效。

猜你喜欢

乐都农技温室
青海乐都:“红洋芋”带来“红日子”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可以避免一个温室化的地球吗?
乐都,乐都
对乐都区动物疫病防控形势的思考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