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蔬菜土传病害防治技术综述

2014-04-29吕良臣

吉林蔬菜 2014年3期
关键词:灌根土传枯萎病

吕良臣

1 种类及传播途径

1.1 种类:蔬菜病虫害种类很多,根据病害的病原菌可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生理病害)。土传病害基本上属浸染性病害,但也有部分是由土壤障碍因子引起的非浸染性生理病害。

1.1.1 苗期土传性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病原菌主要侵染已发芽的种子和幼苗组织,从而引起苗木猝倒、立枯现象。

1.1.2 茄果类土传病害:主要有茄子青枯病、溃疡病,番茄白绢病、枯萎病,主要是为害根茎部组织,造成植株枯萎死亡,而根结线虫病则主要为害根部,造成根系肿瘤状,植株生长受阻。

1.1.3 瓜类土传病害:枯萎病是最重要的一种病害,在发生时造成许多西瓜产区绝收,而近几年线虫病在局部地区已开始发生,应引起重视。

1.1.4 叶菜类土传病害:主要有白菜软腐病、黑腐病,根肿病。

1.1.5 其它土传病害:豆类作物的白绢病、枯萎病等。

这些病害除了猝倒病和立枯病主要在幼苗期发生外,大部分苗期发生不明显,一般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开花结果)时开始发生,直至生长后期,其受浸染后寄主在体内潜伏期较长。

1.2 传播途径:土传病害的病原菌主要在土壤里越冬(夏),依赖土壤腐殖质和残枝败叶残存物质生存,在土壤里存活的时间较长,一般枯萎病病菌在土壤内可存活5~6年,故称之为土壤习居菌。土传病害的病原菌一般通过土壤、肥料(有机肥)、灌溉水或流水进行传播,而不会像其它传染性病害一样通过气流传播。传染性病害的危害部位以叶、茎、花、果为主,而土传病害的危害部位主要是植株的根、茎,先浸染寄主植物的维管束,并逐渐向上延伸,由病原菌在维管束内繁殖,阻碍其输送营养物质,致使植株在短期内枯萎死亡,属毁灭性病害,很难防治。

2 防治技术

2.1 农业防治

2.1.1 合理轮作:将茄果类、瓜类、豆类等深根性作物与白菜类、绿叶菜类、葱蒜类等浅根性作物进行轮作,减轻病害发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

2.1.2 改进栽培制度:⑴改变栽培时期,错开发病期种植。⑵深沟高畦栽培法,采用小水勤浇,避免大水漫灌。⑶合理密植,改善作物通风透光条件,降低地面湿度。

⑷清洁田园,拔除病株,并对病穴采取消毒处理。⑸适当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提高作物的抗病性。

2.1.3 选用抗病品种和嫁接:选用抗病、优质、高产品种,是提高抗病能力的前提,也是防治土传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利用嫁接技术防治土传病害,选择高抗根结线虫和根部健壮的品种作为嫁接砧木,如用黑籽南瓜嫁接黄瓜等已有多年成功的经验。特别在病害流行年和地区,与其它防治措施结合,是蔬菜稳产和丰产的重要保障。

2.1.4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作物及土壤需求施肥,平衡作物及土壤营养,适当增施磷、钾,避免偏施氮肥,提高作物抗病性。

2.2 物理防治

2.2.1 高温高湿杀菌法:在暑季室内作物换茬时,将土壤翻耕后,密闭棚膜,灌水闷棚,使地面温度达到50℃以上,清除室内土壤中残留病菌,净化土壤,力争室内无菌,杜绝以上各类病害的初次侵染。闷棚时间一般掌握在15~20天,1个月更好。

2.2.2 肥料高温处理法:注意肥料卫生,严防带菌肥料进入温室;施用的有机肥料,必须经过暑季覆盖塑料薄膜高温处理、充分腐熟,并用杀菌剂细致喷洒杀菌后,方可施用。

2.3 化学防治:要坚持“无病先防、预防在先”的方针。土传病害的防治,不宜采用叶面喷雾法,而应采取灌根法。可根据病害种类,选用相应的药剂,灌根方式除采用淋施外,还可将喷雾器的喷头取下,直接用喷雾杆施药灌根。可采用杀菌剂加壮根剂共同灌根的方法。防止根腐病可选用的药剂有恶霉灵、甲基立枯磷、恶甲水剂、立枯净、DT等药剂。防治枯萎病、黄萎病可选用的药剂有增效多菌灵、DT、络氨酮水剂、枯菌克等。防治疫病可选用的药剂有甲霜酮、百菌通、见菌杀等。防治青枯病的药剂有世高、氯溴异氰尿酸、枯菌克、DT等。生根剂可选甲壳素、黄腐酸盐、生根壮苗剂等。

猜你喜欢

灌根土传枯萎病
越冬茬蔬菜灌根防病技术要点
同种负密度制约效应与园林树木土传病害的有效防控
土壤真菌多样性对土传病害影响的研究进展
杀菌剂灌根注意事项
察右后旗马铃薯土传病害防治试验总结
非洲:控制香蕉枯萎病的新方法
土传疾病的生物解决方案
杀菌剂灌根应注意三点
铜、锌元素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有显著效果
一株抗药用白菊枯萎病生防菌的分离与生防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