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参股银行的图谋
2014-04-29孙晓兵
孙晓兵
就在银行意识到房地产风险并试图收紧地产贷款时,求资若渴的房地产找到了与银行往来的另一种方式——参股银行。
2014年1月底,恒大地产公告称,以33亿元收购了华夏银行4.522%的股份,收购后,恒大地产成为华夏银行第五大股东。不久后的2月初,越秀集团宣布以116.4亿港元完成对创兴银行75%已发行股本的收购。而早前,地产龙头万科斥资30亿港元入股徽商银行,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
2013年下半年以来,包括万科、新华联、世茂、越秀地产、恒大等多家房企已进军金融业,房企金融化呈加速态势。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约30家房地产开发商涉足银行。房企扎堆参股商业银行的意图是什么?此举将给国内地产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房企扎堆入股银行
2013年10月底,徽商银行在香港路演,令人意外的是 ,此次路演主角竟然是开发商大佬万科。路演过程中,徽商银行向机构投资者披露,万科出资4.19亿美元,成为徽商银行的最大单一股东。
对于万科参股徽商银行的原因,万科董秘谭华杰此前表示,参股是为更好地满足客户在金融服务方面的需求。相对于万科过千亿元的年规模,此次参股投资不大,但可望发挥协同效应,帮助公司率先向客户提供领先的社区金融服务,提升全面居住服务方面的竞争力。
随着万科入主徽商银行,许多房地产企业纷纷与银行联姻。
2013年11月4日,另一家地产上市公司新华联公告称,其参与筹建民营银行的消息属实,相关事宜正等待国务院的正式批准。据公告,湖南省人民政府已正式行文向国务院请示,由新华联作为共同发起人之一成立民营银行,注册地在湖南长沙,注册资本为50亿元人民币。而此次并非该公司首次涉足银行业务。
早在2012年11月,新华联便收购了湖南新华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而后者持有长沙银行股份约10358万股,占长沙银行总股份的4.48%。
差不多同一时间,广东本土开发商越秀地产母公司越秀集团表示,越秀集团已向创兴银行全体股东提出部分要约收购,以每股35.69港元现金收购最多不超过75%的股份。此次要约收购总金额约为114.44亿元港币,若能实现,将成为4年来首宗内地企业对香港银行的并购案。
绿地集团也于2013年8月底宣布与贵州省政府签署金融战略合作协议,拟在发起设立外资小额贷款公司、商业银行,组建金融资产交易所、金融租赁公司等方面开展合作。
另外,由7家民营企业拟共同发起组建的合肥银行,其中就有5家涉及房地产,房企进军银行业迹象明显。目前“涉银”的房地产企业已经达到了30多家。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便已有房企瞄上了金融市场,并且取得了丰厚的利润。2009年4月,华润收购珠海市商业银行,并更名为珠海华润银行。至2012年年末,该行总资产达到1030亿元,资本充足率为15.48%;而2010年,该数据仅为165.6亿元,增速高达521.98%,连续多年净利润翻倍。
2011年9月,绿地集团与辽宁省盘锦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成为盘锦市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绿地集团表示会使该银行走出辽宁、走向全国,力争在三五年内将其打造成为全国经营、在辽宁省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商业银行。
开发商的图谋
房企联姻银行的意图何在?
万科创始人王石此前的言论也许可以作为注脚:“房地产的问题说到底是金融问题,将来的房地产市场如果没有几千亿元的融资平台,你就只是一个打工的。”
一直以来,房企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银行的关系。因为银行一直为开发商提供贷款用于买地和进行房地产开发,而且也涉及向开发商的客户提供按揭贷款。
有业内人士指出,有了自己的控股银行后,房企的境遇将大为改善。对于购买本企业产品的客户,房企可以让其通过银行来办理按揭贷款,从而打造企业销售的一个核心竞争优势,同时可以大大提升企业的流动资金。因为这些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集团旗下其他业务可与房地产业务相匹配,因此不受国家房市调控的限制。
在持续的宏观调控政策背景下,房企与银行携手,一方面,可以降低融资成本,为房企融资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可打通地产上、下游产业链,开拓社区金融等新的业务领域。因此,未来房地产联姻金融将成为趋势。此外,房企还可以借助银行平台,开发针对旗下项目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便利性更高。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房企频频参股银行,将引领房地产行业融资模式的创新与相关金融产品的创新。
以万科为例,万科看重的是通过参股银行实现自身业务与金融的深度结合。万科方面曾表示,此举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公司客户在金融服务方面的需求,可帮助万科率先向客户提供国内领先的社区金融服务。
所谓的社区金融服务包括以下方面:一是代理各种便民服务,方便居民生活,如代收水电费、电话费,代理非税收收入,代缴交通罚款等;二是开发销售理财产品,帮助小区业主财富增值;三是进社区开展金融知识与服务讲座,丰富物业活动;四是涉足电商,构建社区内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短信银行等全渠道的电子服务网络。
这背后的利润空间有多大呢?
万科通过近30年的积累,目前其社区居住人口截止到2012年年底,已经达到了300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资源,以每个人年消费1万元计算,一年消费额将达到300亿元,如果收取3%的佣金,每年收益高达9亿元。而到了2017年,万科入住业主预计将达到800万人,届时这部分收益将达到24亿元,而且是长期的、稳定的收益。
社区金融服务不仅可以给开发商带来可观的佣金收入,同时未来面向个体的小微金融服务也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点。目前,花样年联合光大银行推出的彩生活e卡通、恒大联手中国邮政推出的金融便利店等社区金融服务已经开始运作了。
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也是万科在“城市配套商”定位之下的考量。在万科社区商业、购物中心、写字楼、旅游地产等业务不断增持的状况下,原来以单纯的住宅业务开发为主的融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需求,万科必须拓展更为多元的融资。“参股银行”对于万科来说,其意义堪比万科B转H。
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则认为,房企入股银行,一是借助金融业投资对冲日后可能遇到的房地产下滑风险,二是从银行业发展中获得更多的资本回报。尤其在目前,银行股估值偏低,房企可以从股权投资中获益。
而对银行来说,通过与房企联姻,不仅能获得大客户的资源,还可以充实资本金。
房企银行联姻,将会对行业造成怎样的影响?
据权威人士透露,由住建部牵头制订的“住宅产业化行动方案”目前已经形成框架,有望于2014年出台。据透露,到2015年,政府将在全国培育20个左右的试点,其中,东部地区发展10个左右,中西部各发展5个。当前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已经开始尝试住宅产业化,比如万科、远大等,这些企业正在引领整个房地产开发模式的变革,也将逐渐改变当前房企主要依靠土地升值、房价上涨的盈利模式。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从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来讲,住宅产业化模式将成为房地产行业经历暴利之后新的盈利模式。
因此,房企频频收购银行,将引领房地产行业融资模式的创新与相关金融产品的创新。与此同时,随着明年住宅产业化试点的逐渐推进,房地产行业也将呈现出“加工业”的特征,未来房地产行业将呈现出“金融业+加工业”的发展趋势,整个行业也会因此逐渐发生变革。
房企急需转型
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随着银行对于房地产业风险担忧的加剧,开发商从银行能拿到的贷款越来越少。
根据银监会2013年上半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新增房地产贷款中,房地产开发贷款占24.55%,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开发商能从国内银行拿到的钱越来越少,而且越来越难,这对于在A股上市的企业而言,境况更加窘迫。
一位国有银行人员表示:“很多房企都自身难保,除了某些大型房企,其他的都是欠了一屁股的债。钱都拿来买地了,拿着地再贷款。”
2014年2月11日,国土资源部发布《2013年国土资源有关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住宅类地价为5033元/平方米,同比增幅最大,达到9.0%。地价方面,全国105个主要监测城市综合、商业、住宅、工业地价分别为3349元/平方米、6306元/平方米、5033元/平方米和700元/平方米。四类用地价格环比增长率分别为2.1%、2.3%、2.6%和1.3%,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0%、7.9%、9.0%和4.5%。
也就是说,房地产政策频繁收紧的同时,土地价格却在持续攀升,在成本上涨与需求下降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利润率终会下降。在这样的格局下,房企拿钱显然要比拿地更急迫,而银行正是较好的投资对象。
事实上,利润率下滑也逼迫房企进行多元化投资。
2014年1月底,德勤发布研究报告显示,受政策环境收紧和经济增长回落的影响,房地产企业开始进入盈利能力下降周期,近60%的上市内地房地产企业在2012年出现净利润率下滑的局面。
此前中房协发布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管理状况蓝皮书2013》也显示,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房地产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也将越来越低,预计“年均净利润率降低1个百分点”的趋势将会持续下去。《蓝皮书》预计,到2015年,房地产行业平均净利润率将触及“10%警戒线”。
张宏伟表示,由于在房地产利润下滑的同时,银行业盈利水平却长期保持较为平稳的高水平,因此,企业投资银行业本身就可以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从当前来讲,银行估值水平为较低阶段,现在万科入股徽商银行、恒大入股华夏银行等企业行为可视为“抄底”投资转投金融行业的最佳时机,未来房企可以据此获得溢价收益。
可以预见,地产和金融联合将是大趋势。未来中国房地产企业更多会采取美国模式,而美国模式的基础就是地产和金融的合作。房地产企业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进行现金流管理,融资途径必须打开。而银行作为最低廉的融资途径,入股银行具有战略意义。同时,地产企业庞大的物业管理载体,也为社区金融提供了最良好的平台。
不仅是开发商,以地产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世联地产近期也提出了金融化的口号。随着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开放,房地产的金融属性越来越成为行业至关重要的因素,无论对开发商还是置业者,要进行开发资金筹措、项目投资、住宅消费、商业地产开发、集合信托(REITs)等活动,专业地产金融服务都是必不可少的、越来越重要的一环。
谨防衍生风险
房企参股银行是否存在风险?
从金融“国十条”发布以来,不少企业逐渐介入金融业,这既可以缓解民营企业的资金链风险,又可以为大量过剩的民间资本找到出路,减少民间资本高利贷化的倾向和对理财产品的依赖。但房企参股银行,需要防止房企对于银行业务的干预。
地产与金融互相渗透和融合,既为双方带来便利和利益,也可能由此形成更加复杂的新风险。一旦某一方遭受危机,另一方可能也会迅速受到冲击。银行资产若配置不当,地方债与影子银行都有可能拖累金融业,从而会对房地产业造成冲击;而房地产市场一旦陷入低迷、发生紊乱,也势必会影响金融安全。两者捆绑在一起会让风险成倍放大,因此需要特别警惕。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房企经营比银行更显脆弱。商业银行的金融管制很严,基本上在风险控制方面有成熟的一套流程。但是,大型房企入股商业银行,会将房企的经营模式和习惯带到银行的日常决策上来。当房企遇到资金链问题时,很可能会倾向于向商业银行“求救”,削弱商业银行信贷政策、利率政策的独立性,这对于银行系统的稳健性可能是一个打击。
对房企而言,此举可能会丧失融资渠道拓展的积极动力,而依赖于银行。房企在商业银行的温室下成长,获得了苛刻调控政策下的庇护,但很难提升未来的竞争能力。
从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原因来看,日本地产公司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互相参股、交叉持股,造成了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之间风险的快速传递,造成大量房企以及金融机构倒闭,形成了巨额不良资产。
东方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麟认为,为了避免由于大股东干扰银行正常经营和由此产生的风险,银行业监管机构对于发起人和大股东有着严格的监管细则。有银行业专家表示,万科即便成为徽商银行的最大股东,也只能是战略投资者,不会影响到银行的正常业务开展,也很难用银行资金投资房地产。业内人士认为,适合投资银行的地产商必须具备几个条件,首先要求本身的资金链相对宽裕,不会从银行抽离资金;其次要求具有良好的内控系统和管理能力,企业运作规范;最后还要求拥有较大规模,并且拥有较好的信用记录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