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校园构建视野下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初探

2014-04-29郗艳花

大观 2014年4期
关键词:和谐校园师德建设辅导员

郗艳花

摘 要:师德建设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任务。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育人角度看,师德建设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作为高校教师中的特殊群体,辅导员队伍的师德建设同样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阐述高校辅导员师德内涵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提高理论水平、强化师德教育、健全规范制度等具体措施,加强辅导员师德建设的建议,进而促进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

关键词:和谐校园;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

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中以大学生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为主要工作内容的特殊教师群体。《礼记》中曾提到:“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更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来强调为人师表的重要性。身兼教育重任的高校辅导员老师更应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心中牢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时刻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师德典范,以身作则,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自身创造力,努力为构建和谐校园做出贡献,培养出具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格接班人。

一、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内涵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时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教师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1]有研究认为,大学教师不仅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中追求真善美,而且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在服务社会过程中追求真善美,推动社会良性发展。[2]

2007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赋予了师德与师德建设新的时代内涵,“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3]

师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基本素质,另一部分是履行教师职责的特殊素质。二者融合为一体,构成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素质建设,即公民的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师德不限于教育活动的需要,也是社会的公民和先进分子所应具备的素质。[4]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过程中,我们更应该以与时俱进的心态看待高校辅导员在师德建设中的位置,在原有的脚踏实地、无私奉献的基础上,强调以下三方面的要求。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这是社会对高校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高校教师必备的品质。作为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辅导员不仅要担负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更要牢记自身使命,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优秀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接班人,将培育新一代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又有马克思主义时代精神的优秀人才为己任,牢固树立爱党、爱国、爱学生的崇高理想信念,将本职工作、社会责任和祖国需要紧密结合,不断在理论与实践中发挥自己的一腔热血,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坚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立德树人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关键在以学育德,以德量行,而后树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关键。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崇高理想信念的树立很大一部分在于老师的引导和帮助,此时,辅导员的个人魅力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学生会从老师的言谈举止中发展自我价值,完善自我人格,进而形成个人价值观。进入社会后,这种价值观念将随着学生对社会认识的逐渐增多产生分裂或融合,伴随学生一生。所以,辅导员必须注重个人人格魅力培养,恪守职业道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做好表率和示范,时刻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本着“果行育德”的教育思想努力将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健全人格的“四有新人”而奋斗。

(三)坚持终身学习,树立改革创新意识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当代大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活跃,观念新潮。面对这样一个群体,身处高新技术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主体之一,辅导员更应具有创新理念和创新精神,探索适合学生成长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创造开放平等的学习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辅导员的创新精神还表现在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研究上。辅导员在教育与管理中,在学习借鉴他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探索、创新,从而产生质的飞跃,达到新的高度和新的水平。辅导员的创新精神更表现在自我发展中,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二、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加强理论学习指导,打好辅导员师德建设的基础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新观念、新知识、新理念不断涌现,我们每天都面对着一个新的世界,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勤勉上进,才能跟的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要求。作为担负教书育人重任的高校辅导员老师,每日的学习与奋进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以科学、发展的方法指导自身工作,才能更好的为教学、为学生工作服务,为大学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为实现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服务。

(二)完善师德教育途径,为辅导员师德建设创造条件

良好的师德是在日常工作中一点一滴形成的,要完善师德教育途径,通过拓宽渠道,使高校辅导员老师认识到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使其自觉增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首先,加强辅导员老师的政治学习能力,定期举办教师规范学习,使广大辅导员老师及时了解国家法律、法规,了解时事政策。其次,积极学习在师德建设方面涌现出来的优秀代表,并以此为标准,查漏补缺,查找个人问题,完善自我。再次,增加业务培训,使辅导员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理论修养、知识水平,从而更好地担负起管理育人的职责。

(三)健全师德规范、考核制度,构筑辅导员师德建设的激励体系

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更要付诸于行动,使辅导员的师德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制定完善师德规范体系。针对高校辅导员群体的特殊性,应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颁布“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规范”,提出具体明确的师德标准。规范应针对高校辅导员中容易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如敬业精神缺乏、育人意识淡薄等现象制定量化的、可操作的惩处措施,以起到教育和警示作用。可量化的指标要准确量化,不能或难以量化的指标要清楚明确地表达特征,适当地加以举例说明。[5]此外,评价指标应根据新时期师德建设重点内容的变化,不断建立和完善适应新时期特点的师德评价标准。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现在的师德考核仅仅停留在制度表面上,如作风问题、生活问题等道德层面的一些基本要求,整个考核期间,没有人不达到要求,人人皆可轻松过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师德考核标准,要职业化、标准化、规范化,从职业道德标准出发,根据高校辅导员工作特殊性制定符合高校标准、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标准、新章程。将师德考核列入高校辅导员考核的重要内容,如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中“职业道德”部分的评价结果,按不低于辅导员绩效考核一定比例的权重计入教师绩效考核结果。

建立有效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师德考核标准应该作为高校辅导员教师资格认定、职务评审、岗位聘任、绩效工资发放、表彰奖励等的重要依据。把师德考核与辅导员的师德修养水平紧密结合起来,加入到职务晋升、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各项工作中。对凸显出来的师德模范、优秀辅导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各种评先评优活动中,在同等条件下,对师德高尚的辅导员给予优先考虑等。另外,针对辅导员队伍中出现的道德败坏、素质低下、理想信念缺失的个人,将一律严格处理,并采用一票否决制,既是对本人教育又是对心怀不轨之人予以警告。

建立健全师德检查监督机制。监督顾名思义就是察看并加以管理,在师德建设过程中,主抓学生管理的学务部门要起到监视、督促和管理作用,建立专门机构负责管理、考核,并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事后,要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确保师德考核工作取得实效。在师德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个别违纪违规事件予以及时、有效的查处,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通报批评,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管理。

【参考文献】

[1]田延光.切实重视加强高校师德建设[J].江西社会科学,2003,(06):166-168

[2]李培凤,王生钰.大学教师精神特质的发展[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136-140

[3]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7-09-01

[4]王奉贤.师德建设的理论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1997(04):8-12

[5]瞿鹤鸣,吴佳.高校师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144-148

猜你喜欢

和谐校园师德建设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浅谈中职学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坚持以人为本
高职院校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