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中“正能量”的传播路径与对策研究
2014-04-29汪大海何璐
汪大海 何璐
[摘 要]引导青年成才成长、营造校园良好氛围,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正能量”的出现为青年价值影响打开了一扇有益的大门。本文首先采用关键人物访谈和内容分析法,了解大学生话语体系中的“正能量”概念与媒体语料的区别,探析大学生视角下“正能量”的内涵和外延;其次,基于拉斯维尔“5W”模式构建“正能量”的传播模型,剖析传播过程要素;再次,分析“正能量”的发生、表达、传播、效果中的立体管理原则,建立“正能量”整体传播路径图,实现传播系统操作的常规化与可持续;最后,从正能量传播机制的人员层面、内容层面、载体层面、效果层面四个方面对提高“正能量”在大学生中的有效广泛传播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正能量;5W模式;传播路径;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4 — 0158 — 03
一、问题的提出
在信息泛滥、“娱乐至死”的当下,大学校园不乏信仰缺失、“精神悬空”的青年人,“迷惘的一代”逐渐成为社会中流砥柱,与此同时,“正能量”成为流行语新宠,爱心接力、舍命救人、纯粹至爱等众多事件与人物涌现,汇聚成火遍大江南北的“正能量”,频繁出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百度一下“正能量”这个词汇,就能立刻弹出将近九千四百六十万个相关结果,其流行程度可见一斑。
毫无疑问,“正能量”的出现在价值观亟需重塑、理想信念教育缺失的当今社会意义重大,更是助力大学生思想引导、成长成才的一剂良方。随着就业压力增大、复杂多变的社会因素等影响,大学生思想状况也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变性,如何带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如何在信息时代高效有序地发现、传递“正能量”,使其发挥“蝴蝶效应”?是新形势下高校育人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就目前来看,依托校园文化活动、理想信念教育等方式,各高校虽然在传播正能量领域进行了一些创新性探索和有益实践,但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工作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正能量”引导青年的理论研究和工作机制仍处于探索阶段,现实问题的紧迫性与理论研究的滞后性形成矛盾。
二、“正能量”的研究现状及概念界定
(一)“正能量”的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以“正能量”为关键词,聚焦于社会科学、哲学与人文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三个学科领域,对篇名进行搜索,在报纸数据库中有3885个结果,其中2014年发表147篇,2013年发表3242篇,2012年发表452篇,2011年发表11篇;在期刊数据库中有868个结果,其中2013年发表737篇,2012年发表131篇;在硕、博士论文数据库中没有找到相关文章。由此可见,“正能量”概念的普遍使用始于2012年,关注热度在2013年持续上升,现有文献资料以报刊杂志报道为主,专业的学术讨论很少。
通过对大众传播领域文献的大致梳理,可以发现与“正能量”传播机制相关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传播媒介方面:一是报纸、杂志、电视节目等传统媒体如何利用自身特色传播“正能量”,实现主流传播阵地引导正确舆论,凝聚最大共识的目标;二是如何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互动、及时、便捷等特性,激发公众传播“正能量”的热情。综上,目前关于“正能量”的研究还存在问题,缺乏深入分析,包括正能量的内涵和外延、传播机制等,尚未有权威研究结论。
(二)“正能量”的概念界定
“正能量”一词源自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研究,他把一切给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称为“正能量”。在中国,“正能量”的流行源于2012年一篇名为“点燃正能量,引爆小宇宙”的博文,讲述的是数十位中国草根火炬手或激励或感人的故事。“正能量”是一个跨界的概念,始于心理学研究,但在现实语境中,人们赋予了它多重定义。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正能量”是一种情绪特质;从传播学角度来看,“正能量”是一种媒介信息;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正能量”是一种价值规范;从教育学角度,“正能量”是一种教育目的。
对本文来说,更重要是从大学生的视角出发来探讨“正能量”的内涵和外延。为了了解大学生话语体系中的“正能量”概念与媒体语料的区别,作者选择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考察大学生群体对“正能量”的认知。我们邀请了来自不同院系、年级的30名学生,首先,请他们以“正能量”为关键词,连结个人经验发散思维,写出与之相关的词语,画出概念图和事件列表;其次,进一步开展质性研究,从这30位参与同学中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做深度访谈;最后,使用内容分析法,按“正能量”的核心特质、外显形式、存在场域、传播媒介、产生影响等维度对学生给出的关键词编码分类。经统计,词频统计前十位的词语是:积极、乐观、希望、温暖、爱、自信、责任、奉献、青春、梦想。
也就是说,较之社会语境,“青春”与“梦想”就是大学生群体对正能量的独特解读,也丰富了正能量的内涵。对大学生而言,正能量是不仅仅是一种健康乐观的心态,更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正是在这种行动导向的驱使下,大学生群体所认同的正能量一方面是激发内在潜能、不断超越自我的“独善其身”,另一方面是“让别人感受到温暖与博大的爱”、“将积极向上的能量传给其他人”的“兼济天下”,体现了青年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正能量”的传播路径研究
(一)“正能量”传播模型构建
“正能量”的传播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的过程。如何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等“政能量”转化为符合青年人思维方式和观察视角的、青年易于接受的“小道理”,如何通过青年喜欢、易于接受的路径载体把蕴涵其中的“正能量”传播给广大青年?这是每个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思考的问题。本文选取经典的信息传播过程理论——“拉斯维尔5W模式”为传播模型分析框架,将“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运用于正能量机制的规范路径研究,尝试建立正能量传播模型。
在该传播模型中,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传播效果是传播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要素:
要素一:传播者
传播者即谁来进行传播,是传播行为的发起者和实施者。在校园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源或传播中介,传播者有可能是高校领导组织者、各级团组织、老师、网络传播事件的发动者,也可能是传播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操作者:如网络编辑,新闻把关人等等。当然,由于传播过程中的双向互动性,广大受众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转变为事件的传播者,将信息转化、加工,进行二次传播。
要素二:传播内容
信息是传播的客体,是传播的基本内容,是传播过程中联系传者与受者的中心环节。在本文中,具体来说,传播的是具体“正能量”事件或人物本身,在大学校园中,给人以正面激励的通常包括三种类型:公益的、民主的、榜样的。基于此,我们将正能量的出场路径分为:“公益正能量”、“民主正能量”、“榜样正能量”。
要素三:传播渠道
渠道是是传播者和受众间相互进行信息交流的各种途径、手段、方式。在媒体融合、新兴媒体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校园事件的传播途径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表现为传播形式更加快速、立体、新颖,效率更高,范围更广。
要素四:传播受众
受众是信息的接收者、传播所指向的客体。在本文中,广义的受众包括所有的青年大学生,狭义上主要是指细分(不同年级、不同信息需求、不同思想观念等)之后的特定传播对象。
要素五:传播效果
效果是所有传播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是传播过程中诸多要素的集合作用。正能量传播者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让受众知晓传播内容,从最浅层次的知晓度,到最终层次的影响行为。
(二)“正能量”传播过程中的立体管理原则
所谓立体管理原则,是指根据正能量事件发生的阶段性,对具有不同心理和行为机制的相关者,按照传播过程中的受众偏好、渠道偏好,在发现、表达、船舶、放大正能量时,分别主要强调不同方面,以期达到整体传播过程的最大化、最优化。这主要包括:
发现“正能量”:主动性原则。在事件发生前既要主动推动其发展,又要关注是否有负面情绪和反应,防患于未然,主动进行预防和监测;把握事件发生后的黄金时间,在学生关注该事件的预热期,趁热打铁营造氛围,制定传播计划。
表达“正能量”:吸引受众原则。当今校园正能量事件层出不穷,很容易成为昙花一现的“今日要闻”,因而,快速定位、准确表达、吸引受众是关键。首先,应掌握正能量的出场路径,第一时间将其归类为公益、民主、榜样。公益类通常需要语言质朴、感人,贴近学生;民主类需要有权威性、准确性,注意及时反馈,跟踪动态;榜样类最易形成蝴蝶效应,奖惩结合,使受众不断扩大。
传播“正能量”:多元参与原则。按照传播模型,注重从校园整体利益出发,协调社团、校园媒体、班级等多元参与者的主题作用,积极沟通交流,最大可能地发挥不同组织的积极作用,构建一套学校、学生组织、校园媒体、学生等各司其责、整体配合的校园良好传播机制,达到“1﹢1﹥2”的协同效应。
放大:“正能量”人物或事件发生后:持续性原则。在传播过程中,细分受众,根据不同受众的心理偏好、渠道偏好,寻找、制定相关动力因素。在“正能量”因势效应降低后,应着手于深度的挖掘与推广,可采用校园媒体的专题访谈、聚焦讨论,或利用契合事件点进行典型推广,将正能量影响力持续传播。也要注意事件结束之后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转化成果”,主动进行总结。
(三)“正能量”整体传播路径研究
依据“正能量”传播模型与传播立体原则,我们总结出“正能量”从发现、表达到传播、放大的总体思路:校园事件或人物涌现(发现正能量)→分类出场路径(表达正能量)→分解要素,明确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了解受众渠道偏好、内容偏好,制定各环节动力因素→转化传播内容、不同阶段采取相适应传播渠道,不同受众传播相适应内容(传播、放大正能量)→持续传播,关注反馈。
四、高校“正能量”有效传播的具体管理策略
(一)人员层面:锻造队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和权利意识普遍增强。高校信息传播工作者要把学生权利放在首位,从教育型向服务型转变,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转变,在正能量传播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正面思考,形成多元主体共同传播的局面。另外,高校可以鼓励和培养一批政治可靠、知识丰富、热情敏锐并熟悉网络语言的学生志愿参加校园“正能量”传播中,利用微信、微博、论坛、QQ、飞信等网络阵地,经常发表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言论,曝光不文明行为,发动学生参与讨论。依托网络开展并推广各类健康向上、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和主题文明传播活动等。
(二)内容层面:注重转化,设置正向议题
一是选树典型,挖掘“榜样正能量”
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体系正在整合、培塑阶段,榜样的存在可以为他们的自我定位与发展确立坐标,是最强的正能量源。高校应有意识地培育、选树一批有良好群众基础、综合素养突出或在某一领域有特殊贡献的学生典型,发挥朋辈激励的正能量。在选树时应避免标准单一,扩大“榜样正能量”影响的层次感和覆盖面,形成“挖掘典型——树立典型——宣传典型——学习典型——持续影响”的长效机制。
二是适时引导,培育“民主正能量”
民主校园是高校管理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民主治理容易成为聚众滋事、散播谣言的温床,也容易流于形式。高校应切实发挥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职能,为学校和学生搭建沟通交流的渠道与意见表达平台,充分发挥学生自组织的维权职能,定期召开书记校长沙龙、学生权益周等活动,关注学生利益诉求。加强与既有的意见领袖之间的互动,对他们的积极建言及时给予回应和鼓励,培育“民主正能量”。
三是营造氛围,传递“公益正能量”
公益活动是传播先进文化和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的有机结合,是实践育人的重要渠道,也是校园“正能量”的核心内容。高校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扶贫支教、爱心助残、绿色环保等领域广泛开展活动,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效应。特别是在学生需要困难帮扶的时候,应在校内积极扩散“公益正能量”,营造“爱心校园”氛围,让学生在共情体验中实现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素养的提升。
(三)载体层面:资源整合,立体传播
针对青年思想的多样性、“正能量”内容的不固定性等特征,传播渠道需要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人际传播、实践引导、校园活动、舆论阵地建设等是常见的“正能量”传递方式,可以通过感动校园人物见面会、名人面对面、志愿服务超市、红色1+1活动、校园歌手大赛等形式来实现。除了这些传统途径外,应注重运用新技术、新媒体,一方面,要加强校属骨干网站建设,不断推出覆盖面更广的手机报、手机APP、手机青梅等;另一方面,要积极运用社会新媒体资源,加强与社会新媒体的合作,不断延伸工作手臂,扩大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并积极探索运用即时通讯、微博、博客、SNS社区网络、搜索引擎、微视频等新媒体应用形态,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年思想引导工作。由传统媒体发起认知、由新媒体实现快速覆盖扩大影响力,是“正能量”传播的有效途径。
(四)效果层面:内外转化,形成传播合力
效果是所有传播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对于“正能量”,需要在主体宣传扩大化、受众层次细分化和渠道广泛多样化上下功夫,才能达到传播的有效结果。
一是内化为思想。
思想上认识理解。正能量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蕴含了社会发展的原生动力和潜能,是青年思想引导、建设和谐校园的文化利器,是大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水分与阳光。在“正能量”的传播中,高校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把正能量事件本身通过活动、交流、媒体等方式传递给学生,还要使大学生能够认识到事件背后所蕴藏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认识“正能量”对个人与社会的重要性,最终成为“正能量”的创造者。
二是外化为行动。
行动上实践运用。若想让学生自觉把思想认识转化为积极行动,需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言传与身教相结合,使“正能量”的传播具备稳定性和长效性。从学校教育到日常活动,各级传播者要把“正能量”的理念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领域,鼓励大学生以主人翁的责任感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不做看客、起而行之,积极传递和放大“正能量”!
〔参 考 文 献〕
〔1〕(英)理查德·怀斯曼著,李磊译.正能量〔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8.
〔2〕 吴青芳,郭强.信息传播视角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67-72.
〔3〕 刘会.论网络正能量的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科教导刊,2012,(12):38-40.
〔4〕 胡冬华.微博如何传播正能量〔J〕.新闻世界,2012,(12):101-102.
〔5〕 张嘉曦. 新闻“正能量”,传播能量有多大?〔J〕.中国报业,2013,(02).
〔6〕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8.
〔7〕 宋海芽.“正能量”一词的翻译和语义延伸的认知阐释〔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