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无处不在
2014-04-29李珍
李珍
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学的世界里,数学与各行各业及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数学是幼儿园五大领域中的重要部分,是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第一把钥匙,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数学因其本身的特点,总会给人一种枯燥和乏味感,那些概念、符号和公式与逻辑、判断和推理,令很多学习者望而生畏. 近年来“数学焦虑”的研究层出不穷,据说台湾许多参加大专联考的高中生放弃数学这一科,探究数学教育的新模式,已成为当前数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皮亚杰认为:3~6岁的幼儿属于前运算时期,其思维具有自我中心、直观形象的特点,抽象思维刚刚萌芽,因此幼儿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要通过反复地操作、多次亲身体验才能将所学的东西内化,获得数学的经验. 为了孩子们的成长,教师在组织数学活动时安排了很多的操作和练习,为孩子进行操作活动花时间花精力制作了大量的教具、学具,可谓煞费苦心. 其实,数学教育无处不在,如果我们成人有意识把握好这一点,便可以让孩子们感受数学学习的情趣,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同时帮助幼儿积累探究经验,避免数学学习的机械化.
一、捕捉数学教育机会,生活即教育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向我们提出了数学教育的第一目标——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数学教育生活化可以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并促进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可以缩减幼儿对数学的心理距离. 在幼儿的生活中,隐含着许许多多具有教育价值的素材:点名时老师说来了32个小朋友,小朋友知道有2个没来. 幼儿每天要吃饭,值日生分发碗筷,一组有6个小朋友就发6个碗6双筷子(勺子),碗也有大小、多少,餐具的摆放是分类的、有序的;午睡起床穿衣服,衣服上有扣子,扣子有大小、多少,还有各式各样的颜色和形状;随着身体的长高,衣服会变小. 孩子每天要上下楼,老师告诉孩子上下楼梯靠右走,洗手排队了,妞妞排在贝贝的前面,贝贝在妞妞的后面,这里又是区分前后高矮左右的好时机,这些都是幼儿园每天都发生的平常事. 然而,我们的教育常常忽略了小朋友这些司空见惯的生活,喜欢从概念入手,喜欢以经过抽象处理的各种图形和教具来让幼儿进行记数、认识图形、排序和分类活动. 数学教育生活化,就应随机抓住生活中情景问题,谈论与解决问题. 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是用来解决生活中切身相关的有趣的事情,不是那些抽象符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用简单的数学的方法去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我们的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爱好和基本方法、能力,而不应该是知识的加深、技能的超前.
二、游戏时温故而知新,数学教育与特色游戏结伴而行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对学习保持兴奋、热切的心,这样的学习才会有意义和效果. 当数学教育寓于游戏中时,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就来了. 我们幼儿园的特色是球类游戏,在球类游戏的开展过程中,我们的教师较好地把一些数学知识贯穿其中.
1. 拍球数数
进入中班以后,孩子们对拍球的兴趣渐增,从会拍1个、2个球,到100个200个球. 孩子们自己拍自己数,或者你拍我数,或者一个人拍大家数,拍球的技能在提高数数能力也在进步. 中二班有个孩子原本只会数到10,自从学会拍球后,他数数能力突飞猛进,手口一直点数到200多,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他是个拍球冠军.
2. 玩 球
数学教育除了感知数量及其关系以外,还有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在球类游戏中,老师们可以让孩子区别大球小球,区别不同颜色的皮球,还可以在滚球游戏中比较远近,抛球游戏比较高低,还可以在运球比赛中感知快慢、感知时间. 数学知识在孩子们与球的玩耍中潜移默化地获得.
3. 取走了又来了
在夹玻璃球的游戏中,幼儿通过夹玻璃球,“先夹了2颗,再夹了3颗,一共夹了5颗”. 本来小筐里有8颗玻璃球,夹走了6颗,还剩2颗. 在“取走了又来了”的过程中练习10以内的减法、加法.
游戏化的数学教育是幼儿对数学产生兴趣的最直接的方法. 很多时候,上课时没理解的知识在游戏中孩子们玩着玩着就懂了.
三、关注时事电视,数学教育时刻存在玄机
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这是孩子们多么期盼和感兴趣的事情,为了迎合孩子的这一热门话题,可以举办一个小小的运动会,把“认识序数”这个内容与之联系起来,通过运动员的号码、跑道上的数字以及最后评出的名次,等等,让幼儿在过把运动会瘾的同时也从中自然地理解了序数.
动画片里的情节中也蕴含着数学教育契机,《喜羊羊和灰太狼》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数数有多少只羊,早上几点灰太狼出去了,几点回来的?美羊羊过生日了,看看把蛋糕分成了几份……孩子们看着喜欢的动画片,和一群活泼可爱的羊群做着快乐的数学游戏.
四、其他活动的数学教育
绘本《蜈蚣先生的袜子》中蕴藏着排列的知识点,孩子们在感受故事中蜈蚣叔叔穿袜子的特别和有趣的同时尝试按一定的规律排列. 从简单的ABAB排列到AABBCCC排列,小朋友给蜈蚣叔叔穿袜子,是在快乐地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而全然不觉得这是枯燥的按序排列,但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却切切实实地学会了按序排列.
带孩子远足:树叶、小鸟、鲜花、汽车、楼房,无不成为数学教育的素材,老师家长们可以就地取材,因材施教,孩子在温暖、无焦虑、有充分时间的环境中,轻松、自信地尝试、理解和解决问题,踏青的过程可以构成一首数学交响曲.
角色游戏娃娃家里的一一对应关系(把两个物体联系起来,一个与另一个相配),一个勺子一个碗,或者娃娃家成员一人一个水果都可以用来学习和巩固一一对应,扮演角色间孩子们又在玩数学啦.
数学绝非是孤立的学科,当数学与每日生活经验结合时,幼儿才会感知数学的实用性,当抽象符号与具体实物与半具体实物结合时,幼儿才理解它的意义,当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或游戏时,幼儿才会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并爱上数学.
不是刻意安排的学习活动,能唤醒孩子学习快感,那些枯燥乏味的数字和图形在孩子眼里会变成生动可爱的卡通宝宝、动物精灵,智慧的教学比努力的教学更重要,当数学教育无处不在时,数学教育将是多么美好的一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