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自然 品味数学课堂的“朴实”

2014-04-29陈丽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和谐共生资源共享

陈丽黎

【摘要】 自课程改革以来,一些新的教学理念给我们的数学课堂带来了活力,在这些充满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数学课堂中,学生是课堂生态系统中有感主导因子,他们的主体性和个性思维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许多教师的课堂在朝着数学课堂生活化、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重视学习过程等方向努力.但这些教师在受形式主义的影响中,在追求奢华包装的同时,却忽略了数学知识的研究,原本朴实的数学课堂充满了功利主义的色彩,数学课堂也因此缺少其本应有的韵味.

【关键词】 情感课堂;资源共享;低碳高效;和谐共生

自课程改革以来,我听了一些体现课程标准的数学课,这些课给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一片生机,由此而来的一些教学法理念如情景教学、探究教学、数学建模、做数学等已经为老师们所接受,而且也正被老师们以满腔的热情实践着.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比较充分地发展,然而它让我们看到希望的同时,也给我们的课堂教学送来了一些发人深省的东西.一些教师为了在自己的教学中体现某些理念,过分淡化了对数学知识的研究,结果把数学课错上成了“大杂烩”,数学课堂中应有的朴实也随之散去,数学课堂中不再有“数学的感觉”.他们这样做会导致学生对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理解不深,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会阻碍学生的进一步发展.虽然这些并不是新课程改革和教师设计教学的初衷,但老师们的实践却背道而驰,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就数学课堂中“数学味”的丢失作一些理性的思考.那什么是生态,我认为生态就是规律,就是认识和运用规律,就是按学生学习规律、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同时又指出:“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张家港市首届名师教科研成果展示暨第十一届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开始了,我很荣幸被我校派去港口学校听了两节非常优秀的生态展示课,感到受益匪浅.港口学校是以校本教研为抓手,扎实推进生态课堂教学改革为特色的学校,课堂确立了“情感课堂,有效课堂和自主课堂”三大主题.

第一课我听了该校曹勇老师上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他没有做课件,但是灵活运用了电子白板这个教学设备,伴随着优美的诗句和一段夕阳西下的视频,设计理念十分新颖,数学课堂也是那样的富有诗意.这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学习的方法、能力和数学的思想,同时获得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直观画面展示问题情景,学生大胆猜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探索问题的氛围.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应用数学无处不有.把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紧密联系,逐步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符合“数学教学应从生活经验出发”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呈现本课知识目标,直奔主题,学生对本课应掌握的知识一目了然,重点分明.从而展现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引入课题.因此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课堂便是我们展示的舞台,如果把课堂比作大润发,学生进入了大润发就想有购物的欲望,拿的越多越好.那么他们在课堂上,要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让学生把课堂当作学习和成长的天堂.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曹老师牢牢把握这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快乐为中心,以学生快乐的发展为中心.并把电子白板使用恰到好处,动画设置,形象直观,有效地降低了抽象思维的难度.在新知识的传授,曹老师改变了一贯的注入式教学,他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典型例题及时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做起,人人成功才谓成功,唯有“水涨”才能“船高”;同时题目设计的也很有层次,张弛有度 ,遇到难解的题型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并深入学生中作适当的指导和纠错,体现了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课堂的基本点应该是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和参与度.兴趣、方法、习惯、能力永远比知识重要.同时曹老师还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教学中,数学知识是一条明线,得到数学教师的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是一条暗线,容易被教师所忽视.但曹老师在学生学习的同时,教给学生思考方法、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让学生在脑海里留下数学意识,长期下去,学生将终身受用.曹老师的基本功扎实,语言简洁明了,具有较强的亲和力,点到为止.板书非常条理分明,布局合理,文字与图形完美结合,这样设计不仅让学生对直线和圆三种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一目了然,而且也便于揭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体现板书的形式美和简洁美,真正使板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通过这次的外出听课,我对生态课题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并回校反思并采取了行动:首先是课桌椅的摆放形式上作了个大挑战,不再是传统的秧田式,而是把座位分成以6或7名学生为一组团团而坐,目的是便于小组活动,并安排正副小组长以便指导和监督组内学员的学习状况,这两个小组长一般成绩比较优秀组织和管理能力较强些;再次老师要做好对学生预习练习的掌握情况,可以正副小组长批改后把情况反馈老师,针对性组织课堂教学,或者组内相互批改,形成自我竞争意识,并在黑板上以记分的形式统计每组的完成情况,这样会更积极地调动每名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好组内的“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其中大展示要讲究技巧:展示“普遍性”问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一般主张由学力较弱的学生多展示;当然对展示内容教师要学会取舍,太难和太易的都不作为展示内容.展示过程教师要敢于“利用”学生,实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的资源共享,“兵教兵”、“兵练兵”、“兵带兵”、“兵强兵”,“兵教官”、“官教兵”;最后要做好反馈工作,实行验收制度,检查目标达成的情况,也是对学习目标的回归性检测.总之,生态课堂要以“低碳、高效、和谐、共生”为原则.

但在课堂教学的操作过程并非如想像预期策划的完美,数学课堂过程与结果应该并重,但在一些老师看来,过程似乎比结果更重要.这实际是对课程标准理念的曲解,使得数学教学本身应有的数学味道丧失.事实上,结论与过程是教学过程中面对的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从教学角度来讲,所谓教学的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需要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用结论而必须经历的必要程序.数学的重要特点是简洁、明确.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理解和掌握具有统一性的正确结论,重过程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结果.因此不能只关注学生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不能对学生的低效甚至是错误的结果不置可否,更不能“无果而终”.

在新课改不断迈向深入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领会其教学理念的精神实质、要能辩证地处理各种关系,在实践中思考,并且思考着实践,抛开形式主义的束缚和功利主义的诱惑,让数学课堂回归自然,这样才会创造出“低碳、高效、和谐、共生”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

[3]易乐湘.马克·吐温青少年题材小说的多主题透视[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

[4]骆秉全.美与和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

[5]薛国凤.生态 管理 心理:学生课堂需要的三重视角——兼谈威廉·哥拉瑟“选择理论”的课堂教学意义[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2期.

猜你喜欢

和谐共生资源共享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社会共生研究的当代性
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布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探讨
政府部门间G2G信息资源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基于遗址保护的城市和谐共生机制研究
养狐狸的窍门
神圣的复兴 精美的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