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农家书屋建设重实效
2014-04-29袁庆华
袁庆华
图书漂流进万家
小井村位于陕西省长安区少陵塬畔大兆街道最西端,2012年初,为解决党员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和大兆街道的指导下,小井村于2012年2月建成了“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开放之初,村民们都很高兴,前来书屋借阅学习的人很多,到3月底,慢慢的人数少了起来。图书专职管理员罗彩凤觉得这么好的图书闲置起来是一种浪费,于是就主动找村民调查情况,了解原因。后来发现群众对书屋建成很高兴,对图书内容很满意,对知识的需求也很迫切,但由于大部分村民工作、生活时间很紧,到图书室阅读学习,借阅不方便,因此图书室也就冷清下来了。
针对出现的这种情况农家书屋工作人员决定采取“图书入户”送阅制度,就是群众需要啥书,就送啥书上门的办法。“图书入户”可以让静止的图书在村中跑起来。对于“图书入户”送阅,罗彩凤是非常高兴的,她觉得图书放在图书室来看的人少是种浪费很可惜,现在这种方式激活了图书资源,培养了村民的读书热情,创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是件好事情。
东大街降南村位于老环山公路,人口800多人,在建设农村“五位一体” 文化建设示范村中,降南村率先建设文明一条街,绘制文化墙654平方米;有600平方米、配置器材10件左右的文体活动广场;有示范农家书屋,面积40平方米、新配图书达3981册、书柜12个、期刊架2个、新配阅览桌2个,椅子12把。长安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广电局为了让示范农家书屋发挥更大作用,在2013年“4·23世界读书日”图书漂流活动中,为东大街降南村又配备了3个图书移动书架,分配给降南村3个大队,并以村组长为负责人,每次可在农家书屋借30~50册图书,每月更换一次。这样利用图书移动书架把图书送到村民和游客的手中,方便借阅,在村民中形成“好读书、读好书”的热潮,真正发挥农家书屋的延伸作用。
小井村和降南村通过开展“图书入户”“图书漂流”送阅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阅读人数大幅增加。只要有閱读能力的人,都想看到也能看到合适自己生活、生产、工作、学习需求的书籍。在村内形成了浓厚的读书氛围,村民知书达理,民风、民俗得到提升,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明显增加。村民高兴地说:“村上开展图书送阅,发挥了农家书屋的作用,农家书屋不仅是咱农民的精神粮食,更是咱们的精神财富。”
西安市长安区地处秦岭北麓,占地1580平方公里,人口130万,辖22个街道,606个行政村。2012年7月实现了全区农家书屋全达标、全覆盖,做到村村有书屋,人人有书看,书香满长安,成为长安区新农村建设中群众文化工作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区宣传部、区文体广电局通过举办“图书阅读交流会”“读书笔记比赛”等活动,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带动了农民读书的积极性。开展以“读书修身、提高本领”为主题的“书香长安·全民悦读”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品书香、悦长安”系列读书活动、 读书征文评选活动、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等活动。通过覆盖农村、家庭等,惠及城乡广大干部群众的全民阅读活动,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在全区形成“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文明风尚,激发了农民读书的积极性,提升了农家书屋影响力。
好在实用的华县农家书屋
被誉为“皮影之乡”的华县,文化惠民工程同样亮点频现,异彩纷呈。作为惠及千家万户的农家书屋工程,更是新意迭出,让人惊讶不断,走出了一条颇有华县特色的发展之路。
华县文化体育局建立了一套规范而新颖的管理体系“联席会议制度”,是华县文体局在农家书屋管理中创造的一项新的管理制度,这个制度创出了由一个部门主管,多个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大文化新格局,让农家书屋工程的管理既有主管部门统一筹划,又有多个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便于各相关部门积极主动地做好各自的工作。
华县农家书屋的管理主要由文化体育局主抓,把管理业务分解到相关股室和各镇综合文化站,各股室又根据各自的业务范围制定了具体的管理措施。确定由县新华书店负责图书的配置、更新和补充工作;县图书馆负责指导各书屋对图书进行分类、上架、编目、登记及借阅业务;局社文艺术股负责农家书屋的建设规划,申报、验收、日常管理及协调各单位等工作;局财务室负责书屋建设所需经费的筹集等事项;各镇综合文化站负责对辖区内各村农家书屋日常管理及业务指导工作。
华县文化体育局积极开展群众性的创先争优活动,开创了杏林三溪模式、高塘朱张模式、里寺模式、莲花寺柳枝模式等众多的服务模式。
坚持为病残老人上门人性化服务的朱张模式。高塘镇朱张村农家书屋对那些常年患病卧床不起的老年人,实行送书取书上门服务的人性化服务,书屋的负责人东明泰和郑爱玲七八年以来不间断地为患半身不遂卧床不起的东木娃和史载书老人上门服务。这两位老人常年患病,生活孤独寂寞,书屋送去的书让他们消除了寂寞,调整了心态,增强了他们战胜病痛的信心和勇气。老人感慨地说:“农家书屋送来的书,让我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们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
坚持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引导群众开展戏曲创作的柳枝模式。柳枝以农家书屋为平台,鼓励引导群众开展小戏创作,既增强了农家书屋的吸引力,又让群众得到了高雅的艺术享受。三星剧社创作的小戏《一封遗书》,毕孟自乐班创作的秦腔小戏《母子情》,辛庄南吉村的何润孝创作的秦腔小戏《瓜女子回娘家》、迷胡小戏《巧遇》,拾村张会芳创作的秦腔小戏《暖心》都深受欢迎。群众赞誉说:“这样的戏演的是身边事,唱的是身边人,我们爱看。”
华县举办了许多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活动。专家咨询导师制度是随着农家书屋活动而产生的,其有效地解决了村民在读书用书中遇到了疑难无法解决、生产中遇到了问题无人解答的问题,县上统一为各片聘请了农业局、林业局、司法局、教育局、卫生局、县法院等部门单位的专家,并把各片专家的姓名、学历、职称、专业、联系方式等随文下发至各书屋在室内外显著位置公布,便于群众进行咨询。还建立了专家咨询导师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协调安排专家咨询活动,落实咨询活动的专业人员、活动地点、时间等具体问题。
专家咨询制度建立以来,杏林镇三溪村、高塘镇朱张村、同家村分别举行了专家咨询活动。杏林镇三溪村针对大棚蔬菜管理中出现的“蔬菜死苗多,喷药防治不起作用”请市农科专家作辅导,专家指出:“茄子、辣椒、西红柿同属茄科作物,种属接近,不能连茬栽种,应合理倒茬;滴灌速度慢,时间长,棚温难控制,应改变灌溉方式。”群众一听豁然开朗。朱张村农家书屋聘请县农科专家郭武朝讲授了小麦播种期及苗期管理技术,村民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很感兴趣,纷纷咨询相关技术,专家现场发放《测土配方施肥挂图》,村民一看就懂并请求在村上示范。同家村有两个村民因琐事打架,一方打了对方两个耳光,对方提出经济赔偿,要求每耳光赔一千元,两人相持不下。农家书屋管理员到高唐法庭咨询,并请审判员到村上做法制辅导报告。专家指出:“《民法通则》规定双方打架未造成人身伤害,属于人身非财产性伤害,不能索取经济赔偿,应适用调解方法。”经现场调解消除了隔阂,解决了问题。
华县举办了“农家书屋万人读书知识有奖竞赛活动”和“读书主题演讲比赛活动”。各书屋通过延长开放时间、推荐书籍、送书、邮寄书籍等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借书;各村也组织相应的读书辅导活动,聘请专家现场辅导。随后县文体局组织考试答卷,对成绩优秀的前50名选手和总分前3名的镇进行表彰奖励。演讲赛由各村组织演讲,随后各镇举办选拔赛,每个镇推荐一至三名优秀选手参加县上的总决赛。
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了农家书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农家书屋已成为农民群众须臾不能离开的好场所、好平台和好阵地,也成为华县又一张无比亮丽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