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弓形体病的防治

2014-04-29刘佳

中国动物保健 2014年4期
关键词:弓形包囊卵囊

刘佳

弓形体病是由弓形虫寄生于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主要通过口、鼻摄入被弓形虫卵囊污染的食物或饮水感染侵入猪体内,导致感染猪只死亡及怀孕母猪出现流产、木乃伊胎、死胎。春夏季节外界条件适合卵囊生存和孵育,因此需要加强对该疾病的防控。

1临床症状

猪只感染弓形体病后临床表现主要为精神沉郁,食欲减少甚至废绝,高烧、喜饮水,鼻镜干燥,被毛粗乱,粗重喘气,表面皮肤结膜潮红等,易被误诊为链球菌、猪丹毒、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症、圆环病毒、猪瘟等,必须通过实验室诊断方能确诊。猪只接触弓形虫急性感染后,多呈现急性经过,如果猪场内有一头猪感染后没有被及时隔离,会迅速波及整群。该病的潜伏期很短,一般需要3~5 d,病猪体温迅速升高至41.5~42℃、甚至更高,一般持续5~10 d,故该病又称为“无名高热病”。病猪突然留食、减食,行走摇晃、喜卧、呼叫不起。疾病后期呈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常呈腹式呼吸或犬坐呼吸。病猪表面皮肤,尤其是耳根后面、鼻子、胸腹部、后肢内侧及臀背部等部位,出现皮下渗出性出血或由出血点融合成的大面积紫红斑,严重时可遍布全身,病程15~20 d。耐过急性的病猪一般于发病后2周左右恢复,由于机体受到疾病侵害、治疗不彻底,往往预后不良、变成带毒者。往往遗留有后躯麻痹、癫痫等神经症状,以及出血点聚集造成皮肤干性坏死等症状。怀孕母猪发生急性弓形虫病,如不及时治疗,连续数天后可发生流产或产出死胎,即使产出仔猪也易出现发育不全或急性死亡等情况,并易产出不会吃奶或畸形胎。

剖检病理变化为肺、脾、肝、肾等实质器官发生特征性病变,具体表现为:肺部膨大、被膜上呈现灰白色坏死灶,小叶间质增宽,浆液性浸润,切面流出多量胶冻样物质。脾脏肿胀、脾髓如泥。肝脏充血肿胀并有散在针尖至黄豆大的灰白或灰黄色的坏死灶。肾脏的表面和切面有肉眼可见的出血点。全身各处淋巴结易发生肿胀、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灰白色的坏死点,尤以颌下、肺门、肝门淋巴结最为明显,通常有2~3倍肿大。肠黏膜增厚、卡他性糜烂,从空肠至结肠有出血点。心包、胸腔和腹腔有积水。肝细胞胞浆内、肺泡上皮细胞内、淋巴窦内皮细胞内,可见单个的或三、五个数量不等的弓形虫,形状为圆形或卵圆形[1]。

2鉴别诊断

2.1 涂片镜检

可进行淋巴结穿刺涂片,姬姆萨染色或瑞氏染色,在显微镜下可见圆形或椭圆形的虫体,细胞质为蓝色、细胞核为红色,即为弓形虫。

2.2 集虫法检查

取淋巴结研磨破碎,加入10倍生理盐水洗脱过滤,取滤液以500 r/min离心3~5 min,沉渣涂片、干燥后甲醇固定,用瑞氏或姬姆萨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弓形虫体。

2.3动物接种实验

取病死猪只肝脏、脾脏、淋巴结研磨破碎,用生理盐水制成1∶10匀浆,小白鼠腹腔注射0.5~1 mL,1个月内小鼠死亡,取腹水镜检可见多量弓形虫虫体。

2.4血清学检测

国内常用ELISA法,间隔2~3周采血,IgA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表明感染活动期;IgG抗体滴度高表明有包囊型虫体存在或过去有感染[2]。

3 疾病防治

3.1预防

弓形虫整个发育过程要经过滋养体(速殖子)、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等5个过程,其中滋养体和包囊是在中间宿主(人、猪等)形成,裂殖体、配子体、卵囊是在终末宿主(猫)体内形成的。包囊抵抗力非常强,在外界环境下常可存活100 d至1年半时间,一般消毒药无效果。滋养体(速殖子)的抵抗力弱,在生理盐水中几小时就丧失感染力,各种消毒药均能将其迅速杀死。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下,卵囊经过孢子增殖,发育成含有2个孢子囊的、具有感染性的卵囊[3]。因此,对于弓形体病的防控需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卫生、到冬暖夏凉,及时清理猪舍粪便,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猫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是本病的罪魁祸首,消灭鼠类、杜绝养猫、防止野猫入场,同时也要控制饲养人员与猫类的接触。在猪场可用灭鼠药根据老鼠的生长繁殖周期,每隔4~5 d集中统一灭鼠并及时清理中毒死亡的老鼠,防止家畜误食。对于被污染的猪舍、场地、器具用3%烧碱彻底消毒或火焰消毒。

3.2治疗

磺胺类药物对弓形虫病有特效,与抗菌增效剂联合应用效果更佳。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嘧啶与三甲氧苄氨嘧啶组成复方制剂,为减少磺胺类药物对猪只的肾毒性,建议同时添加小苏打。可口服治疗,病重猪可肌注或静脉注射,药效快,在暴发期可迅速控制病势发展。待病情缓解后,可减少用药次数,或改为口服疗法。为应对并发症的危害,还应该应用安乃近退烧镇痛,口服补液盐和电解质维持机体平衡、清除毒素,添加维生素提高免疫力。跟据磺胺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应严格遵守用药原则,不能过早停药,一个疗程需要5~7 d,通常到第五天时,猪体温下降,症状缓和,但此时不可停药,必须继续用药l~2 d,否则极易复发,且复发后治疗极其困难。(编辑:狄慧)

参考文献:

[1] 齐凤,孙长江.猪弓形体病的防治措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5):29.

[2] 范红军,王艳强.猪弓形虫病的临床症状与防治[J].养殖技术顾问,2012(2):153.

[3] 杜立.夏秋谨防猪弓形体病[J].兽医导刊,2012(8):19-20.

猜你喜欢

弓形包囊卵囊
从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到疾病防控
降低弓形换位线圈换位尺寸偏差研究
海洋甲藻包囊及沿革
鸡球虫免疫成功要点
仔猪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微小隐孢子虫在HCT-8细胞内的培养
一次由“弓形回波”所引发的冰雹天气过程雷达特征分析
腹腔镜肝包囊摘除术的护理
猪弓形体病的诊治
Ni 胁迫对斜纹夜蛾幼虫包囊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