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就是你的工作

2014-04-29杨玄章

大学生 2014年4期
关键词:小谢小陆小石

杨玄章

在一个方向上积累

在同期进入公司的新人当中,小曹无疑有最醒目的履历表:名牌大学的博士,丰富的研究经验,国外顶级大学和研究所的访问学习经历,耀眼的研究成果……这一切都带给小曹很多光环。工作中的小曹也是兢兢业业,工作成绩也颇受领导赏识。遗憾的是,小曹所从事的产品线由于行业的低谷,以致在公司内不温不火。所以,公司上层领导的注意力也很少放在小曹相关的领域。为此,小曹找到我诉苦:“现在我这个行业好像不行了,我的好多同学也都转行做别的了。我也在想是不是转到公司的另一个产品线去,那个领域现在好像很火爆。”我反问他:“你真的觉得现在的行业不行了?”小曹回道:“也不是不行了,现在的低潮期有政府管控和公司经营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我说不准这个低潮期有多长啊。”我告诉他:“你说的没错。不过,政府的牌照应该在两年内发放,公司在战略上的布局你也看得到。我建议你仍然在这个产品线上继续努力,打好基础,为今后的高潮期做准备。”小曹听了我的建议,仍然在现有岗位上保持很高的工作热情,设计开发出几个很重要的核心产品功能,他本人在公司中也成为这个领域的技术专家。

一年半后,属于小曹的机会来了,行业发展的高潮期如预料那样如期而至。公司在小曹所在的产品线加大投资,小曹之前的工作成果也为公司创造了很大的价值。几年之后,小曹已经成为该产品线的技术领导者,在相关的国际标准组织担任工作组主席,成为全行业知名的专家。

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行业、产品或者业务方向会经久不衰,周期性的波动在所难免。在职业生涯中,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涨”,肯定只能得到断断续续的职业积累。当真正的“大潮”来临之时,这种不深入的职业背景只不过是减分项,是无法与在该领域一直积累的专家相比的。因此,总的来说,在一个方向上积累并不吃亏。

好东西都是磨出来的

新加入公司的小谢被分配到一个大规模系统的产品线,与大家一起面向国内市场进行产品的升级和部署。小谢在大学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该系统的技术方向非常吻合,当小谢加入这个团队的时候,感到非常庆幸,摩拳擦掌要做出一番成绩。然而,很快他发现现实情况与他想象的有很大不同。系统的核心功能已经基本完成,更多的是面向客户需求和部署要求,调整参数、添加外围功能以及现场调试等工作。开始小谢感到很失望,他觉得这些事情找一些普通的工程师也能做,自己的技术积累和开发能力在产品的这个阶段全无用武之地,不由得消沉起来。

我看到这种情况,主动找到小谢,说:“虽然目前产品主要功能都完成了,但是不代表该产品就停滞不前了。在实际的部署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技术手段来解决。而且,在真正的商用环境中,还可以看到很多需求,正好可以用到你的长处来开发新功能。”小谢接受了我的思路,又恢复了做事情的激情。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小谢和大家一起完成了三个客户的现场部署和系统磨合工作。

在无数个夜晚,小谢等在机房里,面对大量现场数据找问题,调设备。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打磨,系统在功能和稳定性等方面都逐步趋于最优,得到了客户非常好的评价。同时,针对应用过程中的新需求,小谢又开发了新功能,为公司创造了数百万的新订单。年底,公司授予小谢“最佳新人奖”,他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在实际的商业产品运作中,好的产品往往都是无数轮的打磨。新人加入公司的时候,往往希望可以做“核心”,做“大事”,面对很多基础性工作的时候,却表现得比较失望。然而,正是这些“磨合”工作,让一些“大事”成为可能。

从零开始到独当一面

在招聘这个实习生之处,我就充满了纠结。在众多的候选人当中,小肖从能力和背景上看绝对不是第一选择。但我当时需要推动的项目很多,这个项目可能只会占我10%左右的时间,所以这个实习生不仅要完成相关的产品工作,还要负责一些项目推进的职能。在面试时,小肖表现出来的成熟、稳重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引起了我的注意。最终,我决定赌一把,招了这个表面上“非常不合适”的实习生。

开始的一段对于他来说是昏暗的,他从零开始一点点地啃不熟悉的技术,每走一步都非常艰难。在整个项目中,还有一个分公司和两个大学的实验室配合他工作,这个“轴心”角色也让他感觉到很大的压力。为此,我抽出很多零散时间来与他交流,一方面在技术上给他以支持,另一方鼓励他承担起这个角色。过了不久,事实证明我的“赌博”是对的。他很快进入了角色,不仅技术上有突飞猛进的提高,同时一人挑起项目管理的重任,把整个项目管理得井井有条。他的职业精神和积极态度也很快受到项目参与方的认可。其中一个老师告诉我:很难相信这个项目是一个研二的学生可以承担的。在部门领导听取汇报时,直接提出:这个人才一定要留在公司。

后来的故事就很顺理成章了,小肖成功地完成了这个项目,并使之成为一个更大的产品框架中的核心部分。他自己也顺利地留在公司成为正式员工,一开始就负责这个非常重要的产品。之后他问我:为什么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这样一个看起来“不合适”的人。我说:“首先,我也是无奈之举,由于各方面的限制,不得不将重任放在实习生的身上。更重要的是,你的成熟和责任感打动了我,让我相信你有这个潜质!”

在公司里,一般对实习生的要求并不高,只是做一些执行的工作,然而,属于实习生的“特殊机会”也会出现。在这样的“大舞台”上,除了专业背景和能力外,各种软素质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自己成了“最讨厌”的人

小吴在加入公司不久,就以其超强的技术实力,成为产品部门的中坚之一。在部门日常工作中,领导和老员工都对小谢非常器重,给他空间发挥去做出更大的成绩。然而,小吴的项目经理却是一个令他“讨厌”人。有时小吴提出一些新想法,项目经理会跳出来以“预算超标”之类的理由来否定他。此外,小谢还认为项目经理总是用流程来卡他,逼着他不得不跟着别人的节奏做事情。心高气傲的小谢有几次忍不住了,直接与项目经理吵起来:“你什么都不懂,还指手画脚的。这事情你又做不了,我凭什么听你的啊?”之后小吴又换了几个项目,总是和项目经理产生矛盾,领导三番五次找他谈话,要他尽量配合项目经理的工作,可是也没什么改观。

后来在某一次部门轮岗时,小吴被安排到一个项目的项目经理的角色,开始做一个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在工作过程中,小吴发现项目经理的工作非常复杂。一方面要控制预算,一方面还要控制项目进度和质量。项目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小吴对某些领域也比较陌生,所以在与项目成员的沟通过程中,也经常会产生分歧,自己反而成了他们眼中“什么都不懂”的人。小吴的项目进展很缓慢,大家的士气也比较低落,大家连团队建设的活动都不愿意参加。在这时候,灰头土脸的小吴才明白,原来项目经理的工作真的没那么简单。他每每回想起自己以前处处和项目经理对着干的事情,自己脸上一阵地发烧。

惭愧的小吴找到了一位资深项目经理,很郑重地就自己以前的行为向对方道歉,同时虚心地向对方请教项目管理的经验。逐渐地,小吴找到了项目管理的门道,结合自己之前的工作经历,总结出自己的一套项目管理方式,在实际的项目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功完成轮岗的小吴回到了原来的岗位上,像变了一个人一样积极地与项目经理配合工作,他所在的项目也完成得特别顺利,得到了领导的嘉奖。

现代企业中,各个职能和业务部门是在相互制约和配合中协调工作的,这种组织方式是经过很多商业积累得到的经验,员工只能适应这种环境,积极地配合相关职能岗位一起工作。新人不能忽视这一点,更不能认为别人的工作反而是你的“制约”,事实上别人身上发生的事情你也许根本就不明白。在对企业制度没有深刻理解的前提下,片面地不配合对方工作,这是不职业也是不成熟的表现。

最重要的失败

作为国内名牌大学的硕士生,小古对此次实习充满期待。在离开实验室的时候,导师要他充分利用这次机会提高能力。小古也希望在实习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业务水平,为以后进入职场做准备。到公司没多久,小古的指导员老张向我抱怨:小古只是把眼睛盯在部门里“最重要”的大事上,不愿意做细节的工作,还屡次三番找指导员,要求公司提供外包人员辅助他的工作。老张很无奈地说:“需要他做的工作,他一件都不愿意做,反而觉得部门里资深员工的工作要交给他。”

没多久,这个矛盾升级了。他们部门要紧急做一个新产品推广的市场调查工作。由于时间比较紧,已经来不及委托其他公司做,全部门的人都被调动起来支援这件事情。当小古拿到分配的任务时,依然是向指导员抱怨:“这种事情该找外包公司吧,怎么能让我做这个?”老张没好气地回他说:“时间这么紧,你看部门副总也在和大家一起做,这就是你的工作。”满心不高兴的小古只得接受下来,非常马虎地完成了他的任务。

后来,当部门领导检查调研内容的时候,小古的部分有很多错误的数据和推算,使得整个团队加班加点到很晚才弥补了这部分的不足。这下领导们终于发怒了,直接中止了与小古的实习合同。后来,小古又在另一家公司做实习生,由于同样的问题,没多久他又被开了。在这宝贵的半年时间里,小古没有增长什么经验,反而在业内两家顶尖公司留下了不好的记录。

眼高手低是很多毕业生的致命的问题。在新入职场的时候,由于工作经验和职业能力有欠缺,不可避免地会从事一些公司内的细节工作。公司也是通过这些相对不是很重要的工作,逐步考察新员工的各方面情况。如果新人在职业初期,就抱着非大事不做的想法,最终只能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负面的影响。

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负责

小石从事的工作是公司里的一个很特殊的岗位。一方面,她有非常良好的海外教育背景,会说三种语言,应该可以从事比较核心的工作;另一方面,公司的主体业务要求有比较专业的背景,小石学的是教育专业,在这方面又是从零开始。一开始,部门领导把小石作为业务助理来用,她主要负责一些文档的翻译整理、现场讨论的口译以及部门的日常支持工作。繁琐的文档工作、杂碎的工作内容和接来送往的日常流程很快就消磨掉了小石的热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小石的工作状态都很不好。

一次工作餐中,她很失落地对我说:“现在的工作就像一个杂务。我也是国外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就一直做这个的话,我的职业发展谁负责啊?”我看出了她的问题,直截了当地说:“你的职业发展只有你自己能负责。你的问题我清楚,既然你已经加入公司,说明你和公司之间其实是相互认可的。但是,如果你发现实际工作与你的职业规划不匹配的话,你应该勇敢地提出来。公司付你薪水,你有责任为公司出力;同时公司也有义务培养你。然而,你必须告诉公司你的职业规划,同时提出实际的建议给领导。”

之后,小石找到部门领导很坦诚地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领导也比较支持她的职业规划,把一些更重要的战略管理的工作转交给她,同时多雇佣一名实习生帮助小石完成一些日常工作。没多久,小石又满血复活了,新的工作既能发挥她多语言能力的长处,又可以站在一定的高度做一些战略层面的工作。同时,新来的实习生不仅可以分担很多工作,还可以帮助她锻炼管理能力。用她自己的话说:“自己的职业生涯终于看到了希望。”

很多新人面临工作内容与自己期望不符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新人有时候不会向公司提出,很少会主动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校正工作内容。有的人不开心,有的人闹情绪,却提不出积极的改善措施,最终只能伤害到自己。自己的职业发展只能由自己来负责,在出现上面提到的偏差时,需要主动调整和积极应对,从而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走到正轨上来。

没能守住的“一亩三分地”

小陆在公司的头两年不仅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还把一套新开发的系统调整得井井有条,销售部门也很看好这套系统以后的市场前景。可是,就在新产品将要展现良好势头的时候,小陆的一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不满。他很在意“保护”自己的成果,不仅不愿意向其他同事(包括领导)透露其中的一些细节,而且连系统手册和系统账户信息也捂得严严实实。在早期阶段,小陆一个人还可以完全应付这套系统的所有事情。到后来,与之相关的测试、演示、提案等事情全面扑上来之后,他完全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每天晚上,公司的人都下班了,还能看到他的座位上亮着一盏孤灯。相关的系统部门办公室在比较远的地方,小陆也不得不每天往返近50公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有几次,他在休假当中,需要进行系统临时演示。由于没有其他人知道其中的细节,他不得不提前结束休假被叫回办公室。

我主动找他调解这件事,他说:“我在公司就这一亩三分地,不守住我可能就没饭吃了啊。”虽然苦口婆心地和他谈了很多次,实际效果也不理想。很快,一次在一个客户试用的系统中出现问题,公司的现场工程师等在那里,可是没有系统的账户密码。小陆当时却在另一个地方出差,无法当天到现场。然而,他却不愿意将密码告诉公司。几位领导分别给他打电话,他坚持认为必须他在现场才能解决问题。

部门领导终于坐不住了,在小陆回来之后,直接使用行政手段,要求小陆提交与系统相关的全部材料,否则会诉诸法律。虽然公司花了很多精力从小陆这里接手相关工作,但是领导颇有些壮士断腕的势头,决心无法动摇。最后,小陆被公司安排在一个可有可无的岗位上,失去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责任编辑:方丹敏

猜你喜欢

小谢小陆小石
一毛钱的事
说好的白头到老
就是要住车库
师与书·庄小石
小石鸻与大犀牛
彭黎明 书法作品欣赏
我是一只狐
村妇小谢
村姑小谢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