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M原则:独立学院经管类毕业论文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2014-04-29孙亮张琰
孙亮 张琰
[摘 要]分析了独立学院毕业论文的问题和成因,以经管类毕业论文为例,引入了毕业论文改革的“5M原则”,即多样化(Multiplicity)、适度化(Moderations)、方法论导向(Methodology)、学术道德(Morality)及模式化原则(Modelling),并从转变理念、多元化监管体系、科学适度的评价标准、全程体系构架及过程控制等方面,探讨了毕业论文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独立学院;毕业论文;5M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8-0172-03
1 独立学院毕业论文的两难现状
依托母体高校的教育资源,独立学院快速发展,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然而,伴随独立学院的发展过程,不可避免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过分依赖母体资源、培养目标的同质化等,作为本科培养计划的最后一环,毕业论文成为问题的焦点。[1]
在现有的教育法规及评价体系中,毕业论文是衡量高校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第一,毕业论文是获准毕业及取得学位的必要条件;第二,毕业论文写作与学术训练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有效途径;第三,毕业论文也是培养结果的显性展示,是对学生专业素质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检验。[2]在专业检查和教学评估中,毕业论文一贯是重点反映的核心指标。
另外,近年来,迫于就业压力,毕业论文的时间被越来越多的挤占,到了大四,毕业生忙于考研、招聘及试用,根本没有精力在学业上投入,于是抄袭及拼凑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互联网更是加剧这一行为,论文质量可想而知。[3][4][5]面对就业和论文质量的压力,学校往往陷于两难境地,最终,保证就业率成为学校、学生及用人单位各方博弈的合理选择,毕业论文越来越背离原制度设计的初衷。
鉴于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教育主管希望严加管理、提高标准来达成论文的高质量,然而,这些并没有解决论文质量下降的趋势,反而由于评判标准过高,影响了对论文客观的评价,反过来加剧了毕业论文制度的僵化。持另一种观点的学者则提出取消毕业论文,这一种观点则得到公众的支持。然而,两极化的认知差异都没有把握问题的本质,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看,目前尚不具备取消毕业论文的前提条件,改革毕业论文制度,则成为必然之路。[6]
2 独立学院毕业论文问题的成因分析
本科毕业论文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只不过独立学院更加明显,多种复杂因素交互作用,加上本身的特殊身份,形成了目前独立学院毕业论文的两难困境。
2.1 独立学院定位及毕业论文功能定位模糊
独立学院定位于“应用型”教育模式,然而,由于惯性以及各种资源的匮乏,大部分独立学院不得不过分依赖母体学校,在培养方案、培养层次及培养过程上,大部分学校办学定位模糊,仅仅是在低层次重复母体学校的办学特点,很难形成真正的差异化培养模式。
独立学院基本全盘继承了“研究型”大学毕业论文制度及管理模式,没有针对“应用型”教育特点进行重新设计,过分强调毕业论文的学术价值,忽视毕业论文作为过程训练的基本功能,重“结果”轻“过程”,考核标准过高,混淆了毕业论文和学术论文的根本区别,影响了论文的质量。
2.2 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缺乏,学术环境差
一直以来,中国教育是以应试教育为中心,高等教育之前,学生几乎没有学术训练,这一环节本应由高等教育补上,然而,本科生的培养计划中缺乏足够的学术训练环节,仅靠毕业论文环节很难完成,这也是中国本科培养的通病。
对于公立大学,学术习惯的形成,尚可以依靠校园的学术氛围及高水平导师的影响,而独立学院教育资源稀缺,基本没有学术氛围,加上本身缺少师资,不得不依赖母体学校外聘教师,学生很难解决论文环节遇到的各种问题,要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十分困难,最终毕业论文流于形式、泛泛而谈也就不难理解。
2.3 论文时间和就业季冲突,社会过分功利化导致片面的就业优先导向 论文的写作需要科学的工作态度、深入细致的思考和反复的调查研究,要求学生静下心来,培养踏实的学风。然而整个社会过分功利化,与上述要求相差甚远。近几年来,就业问题成为一大难题,独立学院更是直接承接了这种压力,升学和就业事关前途大事,自然会舍论文而保就业,这是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持续的就业高压下,保障就业成为高校的无奈选择,这既是政治任务,就业率更是影响高校的专业评估、学位审核,直接关乎高校招生计划等生存及发展。因此,高校普遍以就业为导向,加上用人单位不断提前的招聘计划,从而实质性地导致毕业论文成为形式。
2.4 不合理的教学评估制度和标准
总体来看,对独立学院的评估延续了公办本科院校的制度和标准,没有考虑到独立学院在办学条件及特色上的不平衡性,评判标准过高,脱离独立学院现实水平,以至于不得不依赖母体学校的资源才能达标,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得出客观的评价。
对独立学院论文的质量监控,要求同公办本科相同,忽视了独立学院的差异性,很难进行客观评价。以江苏省为例,每年抽检的毕业论文大约30%为基本合格(数据来源:省教育厅网站),抽检专家的评判结果往往和原答辩成绩很不一致,某些方面,过高的论文评判标准,势必会造成评判结果的混乱。
2.5 缺乏激励措施
在就业向和科研导向下的激励下,学生、指导教师及用人单位均缺乏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普遍放松了毕业论文的要求,大部分学生只求论文过关,造成论文过程有名无实。因此,如何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使导师付出的同时又能有严格激励和约束,这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
3 独立学院毕业论文的5M原则
近年来,围绕本科毕业论文的争议和质疑一直没有平息,是加强管理、提高标准,还是干脆取消本科毕业论文?这种两极化的认识差异都没有从本质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无论从现有的教育制度还是从其本身的应然价值来看,毕业论文的地位尚无可替代,不能因噎废食。本文总结出独立学院毕业论文的5M原则,即多样化(Multiplicity)、适度化(Moderations)、方法论导向(Methodology)、学术道德(Morality)及模式化原则(Modelling)。
3.1 多样化原则
随着本科教育的多元化,单一及结果导向的毕业论文形式过于僵化,已经不适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全程培养的理念,在毕业论文的形式、内容、考核等方面进行多样化改革。第一,形式的多样化。基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性和多样性,毕业论文的形式可以多样,既可以是传统的学位论文,也可以是学术文章、营销方案、项目设计等,使毕业论文模式从单一转向多样化。[7]第二,内容多样化。应鼓励学生跨专业选题,鼓励和实践相结合的选题。第三,时间多样化。适当放宽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安排,兼顾求职与写论文之间的矛盾,避免论文的形式化,适当妥协,灵活贯穿整个大学教育阶段 [7]。第四,考核标准多样化。鉴于论文答辩时间紧,流于形式,可以考虑采取多种考核方式。第五,程序多样化。允许部分学生推迟毕业论文,将毕业与学士学位分离,在规定时间内,学校给予学生若干机会,通过者可以补发学位证。
3.2 适度化原则
独立学院毕业论文,应坚持适度化原则,防止超越独立学院现实水平,提出过高要求,在论文选题、创新性及评判标准上,应该实事求是,适度要求。
第一,独立学院毕业论文,着重实践能力及初步的研究能力,在选题上,应提倡“小即是美”,即“小题目、大文章”,选题尽量要小,对研究的问题明确、细化,避免泛泛而谈。第二,本科毕业论文重在训练,不宜对论文的创新、独立见解或者实际应用价值提出过高的要求,对于本科论文,能够综合运用现有的理论分析具体问题,在某些侧面有所新意,即使是重现原研究结论,也可以是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第三,对于论证的过程,也不需要面面俱到,由于自身能力、经费及调查的范围有限,本科论文一般很难获取十分有效的取样数据,对于学术论文,有可能会影响结论的普遍性,对于本科论文,只要论证逻辑性正确就可以了。第四,论文评判应遵循适度原则,不宜和公办院校同等要求。
3.3 学术道德原则
学术道德是科研人员应该遵守的基本伦理和规范,作为基本训练,毕业论文必须严格遵循基本的学术道德,养成良好的学术习惯。另外,作为训练,在具体指标上应区别对待,适当放宽。
从实际情况来看,学位论文写作中的学术不端现象主要表现为:抄袭、剽窃、拼接、伪造数据及注释失范等。毕业论文学术失范的原因既有学生本身主观的原因,也与学校缺少相关的训练有关,另外,评判标准过高也造成学术造假的行为。
3.4 方法论导向原则
长期以来,中国大学教育漠视方法论的训练,一是因为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传统文化推崇观点而忽视论证过程的科学性;二是即使没有好的方法,结论也可以是正确的,所以基本没有方法论训练。
但是,事实证明,没有管理方法论的指导,毕业论文只能侧重于观点的整理而忽视逻辑分析与推导,难以形成逻辑体系,缺乏严谨的实证分析和数据支撑,整篇文章泛泛而谈。因此,经管类本科论文应该提倡方法论优先原则,一篇论文,如果能按照研究规范做出来,即使结论有瑕疵,也强过观点罗列的结论。
3.5 模块化原则
毕业论文是一个复杂的而且个性化很强的过程,是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训练,必须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基于目前的导师制度,仅靠若干次指导,基本无法达成目标,这就要求通过模式化,将论文的过程转化为若干模块,通过不同模块的解决方案,将导师从低层次指导上解放出来,真正的回归专业指导的本质。
首先,建立相应的论文课程模块,将论文格式、方法论、文献综述等共性的内容集中指导。其次,根据各专业毕业的不同,开设专业前沿、选题指南等专业指导课程模块。最后,制定详细的论文手册,根据不同论文的模式,制定不同的参考模板,使学生得到比较规范的训练。
4 基于5M原则的毕业论文改革思路
独立学院毕业论文改革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从系统构架、制度设计、评估、师资、基础资源、办学理念及强化过程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改革。
4.1 转变理念,以适度性原则还原毕业论文的本质
应该从理念上改变过去那种以合规化为主要目的制度,回归到以学生发展为本,还原论文学术训练的本质。作为训练,过程优先,抛弃过去那种统一化的考核机制,承认不同类型、层次高校之间的禀赋区别。
适度性原则还在于既要高度重视毕业论文的作用,又要防止过分拔高论文的功效,既不要指望论文阶段完全解决学生学术素养的问题,也要防止试图取消毕业论文的无所作为论。
4.2 兼顾不同利益主体,建立多样化、差异化的监管体系 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政府对高校的监管和影响是决定性的,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必须与时俱进,转变监管思路,简化评估标准,使独立学院真正地拥有自主办学的权利,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论文的改革,针对多层次培养模式尝试论文多样化。建立多样化的监管体系,考虑独立学院在办学条件上的不平衡,实施分类检查。
当然,鉴于教育的特殊属性,多样化的监管体系,并非放松管制,而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考核标准,采取结果性和过程性相结合的监管原则,既考虑静态的结果,又考虑持续改善,将论文的监管看成动态的不断完善的一个环节。兼顾不同的利益主体,在论文评估专家组成上,改变过去以清一色名校博导为主的专家阵容,适当增加独立学院名额,实现评估专家的多样性,改善和现实脱离性。
4.3 方法论导向,建立一套科学、公正及合理的评价体系 取消过高的创新性与学术性要求,重构独立学院毕业论文写作的指标体系,使其符合独立学院实际,从结果导向逐步转向方法论导向,重在考查学生在毕业论文过程中受到的学术训练及方法。
进行论文的多样化改革,同时需要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否则,就会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混乱状况,从论文的选题、文献的收集及综述、过程控制、答辩的形式等都要有一套科学的评价方法。
4.4 持续进行教学改革,建立模块化的论文课程体系
毕业论文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考虑,建立一套贯穿大学教育过程,有机结合课程论文、学年论文、社会实践及毕业实习的有机融合的论文体系。
改革教学模式,改变长期以来大学教育重理论、轻思维的模式,训练学生的逻辑能力和创造能力。改革考核模式,尝试研究报告、课程论文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为毕业论文打下基础。建立配套的毕业论文课程体系,通过开设写作指导、文献查阅、管理方法论等通用模块和专业前沿、选题研究指南等系列专业课程模块,改变现有的过分依靠导师指导的情况,并通过系列的考核,有效控制论文的过程。
4.5 坚持规范性原则,抓好论文过程控制,真正提高论文质量 在现有环境下,更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强论文的过程控制,严格过程管理,完善评价标准,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要坚持规范性原则,对于不能按照要求达标的论文,要严格处理,杜绝为了应付检查而随意制造数据。
4.6 转变单纯的就业导向,着眼长期的激励措施
社会各界都要转变就业导向下某些错误观念,打破急功近利的想法,还大学教育本来的轨迹。对于论文中的各种主体,要采取多样化的考核及过程控制,以满足照顾多元化的利益诉求,立足长期激励,才能使毕业论文的质量得到真正的保证。
5 结 论
毕业论文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由于本科教育的多元化,就业的压力,毕业论文环节需要改革,本文总结出经管类毕业论文的5M原则,即多样化、适度化、方法论导向、学术道德及模块化原则,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应该能够找到一条适合独立学院的毕业论文之路。
参考文献:
[1]时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J].中国高等教育,2010(7):45-47.
[2]蒋亦华.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阐释与建构[J].现代大学教育,2009(2):101-106.
[3]田春生.目前我国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29(4):63-67.
[4]柯颖.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对策思考[J].学术论坛,2008,31(10):203-205.
[5]陈艳娇.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设计方案新构思[J].江苏高教,2011(5):93-94.
[6]徐海成,芮夕捷,马银波.经管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情报杂志,2009,28(9):88-91,106.
[7]邵维加,黄建荣.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运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26(4):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