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及路径研究
2014-04-29高旻付海
高旻 付海
[摘 要]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高效益、高效能为发展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企业及地方政府机构的关注。重庆市作为西部老工业基地,能源消耗仍以煤炭为主,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工业能源消耗量大,节能减排空间巨大,发展低碳经济对重庆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耗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目前重庆市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及水平出发,研究分析全市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构建重庆市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低碳经济;产业结构;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2-0156-02
1 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它实际上就是提倡人类以低排放、低污染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替代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制定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 重庆市低碳经济发展状况
2.1 能源消费现状
能源消费总量仍呈增长趋势。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从2006年的4882万吨标准煤增长至2012年的8285万吨标准煤,增幅达到69.72%。其中,煤炭消耗量增长63.26%,天然气消耗量增长76.70%,油料消耗量增长99.10%,电力消耗量增长78.44%。能源消费总量仍保持上升趋势,但2012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趋势明显放缓,较上年仅增长4.2%。
能源消费结构以原煤为主。2012年全市消费原煤折合标煤5521.11万吨,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66.64 %;消费天然气折合标煤941.24万吨,占比11.36 %;消费油料折合标煤933.99万吨,占比11.27%;消费电力折合标煤888.6万吨,占比10.73 %。从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看,2012年原煤所占比重较2006年下降2.63个百分点,天然气、油料、电力分别增长0.45、1.66、0.53个百分点。重庆市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客观上决定了以原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将难以变动。
2.2 重庆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衡量低碳发展水平,除了发展阶段这一基础因素外,还必须衡量城市或国家是否具备发展低碳经济的潜力: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及消费方式。本文选择人均碳排放和碳生产率作为低碳发展指标;同时将重庆市与北京、天津、上海、四川进行对比研究,分析重庆市低碳经济在全国处于何种地位。
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是按照能源消耗量折算为标准煤消耗后乘以碳排放系数所得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参考系数按照《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选取;碳排放系数按照《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选取。。
从人均碳排放量看,天津市人均碳排放最高,为3.054吨二氧化碳/人;四川省人均碳排放最高,为1.216吨二氧化碳/人;重庆市人均碳排放量在五省市中处于中等水平,为1.682吨二氧化碳/人。
从碳生产率看,北京市碳生产率远高于其他四省市,达到6.635万元/吨二氧化碳,其次是上海市达到3.832万元/吨二氧化碳;而四川省和重庆市相对于北京、天津及上海而言,处于较低水平,且重庆市碳生产率在五省市中最低,仅达到2.303万元/吨二氧化碳,为北京市碳生产率的36.64%。详见下表。
3 重庆市发展低碳经济路径
3.1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积极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开展“十二五”前三年“两高”行业落后产能排查。将高能耗低产出的产业和产品纳入结构调整范畴,采取引导、鼓励、行政、法律等手段使其退出市场。严格项目管理,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或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依法依规全面清理违规在建和建成项目。对未完成淘汰任务的企业,不予核准和审批新的投资项目,依法吊销落后产能企业的排污许可证和生产许可证。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三大优势产业,培育新材料、生物、新能源三大先导产业,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过130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左右,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0%以上,成为全市工业的主体和国民经济的支柱。
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实行煤炭消费目标责任管理,严控煤炭消费总量,降低煤炭消费比重。严格限制高硫煤的使用。加大对页岩气、城市垃圾沼气等非常规气的开发力度。增加天然气供应,优化天然气使用方式,新增天然气优先用于居民生活或替代燃煤。积极推进水电、风电、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建设,有序发展热电联产。
3.2 加快建设节能减排降碳工程
燃煤锅炉(窑炉)改造工程。启动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开展燃煤锅炉能效和环保普查,推广高效节能环保锅炉,实施锅炉节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锅炉。推广富氧燃烧、蓄热式燃烧等高效窑炉节能技术。
电机系统节能工程。落实电机能效提升计划,制定电机系统节能改造方案,加大对电机能效提升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采用高效节能电动机、风机、水泵、变压器等更新淘汰落后耗电设备;对电机系统实施变频调速、永磁调速、无功补偿等节能改造。
余热余压利用工程。在钢铁、建材、化工、轻工等余热余压资源丰富行业推广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技术,推进低品质热源的回收利用;推广余热发电、瓦斯发电、螺杆膨胀机发电、机械蒸汽再压缩等技术。钢铁行业重点建设矿热炉烟气余热锅炉和发电装置;建材行业重点推广玻璃熔窑余热发电技术;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推广机械蒸汽再压缩浓缩技术。
能量系统优化工程。加强电力、钢铁、合成氨等行业企业能量梯级利用和能源系统整体优化改造,开展发电机组通流改造、冷却塔循环水系统优化、冷凝水回收利用等,实施输配电设备节能改造,深入挖掘系统节能潜力,大幅度提升系统能源效率。
3.3 狠抓重点领域节能降碳
加强工业节能降碳。以扎实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主线,重点抓好电机能效提升计划、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提升、工业节水技术标准提升计划、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5项的专项节能工程。持续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推动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制定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推动建立企事业单位碳排放报告制度;强化节能降碳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落实奖惩制度。
强化交通节能降碳。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支持清洁能源、新能源及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在公交、公务、出租、环卫等领域大规模推广使用电动汽车等清洁能源汽车,并加大充电、充气站配套设施建设。实施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退出制度。大力推进“绿色航运工程”,降低运输综合能耗。加速淘汰黄标车、老旧机车、老旧船舶。
抓好公共机构节能降碳。全面淘汰低效照明产品,推广半导体照明。优先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公共机构节能改造。进一步加强公务用车管理,严控公车数量,严格执行公务车油耗定额管理标准,提高公务车辆中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比例。
3.4 加快节能减排降碳技术的推广应用
加大节能减排技术降碳推广力度。健全节能低碳技术遴选、评估与推广机制,加强节能减排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编制重庆市节能低碳产品技术推广目录,充分利用节能低碳产品技术目录积极引导企业应用先进适用产品技术。
严格执行淘汰目录。严格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和《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对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实行淘汰制度。对仍在使用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的企业,督促其尽快淘汰落后设备(产品)。
参考文献:
[1]李成华.重庆发展低碳经济路径浅探[J].重庆经济,2010(1).
[2]赵逖.重庆低碳经济发展对策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0(5).
[3]刘玉岗.武汉市低碳经济发展路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10(6).
[4]谢军安,郝东恒,谢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J].当代经济管理,2008(12).
[5]刘文玲,王灿.低碳城市发展实践与发展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