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事向谁说?
2014-04-29白燕
白燕
那是一个中午,我来得比较早,在办公室里忙碌着。突然听到一阵刺耳的叫喊声,我赶紧跑出办公室。一个男生大叫着从教学楼上冲下来,情绪特别激动,对着学校的大门口边叫边哭。我跑过去问他发生了什么,拉着他向大门口走去。此时,他的妈妈在学校大门外,他边哭边对妈妈说自己的胃不舒服,恶心,病还没好,要回家休息。这位妈妈听完后,生气地对我说,“这孩子天天都说不舒服,回到家什么事儿也没有,一说上学就这个样子。”妈妈边训斥,孩子边哭边捂着肚子干呕。我问妈妈:“带孩子检查了吗?”妈妈说:“检查过了,可他就是哭着不愿意来上学,都好几天了。”这时,班主任也赶了过来,对我说:“浩浩上学期才转来,表现可好了,还是我们的小班长呢!可这学期成绩下滑,上课注意力也不够集中。”此时,旁边的爷爷说:“原来,孩子爸妈一直在外面打工,上学期他爸妈回来了,这几天,他爸妈又准备走呢!”听到这些,我终于明白,这是一个留守儿童,困扰孩子的并不是躯体的疾病,而是心理。
我告诉浩浩:“你的情况老师已经知道了。老师建议你先到教室里去上课,如果你还不舒服,可以到办公室找我。”浩浩听了,不情愿地站在那里。我又对他妈妈说:“你以后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尽量不要发脾气。孩子对母亲的依恋那是天性,再说你常年在外,孩子缺乏母亲的照料,他渴望关爱。”浩浩的妈妈听我这样说,脸红了。看她如此,我不忍多加责备。看着妈妈离去了,浩浩又哭起来了。我拉着他的手,和他一起回到了教室。
第二天,我在学校大门口值班,在即将关闭大门的时候,我又看到了浩浩,爷爷站在他身边。他愁眉苦脸地看着爷爷,捂着胸口,磨磨蹭蹭地不愿意到学校来。见此情景,我赶忙过去,看着老人无奈的表情,我对浩浩说:“从老家到县城这可不近啊!这天开始冷了,你爷爷骑着电动车跑那么远的路,你看你爺爷的脸和手,都成什么样儿了?你不心疼他吗?”浩浩低着头不说话。我接着说:“你要是一直这样的话,老师建议你转回老家上学,这样你吃住在家,还可以和妈妈在一起。”孩子轻轻地摇摇头,我趁机说:“如果愿意在这儿上,咱就好好上。再说,你妈妈也告诉我了,她今年不去远处工作了,你一周还有两天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以前你不是和妈妈一年才见一次面吗?”说到这儿,孩子点点头,向班里走去。
之后,浩浩又单独来找过我两次。因为前一段时间成绩下降,老师把他的班长撤了,我私下里和他的班主任沟通,让班主任再给他一些为同学服务的机会。课间,我又多次找到他,鼓励他。慢慢地,孩子干呕的症状消失了,也不再缠着妈妈了。
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因为缺少父母的关注和呵护,所以,他们渴望得到情感的呵护和生活的照料,往往情感丰富而脆弱,易产生认识上的偏离,以及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有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在人际关系和自信心方面明显不及正常家庭的孩子。
因此,建议尽量避免父母双方都外出工作,最好能有一方留在家里。外出工作的父母要经常给孩子的监护人打电话,了解孩子的最新动态,也要多给孩子打电话,让孩子在精神上得到满足。缺乏沟通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陌生、疏远的感觉,即使团聚时,也没有太多的话说。如果电话里不方便说,通过书信表达也是一种好的方式。回家探亲时,多和孩子在一起,多给孩子展示自我的机会,帮孩子树立自信心,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老师也应该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爱,如果发现孩子状态不佳,可设置个别心理辅导,及时帮助孩子解决心理问题。当孩子有进步时,老师可以给父母发个短信,让家长出门在外也能及时了解到孩子的学习及生活各方面的情况。老师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留守儿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因为他们之间有相同的经历,比较容易相互理解。相信有了家长、学校的共同努力,孩子会更加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