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让焦虑阻挡前进的脚步

2014-04-29胡志刚

心理与健康 2014年11期
关键词:休学二中小丽

胡志刚

每年的4月前后,都会有一些学生在父母的陪同下来我们心理咨询治疗中心,他们是面临中高考的学生。这些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平时学习成绩很优秀,考试成绩却不理想。

家长见到治疗师第一句话就是:“这孩子平时学习都挺好的,每次考试都在年级前几十名,最近不知为什么成绩下滑了。这时家长应该想一想,家庭是一个系统,孩子出现了问题,说明他生活、学习的环境出了问题,只有整个家庭系统都相应作了调整,这样,孩子才不至于出现问题。

4月下旬的一天,我的心理咨询室走进了一家三口。女孩小丽是某中学初三的学生。她的父母对我说:“不知为什么,这孩子突然和我们提出说今年不想参加中考了,想休学,重新上初三,并说明年一定能考上重点。”其母亲说,他们没给孩子任何压力,“这孩子很听话,学习不用我们管,自己很努力,只要正常发挥,考二中是没问题的”。

于是,我单独和小丽谈话。

“中考有哪方面的压力?”

小丽:“我妈经常和我说,二中的学习气氛怎么怎么好,每当领我买东西时,都要提到‘学习两个字。”

我:“听你妈说,你爸从不和你谈学习的事,你爸对你没有压力吧?”

小丽:“他越不吱声,对我的学习压力就越大,他心里非常希望我考上二中。”

我继续说:“别人对你学习有什么影响吗?”

小丽:“我奶奶及姑姑经常说我以后能考上清华、北大什么的。”

我说:“凭你现在的成绩,是没有问题的,怎么想休学呢?”

小丽:“我怕考不上,对不起我爸妈,还有我奶奶姑姑她们。我想象不出,如果我考不上,我爸妈会是怎样失望的表情。”

孩子很在乎父母的情绪

教师和父母同为应试教育的两个直接与孩子们打交道的链条,但是,父母却不知道孩子的心里对他们的需要是不同的。对教师的核心是学习,这是无可非议的,而对父母的核心是“无私的爱”的需要。

在有的家庭里,孩子只有在学习好的时候,才能得到父母从精神到物质上的“无私的爱”。在父母权威的作用下,在孩子需要父母的情况下,就认可了这样的一个公式:学习成绩好=爱。孩子的心里只有两种结果:好好学习,考上父母期待的重点中学,或者大学;如果考不上,就对不起父母。当想到考不上的时候,恐惧就来了,这就是焦虑的主要因素之一。父母的言行控制了孩子,让孩子按照父母设计的路线去发展。

如何预防和改变这种创伤呢?

首先,孝顺≠什么都听。

涉及孩子的学业方向或者前途择业,父母可以说出自己的意见供孩子参考,了解孩子的爱好、能力,给孩子正确选择的空间,这样,孩子才会积累正确思考、判断的能力和经验,为他以后独立正确处理各种问题奠定基础。

其次,自我成长。

父母们带給孩子的压力一点不比应试教育小,甚至父母的压力远超过教师。他们担心孩子跟不上社会的步伐,担心孩子被社会淘汰,自己又缺乏成长的空间,于是将成长的压力全都放到了孩子的身上。

比较好的情况是父母既重视孩子的教育,自己也在成长,这样,父母和孩子就不容易对适应社会产生恐惧和焦虑。父母不应一味地说教,更不应将自己的焦虑转嫁给孩子。

猜你喜欢

休学二中小丽
解析几何试题精选
启航
——松江二中(集团)初级中学校歌
庐江二中简介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商量
休学创业
教育部:将对高校弹性学制和休学创业作出规定
小财迷
要笑一整天
晶莹的泪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