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重视加强生活作风建设
2014-04-29杜治江
杜治江
一个人的生活作风对其精神状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健康向上的生活作风可以锻炼人、熏陶人、成就人;奢靡浮华的生活作风则可以腐蚀人、毒害人、毁灭人。改革开放以来,少数党员干部,甚至是高级领导干部由于生活作风不过硬,没能经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蜕化变质,堕落为腐败分子,锒铛入狱,教训是极其深刻而惨痛的。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我们国家要出问题主要出在共产党内,我们党要出问题主要出在干部身上。党培养一个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是很不容易的。这些年,一些干部包括一些相当高层次的领导干部因违犯党纪国法落马,我们很痛心,都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对这些年来贪官落马原因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党员领导干部因生活不正派、情趣不健康而导致身败名裂的为数不少。这些党内堕落分子虽然只是党员干部中的极少数,但在党内党外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可见,生活作风问题已不仅仅是党员干部的个人小问题,而是关系到党的作风、形象和威望的重大原则问题,更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一、充分认识加强党员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生活作风,是指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在个人操守、品行、生活情趣、道德准则等方方面面,党员干部生活作风同学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一样重要,关乎党的形象。
1、加强党员干部生活作风建设,是实践党的宗旨,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党员干部保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生活作风,既是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要求在生活方面的具體体现,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生活准则。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体现,党的执政使命要靠千千万万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只有党员干部在平时注重优良生活作风的点滴养成,才能使广大党员在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真正做到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
2、加强党员干部生活作风建设,是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回应了人们强烈要求惩治腐败的殷切期待。通过媒体曝光的案例一再显示:党员干部不论地位有多高,级别有多大,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就要被绳之以法,就要被送上法律审判台。而对这些因腐败落马的领导干部的人生轨迹作一番考察就不难发现,他们从党的高级干部蜕变为犯罪分子,其堕落往往是从道德底线的失守、生活作风上的不检点打开缺口的。因此,加强党风建设,遏制腐败现象,必须从抓好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着手,这是我们党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切入点。
二、深入了解党员干部不良生活作风的表现形式
1、在物质生活上追求享乐化。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腰包逐渐鼓起来。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逐步滋长蔓延起来。一些党员、干部受其影响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丢得差不多了。他们守不住清贫,耐不住寂寞,抗不住诱惑,崇尚及时行乐,沉溺于灯红酒绿,流连于声色犬马,成为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俘虏,倒在了糖衣炮弹面前。
2、在文化生活上表现得消极、颓废。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人生观、义利观严重扭曲。他们无视党纪国法,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百姓,忘记了自己是宣过誓的党员,干出与自己身份极不相称的事情。他们抛弃了崇高理想,不信马列,改信上帝,与所谓的“富豪”、“大师”打得火热,迷恋于求神拜佛;有的违背社会主义道德,同多名女性发生不正当两性关系,甚至养“情妇”、包“二奶”,全然不知廉耻。
3、在社会生活上表现为极度庸俗化。一些党员干部奉行实用主义,陶醉于编织关系网,利用同学、同事、战友、老乡等社会关系作掩护拉帮结派搞“小圈子”,建立利益同盟。在个别领导干部的“小圈子”里,搞人身依附关系,讲究哥们义气。在他们眼里,党纪国法成为摆设,规章制度奈何不了他们,“小圈子”成为名副其实腐败小团伙。
4、有的领导干部对自己的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及所谓“贴心朋友”采取放任态度。对他们利用自己的权力捞取不义之财视而不见,并且极尽隐瞒、迁就及庇护之能事,甚至对一些检举、阻碍他们捞取不法财物的人进行打击报复;有的利用自己权高位重,为配偶、子女升迁谋取最大利益,甚至不惜弄虚作假,欺骗组织,以达到“封妻荫子”的目的。
5、赌博现象屡禁不止。少数党员干部对工作缺乏应有的激情,而对打牌、搓麻将等赌博活动却兴致勃勃,有的热衷于参与社会上的一些赌博活动,而且赌资巨大,有的甚至携巨款到境外赌博。他们梦想一夜暴富,因而有的人借赌博之机大肆收受贿赂,有的人入股黑社会犯罪组织,并为他们洗钱充当保护伞,这是一种政治赌博,最终都难免掉进自毁前程的深渊。
三、深刻剖析党员干部不良生活作风产生的成因
世间万事万物产生、发展都存在因果关系,人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从而导致相应的结果。
1、不良生活作风产生的主观原因:①党性修养不强,理想信念丧失。一些党员干部没有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平时不讲学习,放松了主观世界改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从而导致理想信念退化,生活作风腐化,价值观念日趋功利化。
②“小节无害”观念严重。一些领导干部往往对大的事情比较重视,能够认真对待,不敢马虎,但在小事上却不注意,小节上不检点,最终由一个不起眼的“小耗子”演变成一个侵吞国家巨资的“大老虎”。甚至成为被人利用的工具竟源于自己的“小爱好”。
③攀比心理作祟。当今世界纷繁复杂,各种价值观念相互激烈碰撞,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一些党员人格有缺陷,心理不健康,看到一些“大款”挥金如土,包养情妇,心理不平衡,面对各种诱惑失去了政治鉴别力,欲望膨胀,以身试法,走上了不归路。
2、不良生活作风产生的客观原因。由于监管机制不健全,造成了对党员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监督管理的失控。
①监督体系不完善。在我国,领导干部生活作风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个人隐私问题,社会公众乃至组织都无法有效监督。这是因为我国正处在转型时期,监督体系不完善,现有的管理监督体制独立性、权威性、操作性不强,很难起到积极的监督作用。
②制度执行不到位。近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制定出台了不少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和落实。一些制度在落实中变形、走样,致使少数自我约束力差的干部在生活作风上出现“滑坡”也就难以阻止。
③惩治力度不够大。与领导能力、工作业绩相比,生活作风问题仅仅被看作是小毛病和小节。许多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问题都是在其贪污受贿等经济问题受到查处后才浮出水面,许多案件即使带出此类问题往往在处罚上也被忽略。
四、把培养党员干部優良生活作风作为必修课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不仅要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把握自己,也要在日常小事和生活细节上坚守心灵的“防护堤”,模范地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讲操守、重品性,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秉持严肃的生活态度,树立良好的生活作风。把优良生活作风当作必修课来培养。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理想的滑坡是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危险的动摇。对此,习近平指出,对党员、干部来说,思想上的滑坡 是最严重的腐变,“总开关”没拧紧,不能正确处理公私关系,缺乏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了。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他强调,党员、干部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可见,党员干部只有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真正敬法畏纪、遵规守矩,才能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从而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2、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起好表率示范作用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作风正,则人心齐、事业兴;作风不正,则人心散、事业衰。人民群众正是通过党员干部的一举一动来评判党和政府的威信。邓小平早就指出,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习近平也指出:“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党员干部只有自觉提升品行修养,用严格的尺子衡量自己,用很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常修为政之道,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才能在群众中真正显示强大的人格力量,从而起到示范表率作用。
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不是一己的好恶问题,而是一个人人生观、是非观的直接表现,是一个人精神境界、思想观念、品行操守的具体反映。一个人生活作风不正,其他方面的作风肯定好不了。“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切实改进生活作风,不仅不敢沾染歪风邪气,而且不想沾染歪风邪气,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培养优良生活作风如同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犹如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持续努力,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