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高考,一种精神的沉淀
2014-04-29
杨林,1992年2月出生。现就读于山东大学医学院。有时候有点闹腾,有时候安静得出奇,喜欢新鲜的事物,是在女生中少见的非吃货。曾发表作品《白色》《无题》《极光》《城里城外》《彩色印刷》等。
成长:用阅读去寻找内心的平和
我接触文学的时间并不算早,虽然小时候书橱里就有特别多的外国文学名著,但他们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帮助我完成暑期阅读作业,或者说是为了完成老师要求的读后感作文。现在想想还真得感谢当年网络的不发达。高中开始读一些文学作品,从女生最开始都会喜欢的花花绿绿的杂志开始,到后面各式各样的现代题材的作品,最后一度沉迷于网络小说。但是自从高考的重担慢慢压下来,从高二下学期开始我就变得越来越浮躁,心不能沉静下来去看书做题,甚至有的时候就连坐在教室里都会特别烦躁。这个时候我就选择读一些能让心情平静的文字,在高三的一年,我堆下来的书已经远远超过高中三年所有复习资料的厚度,当然这是我高考完收拾东西的时候才特别惊讶地发现的。
我是余华老师的忠实粉丝,从我读他的《活着》开始,就被他的语言震撼了。用词极其朴实,但是读起来之后,味道更浓,以至于读完之后会有很深的印象。现在的青春文学,很多文字读下来之后其实真的是没有什么印象,只觉得当时读的时候还不错。到了大学之后,买全了余华老师所有的书,直到去年出版的《第七天》。《第七天》这本书和余华老师之前作品的风格明显不同,青年读者更加容易接受——之前余华老师的书是以新中国建国之后不久包括文革时期作为文化背景的,相对的代入感不会那么强烈。当然,这绝对不会影响每一本书的精彩程度。
升入大学后,有一段时间读了一点哲学,我有幸了解了黑格尔、叔本华和弗洛伊德等人的理论,比如思维和存在,生命与死亡,表象和意志等。我只想说的是,哲学真的没有大家认为的那样不可接触,深入浅出地了解一点,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观点就能改变你对世界的看法。对于我个人来讲,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的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一些经典的论点,每次读后都会觉得像是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就像是你生活在千篇一律的生活里,突然有个人告诉你,喂,我们去山里玩玩吧。我从未期待过这些学习能够帮助我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我也没有想得到什么,只是单纯地思考过就结束了,但我相信,它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我对世界的看法。实在才疏学浅,亦不能领略一二,不敢班门弄斧,只是最近越来越觉得经典就是经典,经过历史沉淀的魅力是不会随着社会浮躁或者新型事物出现而被埋没,不管你什么时候碰见它,她永远都在闪光。
当然,阅读和生活态度相似,我并不排斥现在越来越多的青春文学作品。我自己的文字现在很不成熟,所以会挑选一些当下写手的作品,了解他们想要传达的信息和思考、表达问题的方式,学习精彩的部分,而且经常会感动,会敬佩他们思考的成熟和想象的天马行空。单纯地沉浸在享受或者是精神刺激里而缺乏了在阅读中思考提升以及获得心灵裨益的过程,反倒是浪费了时间。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当你想要提起笔写点东西时,当你想要讲一个小故事和大家分享时,你就开始了一段自我修行的旅程。当然,你反馈出来的成果不仅仅是严肃文学,因为你发现这时候你可以更加容易地去做搞笑的剧本,或者小品的段子,再或者是上交的论文,这些就像是阅读给我带来的附加馈赠品,在大学阶段我很有幸享受得到。
另外,不要过度沉浸于自己的世界,文学不仅仅是阅读的全部。把自己当作一个开放的瓶子,接受社会上的各种信息、各种观点,一个真正有才学的、富有创造力的作家从来都不会有闭锁的生活态度,他接受了不同的观点,或者讲故事或者言辞犀利发时评,没有不让人拍手叫好的。
大学:人生最重要的阶段
没有走进大学的时候,听说了不同版本的大学生活。我现在就读于山东大学,在踏进这个校门之前,我的哥哥姐姐分别都在不同的时间走进了山大然后在我即将走进来的时候离开了。他们离开之前还不忘涮我一把,他们讲山大特别大,像山那么大,在里面你要坐公交车去上学,骑自行车的话那时间比绕护城河一周还长。我就这么相信了。抱着大学竟然这么大,上学上课怎么怎么困难的想法来到山大之后,我就深深地被“震撼”了。医学校区作为山东大学最古朴的校区,直觉上只比我们高中大一点点啊。
很开心,在大学里遇到了来自于不同地方的同学,我一直把这当作我在大学阶段最宝贵的财富。说到大学,管理相对不会那么严格,所以平时生活中,如果8:00上课依旧可以7:30起床,有整个班级的同学陪着一起踏着铃声走进教室(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曾经有一次忘记了什么课,我提前15分钟到教室竟然没有人(但是隐隐感觉班长过得不是太自在),当然此种行为不提倡,还是应该遵守纪律的,但是自己感觉这种轻松的环境也是大学的一种氛围。当然,大学的学习生活还是很枯燥的,专业课的东西你不努力真的得不到一个满意的成绩。大学的生活尽管以奖学金标榜高分学习,但是我们仍旧能看到不同的牛人在专业之外的领域发散着光芒,或者创新实验,或者是主持唱歌跳舞,或者是组织管理社团,或者是参与创业计划,或者是在承担社会上的一些角色。大学的生活就像是摆在盘子里的水果,不管你选择什么都是有理由的,只要你喜欢,并且愿意去做,那这是你精彩的人生,没有人会对你说三道四,而这也只针对专业之外将来我们走向社会能够区分我们角色定位的东西。你会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喜欢的人,你愿意花时间待在一起的梦想,或者你会在大学真正地发现自己,曾经因为某些原因被搁置的想法在这里碰撞,从而你在大学真的会收获到很多朋友。
我在大学欢迎你的到来,希望你能够在努力拼搏之后,在下一个人生阶段找到不同于我现在所发现的魅力。大学,我来过,我从不后悔这四年的青春,从未觉得荒废了时光,只觉得全是回忆和成长,大学于我足矣。
特别访谈
新作文:杨林你好,感觉你的性格很直爽。这会不会使你更容易用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杨林:性格方面感觉自己还挺两面的,想法简单胆子大,做事不会有太多顾虑,但是一个人的时候还是更喜欢安静一点,这应该是大多数女生的共性吧。如果谈到在写作方面的影响,觉得静下来的时候会更容易去想细腻一点,会沉下心来给自己笔下的人物赋予性格,而简单的思考方式让我不太会顾忌直白的表述,所以有些时候内容稍显偏颇。喜欢简单的生活,想到什么就去做,太多的约束会让我特别不自在。
新作文:一般来说,引发你去写作的动力是什么?写作在你心目中占据怎样的地位?
杨林:写作灵感爆发的时候一般会是在一个人看书的时候,看到书里某处的情节会突然蹦出其他想法,天马行空地想到一个人物的大致故事,然后在某一天一时心痒,就想把这个故事写出来和大家分享。更多的时候会在考试之前用书来沉静自己的思想,会越忙越容易下笔,反而如果是在很清闲的时候,基本写不出什么东西。写作和阅读在我的生活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感觉如果没有它们的存在,哪怕是学习或者其他活动再充实,也会觉得自己仍然缺少什么。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我可以让自己的感性思维完全占据当下的想法,尽情去表达自己的感情。
新作文:现在是12月,你觉得这个时候的高三学生要注意一些什么?
杨林:到12月啦,我记得我高考前的寒假在空荡荡的学校里找了一个教室被各种模拟试卷砸得头晕目眩。天气很冷,更重要的是心情特别急躁,因为在高强度学习后根本看不到进步,会否定自己。后来想想,这个时候真的不要急躁,不要逼得自己太狠,也千万不要妄自否定自己。如果现在你就想达到你想象中的高考时候的水平,那你剩下的半年时间岂不是没有价值啦?现在是最容易浮躁的时间,每个人都一样,与其焦虑,还不如安心去度过。
新作文:未来有什么规划吗?打算如何实现?
杨林:比起长远的规划,现在比较现实的事情就是希望自己能够顺利迈进研究生的生活,理想中的自己不仅能够练习好相关的技能,还能成为一名有独立思想的医学家,而不是一个重复每天生活的匠人。然后希望在自己将来的生活中,仍然能够有时间去阅读自己还没有看过的书,越成长反而越后悔之前的生活以及书的积累太少,就像荒废了那段时光。如果还有什么值得我一直坚持的话,我希望能够有机会和大家通过文字的方式来交流。
新作文:最后,推荐一部你喜欢的电影吧,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杨林:说到电影,最近好像都没怎么去看,那就跟大家推荐一部动画电影《河童之夏》,本来是偶然看到的,但是效果却出乎我的意料。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小学生康一偶然捡到了河童(日本传说中的一种动物),然后和它秘密地生活在一起,但是最终因为河童不属于人类的生活,离开了康一的故事。整部电影的感情表现十分饱满,虽然制作受到当时水平的限制,但是承载的意义却一点也不渺小,内容方面比不上宫崎骏的动画那么温馨,但是这部电影却影响了我好久——希望能有个河童朋友。
才女新作
由我决定的生活
杨 林
大约是在三岁时,开始有了记忆。
祖父家有一套很老很老的房子,好像我最初所有的记忆都是从那栋老房子开始的。在小的时候,我最经常做的事情就是趴在祖父的腿上,听他讲很老很老的故事。祖父一家从很远的历史里走过来,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在村里挖过河道,炼过钢铁,种过土地,受尽了各种辛苦,没日没夜地为生计发愁。后来记忆在祖父的眼角缓缓地融合,渐渐汇成了长久的皱褶,时间在上面悄然显形。原来我是矮个头,现在我也长大了,祖父和我的岁月都在时间里消失不见。老房子整天发出莫名的响声,木头都渐渐变成了漆黑的颜色,看不出当年的纹理。距离老房子不远就是城镇里的高楼,天空在头顶上随意地拼盘,而祖父坚持住在这里,陪着老房子过着它剩下的岁月。祖父闭着眼睛缓缓地讲他的故事,因为后来抓住了好时机,祖父读了书学了医,所以现在成为了村里少有的知识分子,逢年过节都会有人来找祖父写对联,头疼脑热的都来问个药方,村里的人对祖父很尊敬,因为似乎每一个字都有祖父的保护咒,保护这个村子里的很多人安然无恙地度过了记忆里的每一段光阴。
我最终还是遵照祖父的意愿考进了医科学校,他相信是知识改变了他的命运,他有个医学理想。祖父在某一天和我闲谈,讲到了小时候有一次我跟随他在医院里上班,我走的时候死抓着一套医学模型不放,祖父就偷偷帮我带回家,然后祖父在模型上教给我的知识,成为了那段时间我最引以为豪的东西。说实话,这件事情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是对于祖父而言,也许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祖父相信学医能够在将来改变我的命运,于是我从小就被灌输了各种医学的梦想,也许我最早接触的教育类读物就是祖父的各种画着不同花花草草的中医书,里面变幻的不同的图像竟然是我小时候似懂非懂的消遣,所以,我一直以为自己是正义的化身。我会在小时候的游戏中扮医生,我会向祖父拿药去帮助受伤的大牛,我会坚持看祖父给找他看病的乡里乡亲开药方。现在,我在一个不知道比祖父当年好多少倍的环境中继续着不同时代的那个梦想。时间把万物都煮成回忆,而我在回忆里用自己的方式旅行。
不知道怎么形容这个旅程,美好如斯,携带着我最自信的情绪。在我的旅程里,既有老式的绿皮火车,也有先进的空调车厢;既有当年夏天啃着冰棍跳的一个个方格,也有现在风扇猛吹的电脑和午后悠闲的红茶;既有狭窄泥泞的乡间小路,也有因为人口稀少而空旷的柏油马路。还有的是,祖父泛黄的书页,祖父颤颤巍巍写下的药方,还有我正在进行的青春,我许诺给祖父和自己的长久的执着。
我们有着很具象的年轻,时间的流逝给了我们一个个成长的理由。每个人对于未来的梦想一定会有,但是也许我们不再希望成为科学家,不再希望能够开一间卖糖果的小屋,不再希望变成城堡里的公主。无数个故事在时光里轻盈地闪动,飞到我们身边的时候,经过了时间的雕刻,也许有些变成了泛黄的照片,被下一个理想盖过,再被下下一个盖过,也许有些成为了习惯,也许只是穿越了几个春夏秋冬变成了更坚固的坚守,最简单的心愿变得最清晰,而我们自己则在时间的轮廓里慢慢地脱胎换骨。
我坚持我的生活,而且它正在徐徐张开,从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