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加强学生解题能力的初探
2014-04-29吕凤俊
吕凤俊
摘要: 新课程改革更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众观历次高考命题,对学生灵活解题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加强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生物教学中。
关键词:解题技能 审题能力 生物教学
解题能力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突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解题技能培养。
一、审题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读懂试题,所谓“读懂”,是指能够完整理解题意。这是审题最简单、最基本要求。审题时要做到看全题目条件和结论,防止出现以偏概全误解题意。
其次,抓住“题眼(关键点)”,构建“桥梁”挖掘隐含条件,用浓缩条件复述题意。这样能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对题意理解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审题能力。实际上,在复述的过程中,题目内容转化为鲜明的表象,让学生真正进入角色,答案也会显而易见地浮出水面。
例如,(2012四川高考)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
B.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
C.当胰岛素浓度为40μ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
D.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
【解析】曲线题审题首要注意“横、纵坐标单位及名称”,然后是“起点、终点、拐点以及相关曲线的变化”。不难看出此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血糖的调节过程。正确答案选B。但很多同学错选了C项。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认为两曲线的交叉时血糖的消耗速率和血糖的补充速率相等,血糖浓度会较长时间维持相对稳定。但忽略纵坐标的数值,当胰岛素浓度为40μU/mL 时,血糖补充速率(约0.8mg/kg.min)小于消耗速率(约3.5mg/kg.min),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逐渐降低,故C错。
二、明确试题的考向
在明确试题已知条件和要求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确定试题所涉及相关知识范围,洞悉出题人的用心,利用匹配生物学知识全面分析。头脑里装着问题大脑就处于非常敏感状态,会把解决问题信息抓住不放,同时在问题激发下,会有效促进思维活动展开,有时觉得似曾相识,于是顺手拈来,岂不知掉入陷阱而“铸成大错”。教师在平时训练中要坚持变换角度原则,加强变式训练。培养学生推敲其变化,利用重组、转换和迁移方式克服思维定势负面影响,将课本知识与所收集的有效信息充分结合。使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未来综合知识的测评掌握主动权
例如,(2011年潍坊)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α)。下图左边为实验示意图。下图右边曲线中能正确 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A.a B.b C.c D.d
解析:本题从图形分析的角度考查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两重性,在最适浓度前,随浓度增加,弯曲越大,a角度越小。但超过最适浓度,促进作用越来越小,弯曲越小,a角度越大。胚芽鞘去掉尖端自身不再产生生长素,不会超过90°,所以选B。由此可见,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这一考点在不断变换角度和形式。
三、规范做答能力的培养
审清题意,洞悉所涉及知识范围作答时写不出或答题不规范而丢分,是制约解题能力的“痼疾”。
首先,这一问题要求教师不仅要绝对使用规范生物术语进行教学达到潜移默化,更要注意学生在积累知识中的全面性。全面性第一体现在知识构成的全面性,即不仅是学科经典知识。同时,必须吸纳最新、最前沿信息关注热点事件。如艾滋病、克隆技术等,并以此为激发点促进思维能力。另外,是知识摄入途径的全面性,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实习、课外读等作为引导增强信息量。一位专家说过:“问题是由信息引起的”。人们生活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信息像大海的浪涛拍击海岸、冲击人们心灵,自然产生无穷无尽“问题”。黑格尔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其创新能力也来源于此,如果达尔文是个墨守成规的神教徒,就不会有进化论的创立。
其次,要做到语言表达准确化和严密性。如“光合作用速率随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而增大”这种表达不严密,应改为“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而增大”。知识综合和迁移能力可通过让学生通过背诵、口述、默写等方式对教材中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及其结论性语言熟练掌握并及时加以纠正,要求记清、记准。在多年的教学中,我认为其捷径是以概念图为载体,构建知识网络。其能有效呈现思考过程及知识的关联,引导学生思维扩展性,做题时能打开思路而一通百通,有效地克服答题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病。
总之,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分析试题所承载知识、突出关键词语做到规范严谨答题。将每一次练习当成一种挑战,一定能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正确性。
参考文献:
[1] 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