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的德育
2014-04-29何晓海
我在多年农村美术教学中感受颇深,多数学生不是热爱美术,而是处于一种无奈的选择,他们学习成绩不好,按正常很难考上大学。选择美术对他们来说意味着有机会走进大学改变人生,是很现实可行的途径。所以可想而知辅导的过程是艰难而曲折的,面对这些文化课很差、行为习惯不好、不太受老师、同学欢迎又渴望有一线希望上大学的孩子,我是又爱又恨又同情,教育他们我费尽了心思。
我认为无论结果怎样,我都要试图培养这群孩子良好的心态,让他们首先热爱生活、学会感恩、学会做人,然后再教他们如何作画。画如其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有个好人品。
首先,我在教他们画素描基本功的同时,让他们磨炼自己的耐心和意志,逐渐培养他们坚持不懈的韧劲儿,改掉以往冲动、暴躁、易怒的情绪,慢慢的不再与他人争吵打架,甚至戒掉吸烟、酗酒的不良习惯。我在舒缓、柔和的音乐背景下感悟人生、感悟生命,在能耐得住寂寞的同时也学会了坚持。
记得那是99届学生郝福(化名),家境非常好,可是却一身毛病,几乎成了学校人尽皆知的问题少年。提起他所有老师都头疼,很多学生都躲着他。经过无数次沟我和他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原来在他叛逆、霸道甚至浑身是刺儿的外表下,有一颗孤独寂寞甚至脆弱的心。父母整日忙着赚钱却忽略了关心孩子的内心成长和变化,聚少离多,见面也只有给钱来弥补亏欠。家人之间根本没有沟通交流,一起吃顿饭看看电视都是很奢侈的事情。
慢慢地我给予他更多的是家人般的关心温暖,与同学一起给他过生日,过节把他叫到家里吃饭。后来他的变化让很多师生不敢相信。有的老师居然开玩笑地说:“何老师你把我班某某也收了吧!就算我求你了。”
其次,经过三年的素描、水彩训练,他们有的人已经能够把静物画得很好了。我把自己捕捉生活中的善良感动的瞬间场面用画的形式展现给他们,并鼓励他们寻找生活中的真、善、美。让他们的画有主题、有寓意、有情感,绝不只是简单的线条色彩的涂抹勾勒,画中赋予了情感和生命力。
再次,对于学生已有的毛病问题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改正,不能心急或者高压,大棒似的压制纠正,这样往往适得其反。不妨采取反式教育方式或者顺势教育法,让他们自己充分意识到你说的是对的。
比如2005年,我班有一个女孩早恋!老师的反复说教不管用,家长的打骂更是不好使。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有时候还逃课。最后父母强行送到我这里,期待她能好好画画,考个艺校上个大学就行了。我看到这孩子的衣着打扮就知道叛逆性极强。不但把头发剪得很短还在一侧头上做了个心的造型。我看看她什么也没有说,还没等她在我课上犯错捣乱,我便首先开始让她在我的远距离监控下约会,甚至与他们一起玩游戏,把他们的各种玩法都超越了,他们领教了打游戏打不过我时,都成了我的手下败将。我们成了朋友,对我的话言听计从了。后来她们居然好奇地问我:“你真的很特别啊!几乎所有老师家长极力反对的事儿,你居然主动允许我们做,有时还与我们一起玩。不怕我们学得越来越坏吗?”我反问:“你们现在越来越坏了吗?家长老师不是都对你们另眼相看了吗?”最后不用我管他们,自己就分手了,因为无论班级什么活动我都故意把他们俩分一组、放一块去。大概太近了太熟悉了就会发现彼此许多的缺点与不和了。
在我不断的鼓励下,他们开始留意身边的人和事,有的人画不好我们大家共同参与创作,也增加了团结合作的精神。记得有个学生着急赶时间上学,车骑得特别快,正好是秋收季节,远处有个拉黄豆的机动车,他目测可以从旁边过去,没料到正好有根木头横着,刹车已经来不及了,在场的大叔迅速把木头推到沟里,他飞骑过去躲过了一劫。事后他画了出来很让人感动。
还有个学生画了五六岁大的孩子帮助捡垃圾的老人推车的场面、一个流浪汉捡到百元钞票送还失主的场面。我把他们的画一一呈现在课堂上让大家共同欣赏,同时对他们进行亲情、友情、慈善教育,使他们的心灵受到洗礼升华。有的作品挂在了学校宣传栏里,受到老师、家长、同学及校领导的一致好评。得到大家的认可后,他们更是拥有了从未有过的自信。
另外,我经常在课余时间带领他们亲近大自然,接触自然界中的山水鱼虫、鸟语花香,让他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这比简单的说教更有力度。通过亲自去体验、感受、捕捉然后画出来、说出来互相欣赏沟通交流,无形中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净化了心灵,学会作画的同时更懂得做人的道理。
經过几年的相处,耳濡目染的熏陶教育、感化教育、生命教育之后,我发现他们不再是刚来时的放荡不羁,不再有打架斗殴、说脏话的毛病了,不再对老师、同学出言不逊,能坐得住、静下心了。最起码知道如何做人了,我为他们的转变而高兴自豪,是艺术改变了他们,他们也改变了我,我们同时改变了大家。
参考文献:
刘明亮,白中民.德育建设刍议[J].山西教育,2000(19).
作者简介:何晓海,1972年8月出生,就职单位:吉林省敦化市官地中学,职称:中学一级,研究方向:美术教育,信息技术。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