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美学通识课程教学改革中的运用

2014-04-29黄来明黄山

新课程·下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黄来明 黄山

摘 要:高校美学通识课中体验式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和体验式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加强课堂审美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网络审美体验,拓展美学教学资源;重视社会审美体验,丰富美学实践教学”等途径,充分调动大学生作为审美主体参与各种审美活动的主动性,有效增加大学生对美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关键词:公选美学课;体验式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现代高校运行机制是在奠定专业能力基础上,强调复合而非单一型人才的培养,强调素质教育与人文气质的提升。近年来,为了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符合时代要求、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科间的交叉,鼓励并督促有条件的院系积极开设高校公共选修课,也在不同专业中开设高校通识课程。但是,一直困扰高校美学通识课程教学方法的单向性、满堂灌模式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如何探索一种既符合美学特点又不回到强制灌输和认知老路上去的教学方法,这是高校美学通识课程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体验式教学方法,通过“加强课堂审美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网络审美体验,拓展美学教学资源;重视社会审美体验,丰富美学实践教学”等途径,引发学生对美的思考,创造和谐的美学通识课程教学环境,提高了美学通识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一、体验式教学及其特点

体验式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培训和教育形式。它最早源自库尔特·汉恩的外展训练学校,通过野外训练,让参加者提升生存和人际交往能力,改善人格和心理素质。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体验式教育迅速发展,体验式教育在中国的大、中、小学也得到了推广。它的教学方式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亲身体验过程中充分感知、感受、感悟蕴藏于教学活动中的人和事,从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生成情感、健全人格,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体验式教学的思想起源于美国教育家杜威的经验主义教育哲学。经验论哲学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认知过程,还是一种对知识、行为以及文化的体验与反思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情感体验,升华了自己的人格,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张扬,最终使人的生命活力得到释放,生命的价值得到彰显。可见,体验不是“空降”而来,而是学生在不断领会知识、体验知识、感受生命的过程中产生的。总之,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手段,更是提升学生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过程,因此,教学应该是知识性、生命性、发展性与智慧性的统一。因此,学生的体验、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实践参与以及实践性思维成为体验式教学的“关键词”。可以说,设计实践性情境与问题是体验式教学的起点,这需要教师有很好的把控教学能力。

笔者在近年来进行的体验式教学实践和研究过程中体会到,从教学理念、教师和学生角色、学习过程及评价等方面看,体验式教学与传统的传输式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体验式教学强调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传统教学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递。体验式教学的本质特征符合学生认知上“螺旋上升、不断深入”的学习规律。

传输式教学与体验式教学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理论基础、学习者、教师、评价系统四个方面。(1)理论基础差异在于传统的传输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而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从传统的传输式教学转变为体验式教学,正是基于行为主义对建构主义的让位。(2)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差异体现在认知学习和体验学习的不同。认知学习以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为基础,学习受外部强制力的制约,因而是无意义的。体验学习以学生的“经验生长”为中心,以学生的潜能为动力,把学习与学生的兴趣和愿望结合起来,因而是有意义的。从传统的传输式教学转变为体验式教学,正是从审美知识到审美技能知识的视角的转变,是从一源到多源的知识来源的转变,是学生角色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是学习过程从显性到隐性的转变,是从个人学习到协作学习的学习方式的转变。(3)教师角色的差异在于从单一到多元。过去主要是教师占领课堂,授课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如今,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不仅是讲授者,也是组织者(organizer),同时,还是学习的促进者(facilita-tor)和学习的指导者。(4)目的和评价的差异表现在从应试到应用教学的目的差异和从一元到多元的教学评估标准、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的差异。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传统的传输式教学与体验式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体验式教学代表了美学教学改革的方向。根据体验式教学的本质特征,笔者认为,所谓体验式教学,即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具体体验来感悟美、发现美并能够创造美的教学方法。

二、高校美学通识课的特点需要体验式教学

高校美学通识课程教育课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在课堂外的直接经验积累的结果,从深层意义上说,应该是对大学生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内涵的感染与熏陶。可以说,作为承担通识教育重任的公选课,不应该成为“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试考笔记”的殉葬品,而应该重视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通识教育氛围,使学生在自由、民主、和谐、开放的教育情境中,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反思美學的课堂教学,长期形成了偏重理性与推论、辩证与批判的传统教学方法,明显存在着封闭、单一的缺陷,这种教学模式表现为课堂内容的“一家堂”、教学方法的“满堂灌”,使美学呈现出抽象、严谨甚至晦涩枯燥、难以理解的学术品貌。这样,丰富多彩的美的现象与传统美学理论教学呈现出有待于解决的矛盾。美学学科在课业设置中受到冷遇与边缘化,难以完成自身的教学使命。学生基本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切合于学生学习的心理,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发展。

现代美学课程在注重审美陶冶功能的教育理念下,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不仅懂得感受美、追求美,而且具备创造美、思索美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陶冶濡染学生个体人格气质的教育使命。但是,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当代社会文化软环境中价值判断、审美取向的失衡,实用主义知识观的盛行,以实用作为学习知识的评判标准,使美学教学深受影响,更为美学教学提出了艰难课题。这种矛盾急待解决,美学教学必须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以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态度面对社会形势的多元发展,进行教学改革。通过更好的审美教育方式,真正做到开阔学生视野,注重引导学生对生命个体价值、意义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才是美学通识课程教学中应该完成的本身肩负的陶冶、培养、塑造人的神圣使命。

因此,美学通识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尝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体验式教学在美学通识课程中的运用

在高校美学通识课程中开展体验式教学,必须要搭建三个平台,即搭建课堂、网络和社会三个体验平台,通过整合课堂审美体验、网络审美体验、社会审美体验的作用,使其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美学课的教学效率。

1.加强课堂审美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是高校美学通识课教学的主阵地。课堂不仅是教师用来讲授理论的场所,也可以作为体验式教学的场所。由于美学划归于哲学领域,因此在其讲授上,应力求概念准确、规范,表述深入浅出,概念构架及表述节奏有严谨的逻辑性,课堂体验式教学特别应注意辅助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图片或视频演示、讨论争鸣、课下赏析等多种互动形式,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学作为一门思辨性、理论性较强的学科,除了抽象玄奥之外,还奇异纷呈。对于同一个美学问题,由于分析的角度不同,结论则不同。对文艺复兴伟大画家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的审美欣赏,就会产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

2.注重网络审美体验,拓展美学教学资源

网络媒介的交融综合性、超时空动态性、共享交互性特点给美学教学提供了极其丰富和便利的资源。多媒体网络技术与美学教学充分地结合,这是现代美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讲授方式,单凭美学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传达一种纯文本的文字形式,缺乏感性和具体的东西,对于学生来说,难免会对美学感到索然无味乃至望而生畏。网络为审美媒介提供了一个集合各种媒介于一身的新型传播系统,声音、图像、文字多样统一,为美学理论阐释提供了一个由抽象化向形象化转变的优越媒介。

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完善网络课程。美学课件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网络链接,这些网址包括专业介绍哲学美学家的专题、艺术审美的网站和一些最新的艺术展览的信息,美学教师要让学生主动浏览这些网站,了解相关信息并提交相关论文。

3.重视社会审美体验,丰富美学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把知识内化为素质、外化为能力的关键一环。进行社会审美体验是培养青年大学生良好审美情趣、完善的审美人格的重要途径。因此,通识美学课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教学的作用,组织好社会实践教学。

加强社会审美体验,应注意引导学生时时留意身边的社会生活美与自然美。现实生活中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美、自然美与大众生活联系更为紧密。从这一特点出发,在美学实践方式上,应注意指导学生在审视艺术美的同时,时时留意身边的社会生活美与自然美。笔者在引导进行美学实践上,注重采取以下的方式:(1)结合美学课的各知识点,布置学生观看、阅读相关小说、诗歌、戏剧以及影视作品;(2)让学生有意识地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参观各种艺术展览;(3)指导学生审视生活之美,欲求人心净化先求人生美化,从怡情养性做起,感受、体味、领悟、发掘生命的真情,体味生命的意蕴;(4)饱览学校及周边人文景观。这些方式的采取,有效增加了学生对美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美学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其教学以及实践辅助过程应注重充分调动学生作为审美主体主动参与各种审美活动,系统引导学生透过丰富的审美体验,在享受审美愉悦的同时,获得比抽象说教更深刻的领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自身审视美的境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康的审美人格。

参考文献:

[1]黄世权.泛美学时代的美学教学思考[J].教育广角,2008(06):255-256.

[2]董亚珍.体验式教学模式理论思想及教学理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0):3.

[3]Nunan 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Heinle& Heinele:Thomson Learning Asia,2001.

[4]郭佳,李光霞.从传输式教学到体验式教学[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25-126.

[5]李时.高校美学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改革策略[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27-28.

[6]欧阳友权.网络审美资源的技术美学批判[J].文学评论, 2008(02):47.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研课题“以审美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校美学通识课程教学内容创新与实践研究”(JXJG-08-8-4)。

作者简介:黄来明,1973年出生,男,江西崇仁人,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文藝美学。

黄山,1983年出生,女,硕士,江西临川人,就职于江西省临川一中,中教一级,主要研究方向:文学教育。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