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传播学视角的高校思政课教学策略的创新

2014-04-29甄红菊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年14期
关键词:传播学医学院校思政课

甄红菊

摘要: 大众传播时代思政课凸显传播者的身份,面临传播素质提高、传播效果改进等问题,借鉴传播学理论资源,结合医学生思想实际,思政课教学改革应当从大学生“受益”和“喜爱”出发,注重内容和形式的整体推进、相互协调;应当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应当满足医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发适宜性、多样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传播学 医学院校 思政课 教学策略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经济、政治、文化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依托于信息技术的传媒革命,引领了当代文化转型,以至于人们将当今时代成为“全媒体时代”。大众传媒成为人们认识社会、增进交往、甚至判断是非的重要工具,与此相适应的是传播学的日益崛起。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传播学研究传播过程,即传者、媒介、受者、传播内容、传播效果。传播学研究的重点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传播过程、手段、媒介;传递速度与效度,目的与控制,也包括如何凭借传播的作用而建立一定的关系。以传播学为视角探究传播规律对于学科的影响,成为学术界的一大研究热点。高校思政课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传播是它的重要职能。能否将国家方针政策传播到位,是衡量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重要评判标准。借鉴传播学理论资源,运用传播学规律,对于分析高校思政课现状、破解思政课在大众传媒时代的改革难题是有益的和必需的。

一、传播学视角下高校思政课的特点分析

1.传播学视阈下思政课“传播者”的角色定位

高校思政课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居于重要位置,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担负着培育思想上、政治上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在教育学视阈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教育课,是为国家意识形态教育服务的渠道和阵地,关注的重点在于思政课教师是否履行了教育者的职责。而在传播学视角下审视高校思政课,凸显的是它作为传播者的角色。作为思政课教师充当了信源的设计者(阐释者)、发送者的角色,它遵循传播过程5W(1948年,拉斯韦尔明确提出了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即谁说了什么,为什么说,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取得了什么效果)的共性规律,将要传递的信息以一定的形式发送给信源的接收者。大学生处于传播过程的终端,他们不仅是传播的接收者,更是传播效果的检验者。被誉为英国传播学之父的斯图亚特.霍尔在研究受众时,曾将受众立场区分为赞成式、妥协式和对抗式,受众出于什么立场决定了他对于传播的态度是支持、协商还是反对。在霍尔的分析中,受众无疑是一个非常积极、主动的角色,它不仅以自己的喜好左右着传播过程,有时甚至改写传播者的主观意图或是颠覆传播效果,因而在传播过程中居于相当重要的位置。传播学视角下思政课只有首先胜任了传播者的角色、较好地组织了传播过程、实现了传播者的主观意图,才能够实现它向教育者身份的转变。

2.基于传播规律的高校思政课的独特性

虽然高校思政课担负着传播的重要职能,需要遵循传播的共有规律,但是,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它毕竟不同于一般的传播过程,有着自身的独特性。首先,作为传播者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大都有着较高的学历,处于知识层次的高端,他们精通专业知识,相对于他们的教育对象,处于传播过程中的权威和主导地位。其次,从传播内容来看,高校思政课主要担负着思想、观念的传播职能,带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有着明确的立场、观点、方法,而且大都以理论形态呈现。再次,从传播方式看,高校思政课基本采取面对面传播的方式,多年来形成以理论灌输和说教为主要特点的方法,依托于语言载体,同时辅以音像视频等其他的资源。最后,从受众方面看,作为青年学生年龄大多在20-23周岁,思想、观念正处于形成时期,对于多元开放时代大量的信息有着较强的接纳能力和基本的是非分辨能力,对于信息质量有着较高要求。同时,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双方能够培育起情感基础,具有相似的求学经历和价值诉求,因而极有可能形成师生极为融洽的合作关系,有助于传播效果的实现。正如学者所言,老教师由于不能掌握新的媒介工具,在学生面前手足无措;新教师了解媒介特点,却又缺乏经验。两种现象说明,破解困局需要思政课教育者急需提高传播素质和能力。

二、传播学视阈下思政课面临的挑战

1.大众传播时代对于思政课教育者素质提出较高要求

大众传播的时代转型,对于作为教育者的思政课教师提出较高的素质要求,教育者首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传播者,需要成功驾驭传播过程。思政课教师在传播过程身兼双重任务,既负责接收信息,又要解读信息,然后再选择恰当的方式将被阐释过的信息发送给作为受众的大学生,同时还要承担与处于抵抗立场的大学生进行思想博弈的任务。可见,大众传播时代对于思政课教师的要求不仅仅是作为传播者应当具备的信息的设计能力和阐释、表达能力和对于传播活动的策划能力、干预能力,更重要的是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教育者被大学生认可认同的能力。这不仅需要教师有着广博的知识结构、深度的理论涵养,更应当深谙传播学之道,运用传播规律塑造思政课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因而,大众传播时代转型为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但是也使教师承受着知识更新、能力转型等压力。

2.教育效果的实现面临诸多难题

传播学视角下分析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制约因素,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信源的可信度问题,信源的科学性、可信度越高,其说服力越强;二是传播技巧与策略问题,传播策略选择适当,会有助于提升传播力;三是受众的态度和立场问题,受众对于信源持有赞成的或是协商的立场,传播效果会有明显改进,而持相反立场则会消解传播者的意图。思政课作为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者,既要阐释、论证、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的科学性,又要分析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实际需求,围绕他们的思想热点设计教学内容,选择他们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策略的设计。传播学认为,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内,某种观点的简单重复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而在一个多元与开放的环境下,单纯的说教无法让受传者接受传播的内容。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迅速自由,信息多样化对于信息分辨能力相对不足的学生带来极大冲击,处于信息开放时代的大学生从媒介接触到大量信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这种隐性教育的渗透力有时甚至颠覆思政课显性教育的效果。制约思政课教育效果的诸多因素呈现为一种集合力,影响着思政课教育效果的实现。

三、基于传播学规律,构建思政课教学改革新策略

传播学理论对于思政课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体现传播者立场重要性的把关人理论,还是体现受众立场重要性的选择性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编码解码理论,以及体现传播氛围重要性的传播场理论,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传播意图实现所需的动力支持系统。传播学理论资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思政课如何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了可贵的思路。

(一)在教学理念上重视教学改革的整体性推进

传播学研究的重点在于如何建构、干预传播过程以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其中,对于传播过程的干预表现为:从受众需求和接受能力出发,对信源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设计,对传播载体和渠道进行筛选、重构,对于反馈信息进行吸收、再造。因而,传播能否收到好的效果,既取决于传播者对于传播过程的理解力、操作力,又取决于传播条件、传播氛围的支持力。从传播学视角透视思政课教学改革,有利于形成整体化教学改革理念,即教学改革要坚持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既注重教学方法这种形式的灵活多样,做到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又不能忽视教学内容的适宜性、层次性和可接受性。教学方法的改革固然重要,但没有令人信服的内容做支撑,方法的应用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作为教育者的意图也会淹没在迎合受众趣味的花样游戏中。因而,真正产生实效性的改革,应当注重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结合,既着力塑造思政课内容的吸引力,满足大学生需求,使其“终身受益”;又根据受众兴趣、个性、年龄等情况探索适宜性、多样化方法,推动教学改革在两个维度下的协调并进。

(二)在教学形式上注重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的有机结合

大众传播过程更多呈现为一种隐性教育模式,不是传播者在说明意图,而是借助于一部作品(一本书、一部电影或者一部电视剧)等吸引人进入一种情境,在观看剧情中与局中人同感受、同思考,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渗透式的“他说”传播模式在一个喧嚣的时代能够带来“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多年来,思政课遵循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显性教育形式,注重教育者的“说理”和教化,以理服人,言说者直接表明自身意图,通过理论论证和现实分析,实现使人信服的教育目的。显性教育模式在说理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尤其对于青年学生增强是非判断能力、形成价值观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青年学生在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的成长期接受最多的就是来自师长、家长、亲朋好友的说服教育,进入青春期后成长意识的苏醒,他们对于说教由以前的“敢怒不敢言”逐渐转向“逆反和抵抗”,思政课教师教育者的身份可能得不到大学生的认同,理念的灌输就会受到抵制和消解,思政课普遍存在的低出勤率、低抬头率等现象便是一种来自现实的佐证。传播学理论资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突破困境提供了可贵的思路,在教学形式的选择上,既应发挥显性教育的优势,又注重隐形教育形式的运用,通过将两种教育形式结合起来改进教育效果。,

(三)在教学策略上以满足大学生思想需求为导向,开发适宜性、多样化教学方法

无论是教育理念的贯彻还是教育形式的改革,都必须依托于教学策略的实施。综合分析传播学理论资源,无论采纳何种策略,都以受众的需求为导向,以是否能够满足受众需求为传播效果的重要检验标准。青年大学生处于心理和身体的特殊成长期,必须基于他们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合理设计教学策略。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结合医学生专业实际,探索出一套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受到学生好评。

1.科研任务引领式教学法

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在大众传播面前不仅不是毫无抵抗的,而且,受众接触媒介的动机就是满足自己的需求。大学生处于成才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大学教育抱有很高期望,希望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的不仅是知识结构的更新,更在于走向社会所必须的各项能力的提升。在对大学生需求的调研中,我们发现,科学研究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是他们最为重视的三种能力。在调研的基础上,思政课改革将大学生科研能力提升列为教学目标,围绕这一中心,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将科研论文的撰写作为思政课日常作业并纳入期末评价之中,激励大学生参与这项活动。例如,我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每学期会面向大学生布置调研任务,老师指定若干调研主题,学生去调研并写作调研报告,并将其纳入期末总评成绩,学生参与热情很高,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二是教师组成科研指导团队,组织学生参加科研小组,参加校级及以上大学生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学生既获得经费资助,又提高了参与科研项目的能力。例如,我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近几年,他们共指导大学生参加SRT项目50余项,获得资助20多项,其中,《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的实证研究》《紧张型医患关系对于医学生价值选择和行为的影响研究》等获得科研项目一等奖的表彰。无论是科研论文的撰写还是科研项目的申报,学生都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在参与中他们的科研能力切实得到了提高,思政课也获得大学生的认可认同。

2.基于大学生思想热点的讨论式教学法

传播学效果理论认为,受众容易受到所在

群体的影响,对大众传播信息采取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同时容易受到群体中意见领袖的影响。大学生处于社会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期,他们深知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相关,因而,他们希望从思政课获取来自最权威的对于国家发展变化趋势的解读,希望获取最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信息。在接受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是不均等的。我们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基于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专门开辟讨论课教学环节,整合校内外师资队伍,共同指导讨论课的开展。首先,在备课环节上确立讨论主题,教师提前征集大学生希望探讨的话题,从中选择适合讨论、值得讨论、并同讲授专题有直接关联的问题作为讨论主题,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在这里教师扮演“把关人”的角色;其次,在实施环节,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就这一问题开展讨论,每位教师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推荐该组一名成员代表本组上台发言阐释本组的观点。教师鼓励组与组之间开展交流、沟通甚至辩论,一些思维敏捷、表达准确、理解深刻的学生充当“意见领袖”的角色,他们的观点和看法有受众基础,对于绝大多数同学能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在这里,教师能够听到来自学生最真实的声音。教师作为发言代表最后出场,对于同学们的讨论情况做出总结,归纳、整理学生论点,并发表自己看法,提请同学们思考分析,学生写成书面材料。最后,在考核环节,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方法,我们的办法是,将讨论课学生的发言积极性、发言质量等作为考核标准进行量化打分,按一定比例整合进期末总评成绩中。从效果看,讨论课的实施满足了大学生“关心政治”的强烈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向灌输式”课堂教学法的不足,值得进一步总结经验并推广。

3.“走向基层、服务社会”的主题社会实践法

传播学自我互动理论认为,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对外界事物和他人认识的过程中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对自己进行沟通和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传播学理论启示我们,思政课应当重视作为第二课堂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实践。结合我校医学院校的实际,我校思政课成立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学院书记任领导小组组长,教研室主任任副组长,教师担任社会实践小组的分组长,每到暑假和寒假,学生处都要组织学生参加“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而思政课的社会实践以“三下乡”活动为载体,指导学生深入基层,在服务基层群众中了解群众需求,调研基层情况。学生们在自己的所见所闻感受着改革开放带给国家的深刻变化,同时对于改革开放中暴露出的问题以及群众对于改革的新期待也了解很多,在活动中他们不仅写出大批很有分量的调研报告,锻炼了写作能力,增强了忧国忧民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回校后教师组织展示大学生们的调研作品,并进行学生们的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并量化打分计入考试成绩。这种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相结合的方法,确实起到了一般课堂教学不能起到的作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也为思政课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启示。

参考文献:

[1] 李玉明.新媒体视阈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3,(2):32.

[2]丁姗,钟静.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策略调整[J].中国高等教育,2012,(03):34.

本文为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意识形态新要求下高校增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14-ZZ-ZF-01);山东中医大学教学科研课题,“基于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ZY2014066 )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传播学医学院校思政课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