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有机化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2014-04-29陈震曹晓群朱焰王玉民姜洪丽
陈震?曹晓群?朱焰?王玉民?姜洪丽
摘要:有机化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为使医学专业学生顺利学习这门课程,泰山医学院对有机化学理论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内容包括普遍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课程教学内容与医学紧密结合,使讲授式的教学转变为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将专业知识的教育和“传道”教育相结合,改变课堂教学语言风格,充分利用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的教学资源。通过这些改革,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医学
作者简介:陈震(1976-),男,安徽和县人,泰山医学院化工学院,讲师;曹晓群(1965-),男,山东泰安人,泰山医学院化工学院,教授。(山东 泰安 27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1GG326)、泰山医学院校级教研课题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5-0078-02
有机化学课程是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有机化学是生物学和医学的基础,生物體内新陈代谢和生物遗传现象都涉及到有机物的转变,生命本质的揭露以及病因的探索等都与有机化学密切相关,临床使用的药物绝大多数都是有机化合物,药理学中药物的构效关系研究等都离不开有机化学的知识。[1]但很多医学专业学生认为有机化学是一门较难学习的课程,根据泰山医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的一次网络问卷调查,有80%的学生认为有机化学课程较难或很难。
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有机物的结构理论、命名原则、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反应机理。有机物的结构理论和反应机理较为抽象,而有机物命名原则、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仅需要记忆较多的内容还需要有相应的理解。[2]
传统的有机化学理论课程教学,教师一般都是按照教材的顺序和内容用讲授法进行讲解,课堂教学时间主要用于教师的板书和讲授,提问和讨论很少,较少有密切联系实际的内容,课堂的气氛通常也不够活跃,这更使得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为转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我校对医学专业学生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进行了相关改革,改革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一、普遍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我校将所有有机化学的理论课程都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要求教师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并精心准备教学课件。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节省了大量课堂板书的时间,课堂教学时间的充裕使得教师可以对一些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还可以在课堂上安排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讨论,甚至可以进行一些课后习题的练习和讲解。在多媒体教学中,投影的有机分子结构式还可以以3D模型的形式出现,抽象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也可以用动画的形式来表现,这种形象和直观的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限于实验经费和安全性的考虑,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开设很难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但多媒体教学的开展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观看很多实验教学视频,这也使理论课程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二、将课程教学内容与医学紧密结合
医学院校的化学教师一般毕业于综合性大学或师范大学的化学或化学教育专业,未接受过专业的医学教育,对医学知识了解较少,甚至一些教师对与医学紧密相关的生物化学、药理学等学科也了解不多。在教学中如果不能将课程教学内容与医学知识紧密结合,不仅会使得学生误认为这门课程的学习与医学关系不大,学习动力降低,而且会使课堂教学内容显得比较枯燥,课堂气氛变得沉闷。本课题组组织授课教师学习医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并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特点选修或自修医学类的相关课程或课程的某些章节,同时对有机化学的哪些具体知识可与医学结合在集体备课中进行研讨。通过这些活动教师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在课程教学中能够充分联系医学实际,做到有的放矢。充分联系医学实际的教学能够有效地调动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如在讲解卤代烃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插入这样一个例子:激烈的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受到轻伤时用复方氯乙烷喷雾剂向伤口喷射,运动员马上就可以奔跑了。这样的例子会使学生感到非常有趣,注意力也随之得到集中。[3,4]
三、使讲授式的教学转变为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
成功的课堂教学,教师往往都是做了充分的教学准备,并针对课程和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了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式的设计。如果只是按照教材的内容次序照本宣科地进行讲解,则会使课程变得枯燥无味。教研室要求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调查,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式。通过教研室的讨论,教师们都认为在物质结构的讲解中可以采取对比、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在有机物命名的讲解中可以先回忆上一章所学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在对照本章所学物质的结构特点简述命名要点,最后让学生讨论相关化合物的名称。在物质性质的讲解中,可以先讨论该有机物结构的特征,再分析结构是如何影响性质的,在讲解化学反应时可以先介绍具体的反应再引导学生归纳反应的通式。对生活中一些和有机化学相关的热点问题,教研室也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分析如何将这些案例应用在课程的教学中或利用这些案例来组织PBL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符合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启迪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四、将专业知识的教育和“传道”教育相结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早在唐朝时期,韩愈就已为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做出了明确的定义。传道、授业、解惑构成教育的一个整体,每个环节都是学生接受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自古至今,传道都被认为是教师最重要的职责。这里的“道”不仅仅是指思想品德和政治思想教育,还应当有更广泛的内容,如法制观念、科学观念、环境意识、安全意识等方面的教育。但在目前专业化教育中,这种“传道”的意识已经被很多教师忽视了。尤其是理工科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是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有意识的传道。
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结合化学史的有关材料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介绍一些杰出化学家的生平事迹促使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奋发向上。在课堂教学中还注重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观念的培养,要学生尊重实证并学会批判性地思考。在讲解有机化学教材中的苯分子结构的认识过程和苯胺中氮原子杂化方式的认识过程时都可以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的教育。还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制,环境和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如三聚氰胺掺到蛋白粉中提高含氮量,苏丹红掺到辣椒产品中增加红色,二甘醇被误用作药用辅料,吉林联苯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事件。这些内容都可以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实际教学效果表明这些内容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听课热情,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增加了他们对社会和人生等方面的认识。[5]
五、改变课堂教学语言风格
有机化学的课堂教学知识容量大,学生在学习中容易感到疲倦。教师如果缺乏相应的语言技能和调动课堂气氛的能力将会对教学效果造成影响。为此教研室组织学习了一些教学语言生动有趣的国外理科教材,如美国莫里森著的有机化学。该教材的语言生动,可读性很强,甚至课后习题也是如此,教材中的好几处以一个没有经验的研究生的错误操作为例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来引发读者对有机化学实验中有关问题的思考。该教材在讲述卡宾的加成反应一节中还加上了一副唐老鸭谈论亚甲基性质的漫画。[6]而这样的教学风格和方式在国内的教材中是根本看不到的。物理学大师费恩曼在其所著的物理学讲义中是这样讲解能量守恒定律的:“設想有一个孩子,他叫丹利斯,他有一堆积木,这堆积木不会损坏,也不能分成更小的东西。”[7]这样教学方式往往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研室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引导教师积极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教学语言能像莫里森和费曼那样,既保证科学性,又生动有趣。通过上述学习,很多教师都能够在教学中将一些复杂、抽象的问题用比喻的方式进行形象、直观的讲解。
六、充分利用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的教学资源
我校有机化学课程于2012年建设成为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各任课教师建设的有机化学网络课程也多次被评为校优秀网络课程。这些课程的上网材料包括教学课件、章节习题和解答、教师的讲课视频等。任课教师建设的网络课程中还有教学邮箱、网上课程讨论区、常见学习问题解答等项目,教师还可以对所选课程的学生在网上进行问卷调查。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校园移动互联网的建设,为学生访问这些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利用网络、电脑和智能手机进行学习,对学生使用这些新技术手段进行正面引导。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学课件进行预习,在课堂上把学习重点放在理解教师的讲课上,而不需要埋头记笔记,在课后学生可以针对某些难点问题在网上的教学讨论区中和教师进行教学互动,其他同学也可以参与答疑讨论。完全覆盖校园的WiFi信号,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提出问题,这些问题也可以得到及时的解答。
我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通过采取上述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对有机化学教学的满意程度逐年提高,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成果在2014年还获得了山东省教学成果三等奖。课题组成员还将继续对有机化学教学改革进行研究,进一步增强研究成果的理论性和可推广性,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陆阳,刘俊义.有机化学[M].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2.
[2]张定林,刘毅敏,赵先英,等.医学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主线分析与课程设计[J].基础医学教育,2012,(5):342-343.
[3]曹晓群,陈震,姜洪丽,等.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对培养医学创新型人才的影响[J].中国电力教育,2012,(29):27-28.
[4]徐春祥.医学化学[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18.
[5]陈震,曹晓群,姜洪丽,等.大学专业课程“有机化学”教学中的“传道”[J].中国电力教育,2012,(28):90-91.
[6]R.T.莫里森,R.N.博伊德.有机化学[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7]理查德·费恩曼,莱顿,桑兹.费恩曼物理学讲义(新千年版)[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王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