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郁达夫作品的孤独意象及心理探源

2014-04-29黎思彤

青年文学家 2014年15期
关键词:郁达夫

黎思彤

摘 要:郁达夫在其文学创作中呈现出一系列鲜明的孤独意象。孤独意象源自他童年及成年后的孤独体验,是作家自我心理体验在作品中的投射。郁达夫早期作品中体现出的孤独充满了强烈的情绪色彩,遮蔽了深入思考的向度和空间,流于一种激烈的情绪宣泄。孤独使郁达夫的作品充斥着浓郁的颓废情调,但颓废和消沉是表象,背后是对黑暗现实的反抗。本文将分析郁达夫小说中的孤独意象、作家的孤独体验,及其深层的创作心理。

关键词:郁达夫;孤独意象;心理探源

[中图分类号]: 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5-0-01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特异的存在。他具有极为矛盾的个性,即热情豪爽又敏感自卑,放浪形骸而又坦荡直率,以颓废而畅达的文风谱下了那一代知识分子精神漂泊无依的困顿状态。他将自我心理体验投射到其作品里,显示出了鲜明的孤独意象。在孤独意象的表象之下,内里之中,贯通着一条不可忽视的潜流,那就是郁达夫那幽深微妙的创作心理。

一、作品中的孤独意象

孤独意象在郁达夫的小说创作中随处可见。这种情绪气氛笼罩了一个又一个故事的始终。“微风”、“黄叶”、“枯树”、“蓝苍的天”、“灰色的寒云”,“落叶萧萧”,“歌声凄凄”,他善于以哀忧怆丽的诗歌语言组合一幅幅萧疏苍悲的风景画,从而营造出悲凉寂寥的气氛。在这孤凄凄的环境里,主人公以潦落的姿态孤零零地走进他孤绝的命运里。如《迟桂花》中,虽然描写的是主人公来到寂静的美丽的小村庄,但是在美景背后,表现的则是童年郁达夫内心的孤寂和对爱的渴望;《银灰色的死》中主人公“他”一人流落东京,昼夜颠倒地喝酒买醉,接到妻子的死讯,悲痛欲绝,每于深夜酒醒之后走在清冷的路上,空空寂寂,无限悲愁。虽有一酒家当炉的女儿静儿常陪他落些同情之泪,可后来静儿将要嫁为他人妇,想到就连这样的相互劝慰的朋友也终要失去,想到以后再无可慰藉的地方和友人了,无尽的、虚空的孤独将“他”淹没;《沉沦》里的主人公虽才华横溢,心思活跃,但以弱国子民的身份混迹于东京这个大都市,受尽日本同学的歧视与凌辱,也不见容于中国的留学生,与现实格格不入,就连在素以温柔顺驯著称的日本妓女那里也同样感受到“支那人”的屈辱。孤獨中的人尤其渴望那尘世的温暖,因此他异常渴望得到那份爱情,“知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个能安慰我体谅我‘心,一副白热的心肠,从这一副心肠里生出来的同情!”[1]这种叫嚣似的呼喊真切地抒发了一个在极度孤独中苦闷挣扎的灵魂。郁达夫沉浸于自己的凄美的孤独,细细品味甚至迷恋着它,在创作中找到出口,作为他孤独体验的流露方式,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他几乎是在作品中以一面孤独的旗帜在宣扬着。

二、孤独的心理探源

(一)作家的孤独体验

就人生体验来说,“孤独”主要体现在他的童年时代和在日本期间这两个人生阶段。童年失怙,家境中落,孤儿寡母的贫寒日子里,他常常独自一人安静地翻看着石印小画册。那些难堪凄凉的境遇给一个年幼懵懂的孩子所带来的创伤在郁达夫天性纤弱敏感的心理上得到格外的放大与极端化,他一生的孤独已以童年的独特的心理体验作为征兆而初现端倪。这种体验永久地积淀在他的内心深处,不露痕迹而又无处不在地影响着他心理、行为、思想、处事等方方面面。日本生活期间,他饱受了弱国学子在异国的欺压和凌辱,十分痛苦迷茫,感觉自己体内好似有一团火在燃烧,异国他乡、劣等支那、巨大的孤独和伤感如影随形。 “焦虑者不可能在行动中表达自己,他是无望的。在焦虑状态中,他们无力行动,无计可施,因此身陷困境,却无法摆脱,这也说明为什么焦虑易转化为绝望、断念和自弃。”[2]这种心理上的挫败,使他始终无法完成健全人格的建构,心理上的“残缺”则都鲜明地表现在了文学创作上。小说《沉沦》就是创作于日本留学期间,通过“一个病的青年忧郁症的解剖”,思想的压力,内心的孤苦,体现出深刻的孤独体验。

(二)文化思潮影响

二十世纪初,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西方的文化和思想如潮水般涌向中国,其中浪漫主义思潮深深地影响了郁达夫的创作,“浪漫主义把对主观世界和情感世界的推崇作为文学的基本特征,主张文学创作自由、诗以情感为中心、回归自然,强调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3]而郁达夫通过浪漫主义思潮中强烈的抒情,抒发了强烈的孤独苦闷情绪,且多以第一人称“我”,直抒胸臆地表达一种孤独、苦闷的情绪。如《血泪》、《青烟》、《过去》、《迷羊》等等。并且在西方唯美主义里找到了一种精神形态,即颓废。 “于质夫”、“他”、“伊人”、“黄仲则”都是颓废情绪的代表。

(三)时代背景影响

当时,郁达夫处于一种封建体制正要瓦解,“五四文化”深入影响,国家面临各种灾难的时代。因此,他的作品中,由于文化的冲击、国家的落后,体现了个人的、民族的孤独感。在《迟桂花》等作品中可见他正在寻求的一种和谐的乌托邦般的理想世界,这种理想世界的追求,正是源于他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我”对“莲”的纯洁的感情以其圆熟和谐之美,显露出作者 “超出自身”的努力,面对知识分子不满足于现状却无力改变的现实,他以一种极反的姿态反毅然决然地前行着。

由此可见,郁达夫的孤独意象,是其作品中的一大特色,这种特色与其个人的生活阅历有关,有着深刻的心理溯源。我们可以从时代、思想、历程等多方面去探求内在的多种原因,以便对作者及其作品更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郁达夫. 郁达夫文集[M]. 花城出版社,1983

[2]陈海英. 试论郁达夫小说的“颓废”情调[J].浙江学刊,2003

[3]庄国华.郁达夫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

猜你喜欢

郁达夫
郁达夫的“公共棉衣”
郁达夫在汉寿撰写抗战檄文
贵人
郁达夫:热烈的爱倩,却不能相守一生
从《故都的秋》看郁达夫与北京的关系
《郁达夫手稿:〈她是一个弱女子〉》
郁达夫一语成谶
论郁达夫小说《沉沦》的艺术特色
个体欲望表述中的国家意识——论郁达夫小说《沉沦》
抗战中的爱情:李小瑛与郁达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