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情与思辨的碰撞

2014-04-29张丽

青年文学家 2014年15期

张丽

摘 要:《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是陈旭麓先生晚年精心构思编撰的一部哲理性史学巨著,以开阔的视野和全新的史学视角,从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意识等多个维度展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复杂多变、容纳百川的新陈代谢过程。开阔的视野与精妙的建构的绝佳搭配、激情的文学与朴实的历史的完美结合、出众的史识与思辨的史观的精妙融汇,这其中展现出来的闪光的思想令人深思更加发人深省。

关键词:陈旭麓;新陈代谢;新史观

[中图分类号]: 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5--01

有一个人,他平凡而伟大。他像许多史学家一样平凡的教书育人,搞科研,但他却有着不一样的史识,他把文学融入历史,用激昂的文字,以创新的辩证视角抒发着对史学的情怀;有一本书,堪称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经典,在不同层次的读者群中享有盛誉。在作者逝世20年后依然热销不已,无愧为力透近代社会风云的精湛之作,直至今日,它仍然是中国近代史领域的最好的导论性著作。这便是激情与思辨的碰撞,更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学与思辨的史观的完美结合。陈旭麓先生带着它精妙的框架建構、流畅而优美的文字表达、突破性的新史观走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用理性的思维、新陈代谢的历史规律让生活在新世纪的我们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一、开阔的视野与精妙的建构的绝佳搭配

陈旭麓先生提出的“新陈代谢”说作为一个崭新的近代史研究范式,酝酿于1970 年代末,构思于1980 年代初,形成于1980 年代末。是开阔的视野与精妙的建构的绝佳搭配。

(一)开阔的视野

书中,他摒弃了以往备受史学家青睐的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分析框架,不断开阔视野,不仅关注社会结构、还关注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变迁并且对此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论证。

在社会结构方面,不仅考察了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变革,而且考察了农村社会组织、城镇中的行会组织在近代的演变,近代社会中特有的会党组织的作用,不平等条约制度化引起的社会变化等[1]。

(二)精妙的建构

自50年代开始,从事近代史研究的学者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轴心的以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潮的递进为主线的框架,这种框架标志着一定阶段近代史的研究的水平,然而积久不变,变成了束缚人的框框。陈旭麓先生所指出的,按照这种框框编篆的两百多部近代史,“只有肥瘦的差异,很少有不同风格和个性的显现。而且被大家受用的三次革命高潮也未必都称得上具有完全意义的革命高潮。这就促使唯物主义的再认识,有原来认同的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潮之外探讨新的线索”。

本书是以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为经线,以近代中国的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意识为纬线,编织出近代社会的绚丽篇章。全书分20 章30余万字,各章节环环相扣,紧密联系,按时间顺序布局,为了勾勒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脉络,可谓结构缜密,这是陈先生精心构思的杰作。

二、激情的文学与朴实的历史的完美结合

陈先生在书中从头到尾运用了许多带有文学色彩的表达,如比喻、对偶、比拟、排比句等文学手法使得文章更加的形象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打破了传统史书的枯燥乏味,平铺直叙,可见其文字功底之深。

该书中小标题也运用了充满魅力的文学语言,如:在论述鸦片战争背景的时候,他分别用了“东西对视,隔雾看花”和“炮口下的震撼”的标题:“隔雾看花”形象地描绘了在漫长的中世纪里,东方和西方之间的空间实在是太大了。

还有文中也提到很多新鲜略微生僻的字眼,作者为了让大家充分的理解,紧接着就对其做了深入而透彻的解释,像“中等社会”一词,它是中西社会冲撞、交错与融合的产物,是20 世纪初的革命党人所着力论说的一个概念[2]。

三、出众的史识与思辨的史观的精妙融汇

陈安仁曾经说过:“往古的历史,每载帝王的起居,一家一姓的谱系,而于人民参与社会和政治的行动,则忽略而不详。这样的政治史,是不具生命的,是没有生动的[3,4]”显然,人在历史的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史学著作中的主体,所以对人的客观评价更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西方文明的冲击,也许,还禁锢在那漆黑一片的象牙塔里、不见天日。正如书中所说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是落后者。从陈先生的视角来看待那段历史,既往的评判更显得陈旧片面而苍白无力了。面对历史我们有着切肤之痛,但这一切应该归咎于他们对于物质的贪婪呢?陈先生的答案是否定的,最应该归咎的是我们自身的弱小和无知,当别人进行工业革命改革时,我们却在盲目尊大,闭关自守。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近代中国社会是我们祖国刚刚走过来的昨天,与我们的生活如此的亲切,它的遭遇和前进更不能不使我们百回千转的思之了。新旧杂陈,新陈代谢,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也是其复杂性所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这本书充满激情和思辨的论述,勾画出近代中国百年的新陈代谢和急剧变革的动态画面,品读它,就如同回到鲜活的历史课堂。使得我们更加深刻理解了近代中国的沧桑巨变,提高了我们的学术素养,为莘莘学子展示一部鲜活的、思辨的中国近代历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今天,一切都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当然史学家们更加任重而道远,他们与他们的史学,不断探索,不断追逐,不断超越。在新的时期,用新的话语、新的思维、新的史识讲好新的“中国故事”,传递“历史”带给我们新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童玉汝. 从《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看陈旭麓先生的史观. 安徽文学. 2 0 0 9 年第9期.第21页.

[2]冯契.“《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序”第2页到第3页

[3]陈旭麓《关于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思考》,《陈旭麓学术文存》第1 页.

[4]蓝珺.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文化研究.2009.5(下旬刊).第2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