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大学生与非体育大学生网络沉溺问题的比较及应对策略分析
2014-04-29王彪
王彪
【摘 要】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大学生对于网络的高度认同和广泛使用已经引起相关学者的关注,在网络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部分使用者对网络产生了依赖感,甚至沉溺、成癮。体育大学生作为我国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本文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专业大学生进行比较研究,旨在通过恰当引导和正确的运动干预,为他们科学使用网络提供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沉溺;运动干预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84-02
1 研究目的及相关背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21世纪以来,中国网民数平均每年以22%的速度增长。计算机网络已在大学生中广泛应用。2009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3.38亿,其中大学生占60%以上,已居世界首位。麦肯锡咨询公司在2011年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到2015年中国网民总数将达到7.5亿人,其中重度网民将占15%(周上网28小时或每天8小时),另有 25%中度用户。而CNNIC的历次调查显示,网民以18~24岁之间的年轻人最多,在各年龄段中居首位。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是接受互联网最快、受互联网影响最深的群体。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特别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已经引起了社会、高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的高度关注,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预防网络心理问题,提高网络心理素质是我们面临的时代课题。 本文以沈阳体育学院大学生沉溺网络现状及特点,探寻适合改变沉溺网络世界的有效方法,促进大学生心理更健康,人格更健全的发展。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沈阳体育学院1245名大学生
2.2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网络认知、网络情绪、网络行为和网络对现实生活的影响等四个维度进行调查比较;运用数理统计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在沈阳体育学院大学生中进行网络成瘾状况调查,共发放问卷1309份,回收问卷1245份,回收率为95%。其中体育生934人,非体育生311人。体育生分别来自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武术专业;非体育生来自体育管理、体育人文、运动人体科学等专业。采用Young的诊断问卷,统计结果为体育生中网络成瘾有75人,占体育生的8%,网络成瘾倾向有112人,占体育生的14%;非体育生中网络成瘾有31人,占非体育生的10%,网络成瘾倾向有41人,占非体育生的13%。鉴于网络成瘾者需要更为复杂的心理介入和心理治疗,本研究以有网络成隐倾向(网络沉溺)的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
3.1在网络成瘾倾向方面体育生与非体育生的网络生活状况对比分析
经过调查,对体育专业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学生在网络认知、网络情绪、网络行为、网络对现实生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的比较,从而分析体育运动这一因素在大学生网络行为方面的重要影响。
3.1.1网络认知
非体育生认为网友和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一样真诚、重要,比较看重网络信息、网络文化,认为网络文化先进且重要,喜欢消遣性论坛。无论是体育生还是非体育生,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校园网的建设应该融合学习和娱乐,网络的使用不单单是为了满足学习的需要。娱乐和交往的需求在大学生中表现的更为突出。
3.1.2网络情绪
网络成瘾倾向学生中体育生与非体育生的网络情绪无显著性差异(t=-0.13,p=0.90>0.05)。说明无论是体育生还是非体育生在上网时产生的情绪都是一样的,在没有网络的时候对网络产生的依赖情绪无显著性差别。
3.1.3上网行为
上网行为具体表现在:上网频率、网龄、上网内容、上网习惯几个方面。
体育生和非体育生每天上网的比例分别为75.44%和70.09%。90%以上的体育生和非体育生接触网络的时间均在三年以上。经调查分析有接近一半的体育生没有固定的聊天对象,43.89%的非体育生没有固定的聊天对象。17.86%的体育生有很多的聊天对象,而非体育生中仅有9.76%的学生有很多的聊天对象。在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中,有62.50%的体育生和56.10%的非体育生经常玩网络游戏。有时玩网络游戏的体育生占29.46%,非体育生占36.59%。有8.0%的体育生经常打开色情网站,42.0%的体育生没打开过色情网站,但想打开。而非体育生中,无一人经常打开色情网站,没有打开过,但想打开的占43.90%。
3.1.4上网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网络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方面体育生得分要低于非体育生,可以看到网络对非体育生的影响要大,而且二者具有显著差异(t=-5.53,p=0.00),说明网络对大学生现实生活有较深层次的影响,体育生与非体育生比较,网络对非体育生的影响要更大一些,体育这一因素对大学生消除网络对他们自身的负面影响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
4 结论
综合分析,体育专业学生在特殊的教育环境培养下形成了独特的性格特点。他们情绪的兴奋性高,开朗大方,重视自我形象,外倾性明显,能很快适应新的事物,善于人际交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但抑制能力较差,过于强调自我,平时生活中比较松懈,惰性较强。他们能较快地适应网络生活,通过网络来展示自我,结交朋友,表达情感,寻求自我价值,体现身体素质方面的优势,并通过网络来增加成功的体验感,同时,通过网络的娱乐功能来缓解运动带来的疲劳。一方面网络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上广泛应用,另一方面由于运动本身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占有相对固定内容和强度,并且具有规律性,对于消除身心疲劳以及网络等其他生活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缓解作用。
通过对体育大学生和非体育大学生的比较,对体育运动的参与无论从身体状况和心理接受程度上都是很容易实现的,利用大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适时开展适合他们的体育运动,把大学生引领到运动场上去,并培养他们对运动的兴趣,进而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达到长期从网络沉溺的状态解放出来的目的,合理安排引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正确和科学的使用网络,使学生们健康成长、全面成才。
参考文献:
[1] 掌玉宏, 以体育活动为主要手段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实验探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10):74
[2] 万国华等, 体育活动矫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9(2):59
[3] 孙细望,辅导员应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策略[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