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对成本核算的影响
2014-04-29韩建亚
韩建亚
【摘 要】成本核算是企业核算工作的核心,在激烈的竞争中,施工企业越来越重 视成本管理工作,并将其作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简单阐述施工企业在成本核算的特点,重点分析施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通过成本控制提高施工企业成本核算水平。
【关键词】施工企业;成本核算;成本控制
施工企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其生产的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等都具有许多显著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决定了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与其他行业在成本核算上的不同的特点。施工企业如何管理好企业成本对于企业来说是生产大计,企业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财务决策中重要一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想要在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成本控制水平、降低成本,做好成本核算工作。
一、施工企业成本核算的特点
1.以独立工程合同作为成本核算的目标
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就是对在一定时期内费用成本支出的归集、分配、再归集、再分配和工程成本形成的会计核算。建筑产品的多样性和施工生产的单件性决定了施工企业的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经常发生变化,施工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必须紧紧围绕着独立的工程合同成本核算对象来进行,工程合同成本包括从合同签订开始至合同完工所发生的与执行合同有关的直接和间接费用。
2.以单项工程预算成本为基础进行成本分析、控制和考核的依据
由于不同建筑产品之间差异大,可比性差,不同建筑产品之间的实际成本之间不便进行比较。因此,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的分析、控制和考核不是以可比产品成本为依据,而是以预算成本为依据。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一方面生产出建筑产品,另一方面消耗一定数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消耗的货币表现即为施工费用。也就是说,施工费用是指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费用包括工程成本和期间费用两部分。工程成本包括人工费、机械使用费、材料费。期间费用包括税金、定编费、利润、各项规费、现场经费等。一旦出现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相偏离,企业要进行成本分析找出偏离的因素,快速调整工程预算,从而进行成本控制。工程预算工作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从合同签订开始到施工准备、现场施工、直至竣工验收每个环节都以预算成本为目标。
二、施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成本管理能力差
施工企业根据施工图纸设计确定的建筑安装工程实物量和国家或地区的预算定额、预算单价以及有关收费标准计算确定工程成本,即工程预算成本。施工企业以工程预算为基础,根据确定的一定时期降低成本的目标,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充分考虑可以达到的实际能力前提下,计算得出工程成本。企业按照确定的工程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归集的计算出工程的实际成本。施工企业的成本预算大多处于阶段性的管理模式,缺乏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意识,导致施工过程约束能力差、盲目生产。预算目标设计不合理、编制不科学,导致企业资源浪费或发展战略难以实现。在成本核算过程中,成本核算与成本预算的口径不一致,导致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成本管理工作难以有效进行。
2.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成本控制缺乏有效管理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由于施工企业的生产具有流动性大、生产分散、地点不固定等特点,客观上为其成本核算及成本控制带来困难,使得企业成本核算制度不健全,或者成本核算制度虽然健全,但是不能有效地应用于施工企业内部。企业成本控制能力较差,施工项目最终造价较高,缺乏市场竞争能力。
(1)材料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首先,材料采购环节存在的问题表现为材料预算编制不仔细、采购计划制订不合理,导致不能按时购进材料造成停工待料;太早采购又会造成存货积压,占用大量资金,花费大量的仓储费和保管。采购人员缺乏对市场了解、市场调查,采购价格偏高造成材料成本增大;或由于采购人员谋求私利,采购过程收取回扣造成材料价格偏高或材料质量不合格,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其次,材料领用中存在未制定消耗定额,现场人员不经技术总部同意,随意领取材料。对周转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等一次性出账,之后便不闻不问。领料人员领取材料后严重浪费或者将私下变卖。最后,企业材料核算环节中只注重财务核算的材料账与材料部门的台账核对相符,而不注重定期进行实地盘点。
(2)人工费的控制存在的问题
建筑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施工企业存在大量的外来雇工。人员的流动性大、工作环境、施工效率等因素使得人工费的控制在建筑业中难度非常大。现实工作中企业往往以降低职工收入来增加利润,只关注人工成本的绝对支出水平,没有制定合理的费用结構,使人工成本投入与产出比不匹配。没有制定可行的人工成本有效支出的管理机制,人员编制不合理、施工用工安排混乱,出现企业工资总额与企业经济效益脱钩,职工个人工资与生产成果脱钩的现象。导致企业成本核算时无法正确归集和分配施工过程中人工成本。
(3)机械设备的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工程建设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施工机械成为加快施工进度,促进工程项目按期完成的主要因素。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自有设备内部调度不合理,机械设备的利用率低。没有严格执行机械的保养程序,增加不必要的修理费。配备操作人员素质差,机械设备责任制不建全,燃料消耗及人为损失不能有效控制。外来租赁设备由于租赁计划管理不合理、施工生产安排不当导致租赁设备闲置。人员之间协调与配合能力差,施工机械台班产量低。
3.施工企业内部岗位责任不明确、目标成本制定不合理
实际工作中由于岗位责任不明确,追究责任时各部门相互推托,绩效无法考核。项目部在编制目标成本时,责任人是该项目部的整个管理班子,要求结合施工地的劳力资源、材料供应情况、机械配置情况、项目部的各种施工方案综合分析各种因素来制定目标成本。实际工作中很多项目部制定目标成本时都是由项目经理与预算员两个人来完成的,与现场施工不能衔接,制定不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与目标计划,编制目标成本时与实际情况脱节,这一现象在编制材料费、人工费、周转材料和机械费使用计划时经常存在。
(1)材料费本应根据施工实际的需求结合预算定额分析来确认材料的类别及数量,剔除施工中不需要使用的材料,增加必须使用的材料,但在实际操作时,部分项目部就直接以预算定额分析的材料来确认材料的目标成本,使以后材料费的实际支出与制定的目标成本计划无法相对比,不能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
(2)部分项目部未结合施工地的劳动力情况,只是按工程量套用施工地的综合定额确认人工费的目标成本,造成人工费指标的偏差。
(3)在制定周转材料(周转材料,不要省略)目标计划时,无详细的周材施工体系方案或计算方法,只是按前阶段的经验数据,或大致的需求量来确认目标成本,理论上可行但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4)在编制机械费的使用计划时,项目部只是按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天数来确认机械费的目标成本,未认真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段,虚高了目标成本。
三、通过成本控制完善施工企业成本核算
1.加强全面成本预算控制保证工程成本核算对象合理
一般来说,施工企业原则上应该以独立工程作为成本核算的对象,这是因为施工预算是按单位工程编制的。成本核算对象合理划分有利于比较成本与收入的差额,便于估算利润。
第一,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预算编制工作制度,明细编制依据,编制程序,编制方法等内容,确保预算编制依据合理,程序适当、方法科学,避免预算指标与实际情况相脱节。
第二,企业应当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管理,明确预算指标分解方式、预算执行审批权限和要求、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等,落实预算执行责任制,确保预算刚性,严格预算执行。全面预算一经批准下达,各执行单位应当认真组织实施,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从横向和纵向落实到内部各部门、各环节和各岗位,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
第三,企业应当建立严格的预算执行考核制度,对各预算执行单位和个人进行考核,切实做到有奖有惩、奖惩分明。组织相关管理机构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考核,确认各执行单位预算完成情况。必要时,实行预算执行情况内部审计制度。
2.加强施工项目执行过程的成本控制保证成本核算正常运行
施工项目执行过程的成本控制就是工程项目从开工到竣工的生产全过程控制,其主要内容包括生产资料耗费控制、人工费控制、机械设备使用费控制等内容。通过项目执行过程的成本控制,切实把现场的各项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的运行轨道。
(1)生产资料耗费控制
建立完善材料采购和收发制度,在不影响正常施工的前提下,减少材料库存量,以减少资金占用。材料采购应通过市场调研,从质量和价格的两方面比较确认。对于大宗材料采购应采取招标方式,公开竞价,择优选定。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材料,减少二次搬运。严格收发材料制度,进场要认真点验、保质保量,发料要严格按照计划发放,做到账物相符,台账清楚,特别要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对周转材料实行限额领料,余料坚持回收、废料再利用。
(2)人工费的控制
人工费一般占施工费的15%~25%,其发生额会随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地增加。人工费控制主要表现为: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网络进度计划,合理安排各工序、各工种的用工人数,做到各工序工种之间的衍接与协调,避免窝工;根据不同工种与人员结合人力资源市场价格,合理确定与适时调整人工单价;加强技术工人与固定农民工的用工培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时;加强对各分部、分项工程用工数量,适时调整用工数量,将人工费支出严格控制在清单报价之内。
(3)机械使用费控制
合理安排施工生产,加强设备租赁计划管理,减少因安排不当引起的设备闲置;加强机械设备的调度工作,尽量避免窝工,提高现场设备的利用率;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避免因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停置;加强人员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施工机械台班产量。
3.健全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制度,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1)企业必须加强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
建立各种资产的收支、领退、报废、清查、盘点制度;建立健全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各项原始记录和工程量统计制度;制定和修订工时、材料、费用等各项内部消耗定额;完善各种计量检测设施,严格计量检验制度,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制定合理的材料、结构件、劳务等内部结价格,使成本核算具有可靠的基础。
(2)企业成本核算的处理方法保持一致
企业成本核算的各种处理方法,包括材料的计价,材料成本差异的调整、周转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的摊销、费用的分配、已完工程和未完工程的计算以及竣工成本决算等,前后各期必须一致,不得任意变更,如需变更,需报经主管部门批准,并将变更的原因及对成本和财务状况的影响,在当期的财务报告中加以说明。
(3)建立适合企业的激励制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物资激励、责任激励、目标激励、培训和发展激励、负激励等手段,建立起适合企业特点和员工需求的激励体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施工企业成本核算贯穿于成本管理的全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完成质量决定了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的执行情况,更是联系到企业资金的流转和企业未来的长期稳定发展。
四、建立信息沟通制度
加强信息与沟通,将内部控制相关信息在企业内部各管理级次、责任单位、业务环节之间,进行沟通和反馈。重要信息须及时传递给企业管理层,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有力保障。
随着建筑市场竞争激烈、通货膨胀、人工费上涨等因素给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成本压力。施工企业必须以成本核算为核心,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手段,从自身出发挖掘潜力、有效地核算、控制成本 、提高效率和效益,才能在激烈的競争和不容乐观的经济形势中寻求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周龙腾.施工会计图解案例版[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14(1)
[2]李志远,刘建科.施工项目核算与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9(5)
[3]刘睿.浅议如何加强施工企业成本核算管理[J].现代商业,20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