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比喻性词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2014-04-29郭秀伟
郭秀伟
[摘要]英语和汉语分属两支语系,但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比喻性词语。因为两支语言体系建立在各自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受到不同文化、宗教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两支语系在比喻性词语的主体和客体的运用方面也是截然不同的。本文以英语和汉语比喻性词语的喻体与喻义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层层剖析,探索英汉比喻性词语的文化内涵和恰当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比喻性词语;文化内涵;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7-0160-03
文化这个概念从两个层面进行定义:广义上,指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统称为文化;狭义上,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对的社会制度和组织机构。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每一种形式的社会都有与之相应的文化,不同社会承载不同的文化。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表层文化;二是中层文化;三是深层文化。表层文化,又称器物文化,指有形的、可以感受、触摸、切切实实存在的物质及精神产品,如食物、服装、建筑等;中层文化,又称制度文化,指在人际交往中对双方有所约定、要求和限制的风俗习惯、礼仪准则和行为规范等;深层文化,又称观念文化,指更高层次的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如审美观、价值观、思维理念等。
人类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都需要彼此交流,协调合作,在这个过程中语言的作用至关重要。与此同时,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反映,同时信息和知识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一个民族三个层面的文化——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对本民族使用的语言有着深远的影响,语言具备承载、储存、升华文化的作用。词汇是语言最积极、最鲜活的构成元素,不同民族承载不同文化,不同文化兼有个性和共性,彼此交融而又独立。共性使得跨文化交流顺利开展;个性则为双语转换翻译设置障碍。翻译就是通过反复斟酌、拿捏平衡的翻译过程,力求在译文(target text)中再现原文(source text)原汁原味的思想内涵。译者翻译原文时不应逐字逐句、按部就班地翻譯,而需要介绍、传播原语(source language)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从这个层面上看,翻译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就是在原文和译文间建立文化对等。在构成翻译对等的几个方面中文化对等是举足轻重的对等。这种对等在比喻性词语中表现十分突出。比喻是通过一种相似联想对本体进行设喻,不同语言体系下人们对此产生的相关联想也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宗教信仰、传统文化观念、历史文化背景等文化因素都在比喻性词语中有所体现。
1比喻性词语的文化内涵
1.1传统文化观念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东方文明古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赋予文化内涵厚重的沉淀,传统的文化思想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例如,在中国古代文明中,龙象征着吉祥、幸运,龙字是华夏民族十分熟悉而又颇具好感的词。龙在古代被看做是“四灵”之一,其他三灵是凤凰、麒麟和龟。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因此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统称为“龙的传人”,中国人以此为傲。20世纪90年代享誉世界的“亚洲四小龙”指的是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被冠以“龙”称可见汉文化的影响之大。《易经》中颇著名的一句话是“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九、五两个数相遇,就会有神龙腾飞上天,此时定有伟人出现。后人以“九五之尊”作为皇帝代称,皇帝本人自命为“真龙天子”。皇宫建筑、皇室陈设、皇帝所有器物均以九、五为尊,并装饰有龙的形象,如朝堂中的龙椅,寝宫中的龙床,皇帝每日必穿的龙袍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尊龙为圣,笃信龙承载赐福纳祥的文化内涵,因此民间许多习俗与龙有关,如正月十五元宵节耍龙灯,五月初五端午节赛龙舟等。汉语中,许多与龙相关的成语都饱含美好幸福的愿望,例如:龙腾虎跃、龙凤呈祥、生龙活虎、龙马精神、望子成龙等。然而在西方文化中,dragon是一种凶猛、残忍的动物,一想到它人们头脑中闪过的是邪恶的象征。许多西方文学作品常常描绘英雄与恶龙搏斗的画面,最后英雄战胜恶龙、正义战胜邪恶。西方理念中的龙与中国人心目中的龙截然不同,这是因为两种文化赋予龙不同的内涵。另外一个典型例子是狗(dog)。dog在英汉两种语言背景下赋予的含义相去甚远。lucky dog指的是“幸运儿”。人们耳熟能详的谚语: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its day“风水轮流转,人人皆有得意日”就是最好的体现。在这些表达中dog是褒义词;而汉语里的狗通常表达贬义,狗字当头的俗语信手拈来就是一大串:狗急跳墙、狗胆包天、狗仗人势、狐朋狗友、狗尾续貂、狗咬吕洞宾、狗嘴吐不出象牙等。
1.2历史文化背景
历史文化背景就是一个民族在这个社会发展的真实记录,历史长河大浪淘沙,沉淀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对语言方面的影响意义深远。例如“说曹操,曹操到;有眼不识泰山;落草为寇,逼上梁山”等具有显著民族特点的词语与汉文化密切相连。同样,英语中也有很多词语蕴含历史文化背景。如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Watergate Scandal(水门事件)。另外,不同文学作品中涵盖许多比喻性词语。例如,一提起《威尼斯商人》中Shylock(夏洛克),人们脑海中浮现出的是贪婪残忍的守财奴的形象;一提起《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人们想起了聪慧机智、才思敏捷的智者。不了解中国古典文化的西方人很难理解“鸿门宴”的具体意思;就像中国读者读到a catch22(第二十二条军规)一头雾水一样。莎士比亚在《亨利四世》中用as merry as crickets表达快乐的心情,直译为“像蟋蟀一样快乐”,随后英美人就一直沿用这种说法。然而,蟋蟀在汉语言文化中却代表“悲凉、烦恼”。《诗经》最早用蟋蟀的叫声渲染贫困、悲伤的气氛,暗示农夫一年劳作,到头来一穷二白的生活。此后的文学作品中蟋蟀统一代表凄苦、悲凉的形象。如杜牧的《寝夜》中“蛩唱如烟咽,更深似水寒”,这句诗中的蛩就是蟋蟀。因此,从汉民族文化心理来说,as merry as crickets(像蟋蟀一样快乐)很难获得共鸣;同意表达中汉语有自己的喻体,例如:快活如喜鹊。
1.3宗教信仰
基督教是西方社会非常有影响力的宗教之一,其基本经典是《圣经》。如果中国人对这个宗教知之甚少,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就会遇到许多非语言的交流障碍。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严格来说,它代表的是一种伦理观念,这种伦理观念构成了特定社会的文化核心。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流传,宗教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渐渐形成厚厚的积淀,这一部分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很难逾越的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表层文化因只停留在语言和文化的物质方面,所以交流很容易进行下去;深层文化沟通则相对困难,因为它涉及深层次意识形态,包括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例如,中国人习惯在元旦、春节、结婚、重大节日和庆祝的时候用鞭炮和烟花来庆祝喜悦、迎神祝福;外国人却十分不理解,在他们的脑海里鞭炮是用火药制造出来的,用来庆祝节日有些不可思议。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表层文化的翻译相对容易一些,译者几乎不费力气就能把航天飞机、高铁、电脑译成中文。而对于深层文化的内容需要提前做足功课,广泛查阅资料,了解其特定文化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彻底理解原文所表达的深层含义。宗教属于深层文化的典型代表,如果对这部分文化了解甚少,在利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就会非常吃力。例如:
(1)the handwriting on the wall这个词组直译为“墙上的文字”,实际上指“灾难预兆”,“不祥预兆”。这个词条源自《圣经》,在但以理书(丹氏预言书)第五章中,巴比伦王伯沙撒(Belshazzar)曾设盛宴款待所有的贵族朋友,不幸的是,伯沙撒王和他的好朋友们做出了亵渎神灵之举,他们用从耶路撒冷神庙偷来的圣器饮酒作乐,并请不信上帝的异教徒击鼓奏乐。突然间,一只神秘的隐形大手出现了,开始在宫殿墙壁上书写一些人们看不懂的古怪信息:Mene,mene,tekel,parsin。但是丹尼尔(丹氏)懂得,他告诉已被神降罪的巴比伦王,神的报复即将来临,他在位的时日已经不多了——这就是著名的丹氏预言。the handwriting on the wall表示“灾难降临前的预兆”。
(2)holy communication中文译成“圣餐”。圣餐是什么?如果对宗教不了解,许多中国人很难理解圣餐的含义。圣餐是基督徒的重要礼仪,根据《圣经·新约》,耶稣基督在被钉十字架上的晚上与十二门徒共进逾越节晚餐。圣餐就是为纪念主耶稣基督的死。圣餐按照耶稣规定制作,包括饼(无酵饼)和酒(葡萄酒),耶稣在最后的晚餐将圣餐分给众使徒。
2喻体比较
2.1喻义相同,喻体相同(完全等值关系)
as red as a rose艳若桃花
a lion at home,a mouse abroad在家如狮,在外如鼠
castle in the air空中楼阁
add fuel to the flames火上浇油
Constant dropping wears the stone.滴水穿石
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 滾石不生苔
2.2喻体相同,喻义相异(非对应关系)
整个人类文化在宏观上是彼此相通的,虽然所处的种族、民族差异很大,但很多核心的东西达到共鸣。从微观上看,各民族文化有各自的特点,这种特点构成了本民族文化的个性,贯穿始终。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成语和谚语通常表现出特有的民族特征。作为语言中最富有民族个性的成分,成语和谚语中有很多喻义相同而喻体相异的对应语,即意同而形不同。例如:
birds of a feather 一丘之貉
Go for wool and come back shorn.偷鸡不成蚀把米
Justice has long arms.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宁为鸡头,毋为凤尾
The burnt child dreads the fire.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3翻译方法
(1)保留原喻体,即直译。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能找出喻体及喻义都完全相同的成语和谚语,一般可采用直译。通过不断更新积累,语言一直在发展壮大,有些英语成语、谚语中的喻体已被原封不动地引入到汉语中来,常见的有“鳄鱼的眼泪(crocodiles tears)”,“眼睛是心灵的窗户(The eye is the window of the heart)”,“潘多拉宝盒(Pandoras box )”,“多米诺效应(Domino effect)”,“犹大之吻(Judas kiss)”,一石两鸟(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汉语中被移植到英语中的比喻性词语相对来说要少一些,因为很多这样的词汇含有中国特色,例如“纸老虎”the paper tiger,“半边天”half the sky。
即使译语中有相对应的喻体,考虑到文体风格,有时需要保留原喻体。例如弥尔顿Paradise Lost(《失乐园》)中经典的一句话是:Better to reign in hell,than serve in heaven.这句话直译为“宁愿在地狱里为王,也不肯在天堂里为臣”,不用过多解释中国读者就会领略其内涵;假如译为“宁为鸡头,毋为凤尾”,则失去原有浓郁的宗教韵味。
直译法的优点在于将原语中的形象说法直接传递给译语读者,使译语读者直观感受原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特点。翻译充当不同语种间的转换器,这并不是简单的单向语言转换,而是将双向文化的渗透、吸收和移植。译者充当文化传播大使。例如:Unemployment,like the Sword of Damocles,was always accompanying the workers.失业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随时威胁着工人们。这个例句使用直译的方法。虽然中国人不习惯用达摩克利斯之剑,但直译出来有益于读者了解西方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
(2)替换原喻体——喻义相同,喻体不同的英汉对应成语或谚语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套译。例如:as old as the hills天长地久;as cool as a cucumber泰然自若;as timid as a chick胆小如鼠;Money makes the mare go有钱能使鬼推磨。
但是,替换原喻体时需要十分谨慎,不能盲目进行简单的民族文化调换。比如,as wise as Solomon如果将此短語译为“智如诸葛”,给人的感觉是不伦不类。西方文化中人们对所罗门耳熟能详,突然译出一个诸葛亮,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读者可能明白其中含义,不了解的读者一定一头雾水。又如,carry coals to Newcastle,如果译为中国俗语“倒卖槟榔到广东”,虽然表达含义一致,但两种语言喻体所处地域差之千里,对于不了解地域文化背景的读者来说很难明白其中含义,因此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3)舍弃比喻,即意译,有时需要采取解释性译法。英汉两种语言所处文化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往往造成英汉成语、谚语的不对应。例如:The answer is a lemon.字面直译为“答案是一个柠檬。”它的实际意思却是“无法理解”,“没有必要回答”。
又如:汉语中经常提起的“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第一种译法:He did not expect that Cheng Yaojin appear half way.第二种译法:Little did he expect that half way another man should appear and try to poke.很显然,前者是直译,译语读者如果不了解中国文学、文化知识可能不知道程咬金的来历;后者是意译,译者直接解释清楚程咬金这个人物的含义,译语读者读此句能够理解原句的真正含义。
在实际翻译过程中文化内涵处理至关重要,这个过程复杂困难、费心费力。王佐良先生曾指出:虽然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但他面对的是两大片文化。翻译是两种思想文化交织融合、碰撞摩擦、交流贯通的双向过程。一位称职的翻译不仅需要深入了解本族文化,也需要通晓原语文化,真正理解原文的意思。在翻译的过程中忠于原文而又高于原文,将深层次的文化信息通过译文传递过去。同时,要尽力使原语与译语在各自文化里的含义相当。也就是说,把一种异质的文化倒转过来,通过翻译进入另一种文化,这中间的文化冲突必须在文化交流中获得统一,即从互不理解到能够理解以致充分理解,从巨大差异到缩短差异,这中间充满矛盾,所以文化翻译中往往存异求同,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中间的困难和障碍要靠翻译工作者来克服和实现。鉴于此,文化翻译必定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许文胜,朱章华.英汉比喻性词语中文化内涵及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4]邱懋如.文化及其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翻译公司,2000.
[5]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6]曹清.宗教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翻译公司,2000.
[7]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翻译公司,2000.